网友投稿:网络民主,台湾的选举与未来

  • 洪靖
  • 荷兰 University of Twente 哲学系博士候选人
台湾九合一大选
图像加注文字,台湾九合一大选

台湾上周在 11 月 29 日完成大型地方性選舉,绿色民进党获得压倒性胜利,台湾主要六个都市(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中,只有新北市长朱立伦仍属蓝色国民党,其他五个现市中,台北属于无党籍但偏绿的柯文哲,剩下四个首长都是民进党籍。

这次选战被普遍解读为互联网世代(台湾称为“网路世代”)的胜利。这群善用社群媒体-以 Facebook 为代表-的年轻人大幅影响战局,特别是在选战激烈的台北市,Facebook 几乎成为柯文哲打败连胜文的关键科技。相较于透过传统媒体-报纸和电视-进行昂贵的宣传广告,柯文哲阵营以极低成本(可以说是免费)透过 Facebook 达成宣传政见与动员选民的功效。

事实上,社群媒体一直是近几年各国选举的重心,在台湾是 Facebook,在美国和日本则是 Twitter。许多社会运动者、社会学家、甚至政治学者都非常看重社群媒体“分散无中心”与“由下而上”群众整合机制。各國社会也普遍有种风气,认为社群媒体是当下千疮百孔的政治恶斗的解药,是民主政治未来的必然救赎。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论调未免过於乐观-它并没有仔细考虑社群媒体的技术特性,以及这种技术对於民主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本文的论旨即是: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媒体实际上无法产生优良的民主。

让我们用在台湾发挥极大效果的 Facebook 作为主要例子来开展讨论。接下来的分析可以应用到不管东方或西方的任何社群网站(Twitter、微博、Google+、豆瓣…等),因为所有社群媒体都有十分类似的特性。 在这次选举的事後分析中,Facebook 的好处被台湾社会大力称颂,例如公民觉醒、青年参与、高投票率…等,互联网上很容易找到一打相关言论。但这里要专注讨论的是 Facebook 可能带来的问题。

让我们从 Facebook 的贴文特性开始: Facebook 动态消息的本身结构就是"一条接着一条",虽然每则的文字上限是两千字,但实际上大多数贴文都不超过 500 字(Twitter 更是只有 140 字)。这个断裂性和短篇性让 Facebook 成为我们短暂闲暇时刻(等车、等开会、等人…)首选的讯息媒体。也就是说,对待 Facebook 这种社群媒体的讯息,我们通常不会准备好给予它完整的一段时间──除了专职媒体人之外,有谁会说"让我花两个钟头来好好来阅读一下今天的 Facebook 贴文"?

当已经习惯在短暂时间内收看 Facebook ,我们势必不会去点开那些标题看起来不有趣的转贴文章,也不会有耐性去阅读篇幅比较冗长的文字。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在心态上被 Facebook 制约在某种期待快速阅读与理解的情境,因此任何无法嵌进这种状态的贴文都会很快被我们有意无意地过滤掉。这种短暂收看消息的习性,也让我们更常使用手机来收看 Facebook ,而不是桌电和笔电。手机的屏幕偏小,一方面不适合长时间阅读,另一方面它会让文章的篇幅看起来比实际中的更大更长,显然,手机正在持续加强我们对于长篇信息的过滤与排斥。

互联网文化不必然造成大家对于长篇讨论的厌恶,但社群网站的出现却把整体趋势推往这个方向。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不断壮大的这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国外新闻或评论网站会在每篇文章开头加上"几分钟阅读"(N-mins read)字样,让读者选择是否点阅,也有很多稍后阅读 APP (例如 Instapaper)会在自动算字数之后提供类似标示。这些都在在显示一个明显不过的事实:"要花多少时间"已经变成是否阅读某篇文章的门坎之一。与此同时,文章的标题变得越来越长,最好是一句标题就把重点讲完,因为不用点进去看最省时省力。实际上,这也反映在另一现象上:能在社群媒体上被大量转贴与流传的,通常都是标题耸动、轻薄短小的文章。当然,标题耸动不代表内容无料,轻薄短小也不代表内容无理,问题在于这两种特性都有背于良好民主讨论应该具备的性质──冷静与深入。

Skip podcast promotion and continue reading
BBC 時事一周 Newsweek (Cantonese)

BBC國際台粵語節目,重溫一周國際大事,兩岸四地消息,英國境況。並備有專題環節:〈記者來鴻〉、〈英國生活點滴〉和〈華人談天下〉。

分集

End of podcast promotion

标题要够耸动,势必诉诸情感,而情感很多时候会蒙蔽我们做出比较长远的考虑。再者,当你因为标题耸动受到吸引而点阅某些文章,但读后发现内容并不耸动而有点失望,几次以后你还会想要点阅同一作者或网站的文章吗?也就是说,随着标题耸动这个趋势而来的,就是内容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耸动,或者说,情绪化。文章短小的坏处更大:如果一篇文章要又短又让人理解,这篇文章势必要建立在许多大家已有的共识和知识之上,换句话说,这种文章不太可能深入讨论一个庞大复杂的议题,更不可能检讨一个被社会视为理所当然但实际上不一定正确的观念。也许有人会说:"讲重点就好,不需要浪费大家的时间啊!"问题是,如果希望深入讨论,那麽必定需要阐述各种理由来说明为什么 A 看法比较好而 B 观点有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在乎得到一个"A 比较好"的宣告,那么这和我们一向反对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有什么差别?民主最珍贵的价值在于思辨的讨论过程,但能够在 Facebook 上广为流传的信息经常是"直觉式"的──刚好是思辨的相反。

另外, Facebook 说到底仍然是一种个人媒体,它让人们在上面畅谈自己的感受与意见。在这种平台上,大量出现一种在过去选举中不常看到的推荐模式:我跟 A 候选人讲过话、碰过面,觉得他人真的很好。这种个人感想如果搭配上情节描述,就会变成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用来证明某个候选人真的很好。这让「印象表演」变得比任何事情都还要重要,虽然靠印象选人一直是民主选举的致命伤之一,但社群媒体无疑会加强这种取向。在一个里长或议员层次的选举里,这种"做人比做事重要"的倾向不会带来太大问题,毕竟这类候选人能干预的政策规模比较小,但在县市长、立委、甚至总统选举中,“做人比做事重要”却会带来很大问题:会做人可能代表各方讨好,而各方讨好常常意味政策理念不能贯彻。

再者,在传统媒体中,能做出推荐并且被看到的,多是已经极具经验、学识、和社会地位的人士,而这种背书通常有比较强的保证作用,一来因为这些人有较强的知识背景来判断候选人的良莠,二来这些人在推荐时会比较谨慎地去检查候选人的一切,因为错误的推荐可能导致推荐人自毁声誉。然而,在社群媒体的世界,虽然许多小故事非常感人,但我们很难确定真伪如何,更不晓得保证力有多少,因为一般来说推荐人没有压力必须去认真检查候选人的种种。况且,即使推荐错误,推荐人通常也不需要承担责任──"我只是在 Facebook 上抒发我的感想!"假如推荐人是你的朋友或脸友,你大概也不好意思责怪他。显然,过于信任 Facebook 上这种来自一面之缘的推荐,会让民主变得更加脆弱而不是坚强。

最后一点,也跟社群媒体作为个人感受抒发途径有关。很多政策的效果需要一定时间以后才会出现,例如签或不签贸易协定的后果大约要两年之后才能看到,而这个后果落实到个人身上可能需要更久时间。但在强调个人经验的社群媒体上,这种长期政策通常因为没有直接体验而未被提及,不然就是效果时程和选举时程相互错开以至于有感受也不影响选举。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可以被立即体验的具体事物,例如河川变干净了、漂亮的歌剧院、新的图书馆。这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应出现,而是要说这些东西的被看重的程度会远远超过其他──下水道的利用率如何、稳定发电的投资多少、建设是否债留子孙…等。换句话说,许多需要大规模统计数据才能呈现的政策讨论不会出现在社群媒体,因为它们没有提供具体感受,而且就像前面说的,它们太需要时间去阅读和理解。民主政治的选举制度会让炒短线政策取得优势,这实际上不是什么新鲜事,但 Facebook 这种社群媒体却会大幅加强这种倾向:每个人都是媒体,但报导的多是"有感"的政策心得,仅此而已。

我们通常认为,媒体似乎只是一种传达形式,应不至于影响实际内容,然而媒介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早已论证「形式会严重影响内容」,技术哲学家唐.艾迪(Don Ihde)也暗示"一个拿笔写文的文化,它的深度不会同于打字机为主的社会"。在早期美国的民主政治里,候选人需要提供长时间的演说或广播,而听众必须有耐心的跟着候选人的节奏思考;电视出现以后,候选人在屏幕上的形象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竞选广告中诉诸情感的部份越来越多,真正关于政策内容的讨论变得越来越少。虽然随着科技的进展,能够参与政治和选举的人越来越多,但许多学者都在担心民主政治正朝着越来越肤浅的方向转进。从 Facebook (和其他社群网站)的特性来看,这种趋势无疑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虽然它表面上让信息满溢和流通,但实际上它正在极大化我们这种短阅读、少思考、避讨论的阅听习惯,而这些习惯都不是一个民主社会里的真正公民应该具备的。

也许社群网站会让我们觉醒,但这只是第一步,事实上它无法帮助我们在醒来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当然不是说受到互联网资讯影响所以我们一定都会选错人,而是说长期来看, Facebook 这种社群媒体会突出某些类型的政治人物或政党,同时压抑相反的类型。换句话说,如果社群媒体变成民主政治中的要角、变成选举过程中的主要平台,那么除非我们每个人都能清楚并小心地避免任何使用时的负面效应,否则我们就必须做好民主将会越来越不优质的心理准备。说到底,民主政治基本上不对好坏对错做出判断,它把思辨与讨论的过程交给大众,让大众来决定谁对谁错、什么好什么坏。假如电视民主已经让平庸逐渐抢占第一线,那么现今的互联网民主可能会让这种平庸变成无可质疑的真理。

大家谈中国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读者反馈

給一樓Sandra,如果有智慧的觀眾是要避免被斷章取義,那不論是在傳統媒體或是網路社群上,都應該要謹慎小心地避免。並不是傳統媒體做出來的新聞是斷章取義,而社群軟體上的宣傳和貼文就是客觀中立的全盤真相。

給二樓,這次的地方選舉跟中央施政非常有關係,基本上就是強烈反應對國民黨執政的不滿。你可以說這是投爽的沒錯,但當這種直覺的情感反應變成一種有實質影響的力量,就必須要謹慎面對,而不是投完就事不關己。選舉的後果不是只有敗選的人要承擔,選民也要共同面對接下來的施政。再次,媒體不是只有電視上的名嘴媒體。亂源如果沒有左右社會的力量何以叫亂源?當社會的中堅分子中產階級如您對媒體的想像還是只停留在電視和報章雜誌時,網路和社群媒體的的興起和影響層面已經關鍵到得以讓政治素人成為首都市長。你還是覺得這樣的「亂源」不需要被關注和探討嗎?

Chloe

樓上兩位朋友的觀點和批評很有道理,

但筆者想要說的是大部分FB使用者的傾向,我覺得切中要害。

一樓的Sandra應該是相當理性且有批判性思考的人,

對於資訊和公共議題有很高的求知欲望並且追求真相的人。

很可惜,有很大部分的人並不想追求真相,也不習慣理性思考,大家只想收集"讚"。

我曾經做過實驗,分享公共議題和時事新聞,頂多得到50個讚,

但是放張性感一點的出遊照+無病呻吟文青口吻,讚馬上就破百,

這可能有兩個結論1.我的朋友大多數對於公共議題無感 2.FB就是博感情的地方, 不要可以太嚴肅。

尤其是很多朋友已經習慣順從權威或是趕流行,一時之間缺乏冷靜和深入思考,

只盲目的看FB動態訊息(真得很多人把FB當新聞看,不主動看新聞/評論文章),

對於民主討論素養,我們不是沒有,而是還有很長得一條路要走。

二樓的朋友對於台灣的媒體很失望,(其實我已經不報期望了)

但是我不認為現在年輕人對於大陸真得很不了解,

至少我5%的大學同學在大陸工作,我也有很多大陸朋友和同學,

我們都很清楚台灣大陸用極端衝突意識形態洗腦各自的人民。

再者,地方選舉很清楚的告訴中央政府也告訴中共,

現在的權力結構改變了,你們之後的樁腳和賄絡對象也要改變,

國家政策和未來發展方針,都要地方仕紳,角頭一起來,才有搞頭,

怎麼會一點關係都沒有?

的確一次選舉對於你我的生計沒什麼影響,

但是筆者想要說的是民主討論需要理性與深入分析,

目前還在民主幼幼班的台灣,尚處於熱衷選舉但選完就以為沒事的階段,

如果像你一樣的中產階級-社會中堅份子認為民主只等於選舉,

那最需要被改革的就是你,享有公民資格卻沒進到監督義務的你。

Johanna

在媒體被政治界入時~筆者認為何處還能看到深入且有所根據的真相?!

FB連接了YOUTUBE/PPT等不同社群的資訊~

許多人花了心思對政策或是政治議題做了深入分析~

這是台灣媒體不做的~

就單單媒體老愛段章取義~FB就足夠讓我們看清媒體的手段~

也因為如此~公民意識抬頭的現在~

年輕一輩開始關心政治及公共議題~

在媒體與網路訊息的互相比對下,能看清的愈多~

透過不同專業領域的鄉民分析或是互相打臉~

也就愈能在同一事件上看到不同面向的意見與優劣~

因此花上半小時/一小時閱讀我們所關心的公議題資訊~

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我並不認同你的論調~

Sandra

其實這次選舉結果跟什麼民主啦,媒體力量啦,internet啦,或什麼facebook沒什麼關係,這純粹是臺灣人民在根本的特質上已經有了改變,對年輕一代的臺灣人(從李登輝執政以後)來說,基本上對大陸沒有什麼認識與了解,在缺乏交流和溝通的途徑下,對大陸更已經沒有什麼情感上的認同了。而且這次選舉,基本上是地方選舉,跟國家施政方針及未來發展方向這種大議題,是沒有關聯的,選民只注重區域性的民生問題,誰管有沒有民主素養,基本上是投爽的!對現在的主政者不爽,所以就投票給對方陣營,不信你去看看那些看facebook投票的人,他們只覺得很爽,並沒有其他想法。像我一樣的中產階級-社會的中堅分子,並不認為這次選舉能影響到我們的生計,所以換人作作看也沒什麼不好。媒體在臺灣是亂源之一,並沒有力量左右社會,有的只是

滿足了名嘴們的虛榮心和荷包罷了。6都就只有一都是藍色,其他都是綠色,沒有什麼偏不偏的,這篇文章,把這次選舉寫得太深奧了,就我自己來看,早就是已經知道的結果,沒汁麼好值得探討的…

未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