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鴻:蒙古—遊牧生活漸行漸遠

一望無際的蒙古大草原

圖像來源,Getty

圖像加註文字,一望無際的蒙古大草原

大草原上,嚴冬意味著牲畜死亡,也意味著傳統遊牧生活方式走向終結。大都市中,現代化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開車離開首都烏蘭巴托,體會到「道路寬闊」一詞的新含意。柏油路消失了,你可以隨心所欲、想往哪兒開往哪兒開。無際的大草原、漫長的地平線,讓你頓感渺小。只有白色的蒙古包,揭示出人類也在此生活。蒙古大草原,養育著6000萬頭牲畜—羊、馬、牛,總數遠遠超過這個國家的牧民。

遊牧,看上去非常浪漫,不過,和西方城市生活有著天壤之別。那麼,牧民的生活到底是怎樣呢?

30歲的鋼圖力嘎(Gantulga)對此非常清楚。他生在牧民家、長在牧民家,在烏蘭巴托西南400英里的大草原上生活,這裏,距離最近一個有永久性建築的定居點還有30英里。

現在,和成千上萬走出草原、進城工作的蒙古年輕人一樣,鋼圖力嘎也正在上學讀書,爭取成為一名人類學家。

冰天雪地中的蒙古包
圖像加註文字,冰天雪地中的蒙古包

他回憶說,童年時,自己要在全家安營落腳的地方照顧牲畜幼崽。整個營地只有8個人,其中包括他的祖父母。

鋼圖力嘎5歲學會騎馬。冬天,最近的鄰居通常也在10英里之外。因為草原禿了,牧民家庭之間的距離也要拉大。

鋼圖力嘎一家共有500頭牲畜,主要是羊,也有馬和駱駝。他們主要的食品包括肉、奶酪、凝乳、馬奶。他們會用駱駝毛作編織、作蒙古包的氈子。鋼圖力嘎向我們介紹說,奶奶用醃過的皮革做靴子、繩、還有全家人的大部分衣物。個人生活空間和奢侈品相當少。

和現在的大多數牧民不一樣的是,鋼圖力嘎小時候沒有電視、收音機。他們下棋、自編遊戲玩兒,不少遊戲都要用動物骨。鋼圖力嘎曾參加地方少年騎馬比賽,和任何優秀的蒙古牧民一樣大無畏!

春季賽馬比賽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春季賽馬比賽

他還回憶起在燭光下讀書,那些翻譯成蒙古語的俄國、法國、英國小說,各色各樣,從狄更斯到托爾斯泰。

換季了,全家要搬遷30英里,或者根據草場情況「微調」3、4英里。這可是一個很令人興奮的時候。

鋼圖力嘎說,這一切,給了他一個充滿驚喜的童年。

不過2001年,全家遭殃了—蒙古遭遇一場令所有人畏懼的自然災害:嚴冬。連降大雪,牲口根本找不到飼料,大多凍死、餓死。當時鋼圖力嘎16歲。全家被迫放棄遊牧生活,搬到150英里以外的礦區,在那裏淘金,絕望中苦苦求生存。

鋼圖力嘎在礦上幹了五年,主要是在暑假期間,要掙錢付學費和交通費。他記得,那段時間,不少非常堅毅剛強的牧民也都去世了—他們根本無法適應。總共有大約10,000名牧民加入了這場基本上沒有收獲的淘金熱,其中許多永遠離開了草原,搬到城裏去找工作。

有預測說,今年是火猴年,蒙古還會發生一場嚴重的自然災害。

鋼圖力嘎後來被國家大學錄取,和親戚一起住在烏蘭巴托外面越來越大的蒙古包區。這片巨大的棚戶區所在地曾經是風光美麗的景區,蘇維埃時代,城市居民夏天來這裏休假。

採礦業加速首都烏蘭巴托現代化
圖像加註文字,採礦業加速首都烏蘭巴托現代化

現在這個新營地沒有任何美麗之處。蒙古包通常搭的很近,周圍還豎起柵欄;發電廠污染了空氣,但這裏卻沒電;買水非常貴。城市大踏步地擴,許多傳統的蒙古包已經被永久性建築取代。

不難理解,現代的城市人—在蒙古逐漸佔據多數—嚮往住進公寓,溫暖,明亮,有自來水。蒙古地域遼闊,相當於法國的三倍,但人口只有300萬。傳統上,大多數人遊牧為生,現在過半生活在烏蘭巴托。

不過,遊牧,深深刻入蒙古人的心靈,這種生活方式被震撼、但還沒被摧毀。年輕一代中,許多人—包括鋼圖力嘎—都在城市生活,但他們卻生在、長在大草原。但是,鋼圖力嘎說,下一代的城市人,可能只有很少、或者幾乎沒有人懂得放牧知識,也不懂得那種文化和語言。

看起來,蒙古注定要成為有兩類截然不同的蒙古人組成的國家。

(撰稿:蘇平/責編:友義)

歡迎使用下表發來您的對這篇報道有任何意見或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