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公民案决定中国未来政治走向

  • 笑蜀
  • 前《南方周末》高级评论员、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许志永
图像加注文字,新公民运动发起人许志永案周三(1月22日)开庭。

中国当局对公民运动的亮剑,去年三月以来从未间断,最近到了收网的时候。

根据维权律师们披露的消息,新公民运动发起人许志永案周三(1月22日)开庭,赵常青案本月23日开庭;丁家喜、李蔚、袁冬案本月24日开庭。江西刘萍案则于去年12月3日开庭,一直没有宣判,似乎是要等此次审判的结果,以求统一步调。

此次审判规模之大,实属罕见。大规模而外,此次审判更重要的看点在于,它可能决定中国政治反对的走向,从而决定中国未来政治格局的走向。称其为历史风向标,大概不算过分。

反对者

公民案的当事人都是政治上的反对者,致力于争取和捍卫人权与公民权利。在国际人权宪章事实上被架空、宪法规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利事实上被架空的中国,旨在争取普遍的人权与公民权利的公民抗争,都天然地属于政治反对的一部分。

但这是堂堂正正的反对,纯粹基于公民立场的反对。它不反对任何政党的合法存在,但认为任何政党,都须以尊重和保护人权与公民权利为前提。侵犯人权与公民权利,即等于野蛮,等于自我剥夺其合法性。它相信中国是一条船,所有同胞都在这船上,属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所有野蛮都等于凿船,都可能导致有一天突然翻船。惟有为公民的政治反对脱敏,以普遍的人权和公民权利为中国船的压舱石,才可能真正长治久安。

经历了反右、文革的惨痛教训,中国终于开始接受思想无罪这个文明社会的常识,却没能再往前走半步,即不仅承认思想无罪,更承认政治反对无罪。一个人只要不触犯法律,就不能因其政治倾向,以法律之名对他进行选择性惩罚,否则即为迫害,即为败坏法律。

人民主权

反对即为罪,争取和捍卫人权与公民权利即为罪,这一现实曝光了中国政治的幽暗。

人民主权就包括了政治反对的权利。否定政治反对,是对人民主权的直接否定。没有什么能够凌驾于人民主权之上,执政党也不行。许志永们的政治反对,无非反对党权高于宪法和法律,反对党权高于人权与公民权利。归根结底都为捍卫人民主权,他们的政治反对是中国公共生活最稀缺的元素,可以扩大中国政治的张力与弹性。

其实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反对本来不断趋于温和。1998年组建的中国民主党奉和平理性为圭臬,很温和;零八宪章放弃组党,不过是呼吁宪政转型的公民意见,更温和;最近几年兴起的公民运动,则侧重争取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权与公民权利,试图以权利为纽带组织社会、建设社会,遏制社会溃败,可以说再温和不过。但所有这些温和的反对,都在国家暴力的打击之列,都付出惨重代价。

权力越巨大,越要克制地使用手中的权力,这是政治美德,更是政治智慧。处于转型关键期的复杂中国,尤其需要这样的美德和智慧。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读者反馈

无论如何,刘晓波要让中国成为西方殖民地300年的类似言论,大多数普通中国人也是无法认可的,用所谓什麽宪章作掩护也枉然。

<strong>zyz, beijing </stro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