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未來亞洲非洲可能有20億人感染寨卡病毒」

寨卡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圖像來源,AP

圖像加註文字,寨卡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科學家們在《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誌》發表報告稱,未來亞洲和非洲,將有20億人有感染寨卡病毒的風險。

研究者表示,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是最易感染的地區。

科學家用旅行者人數來幫助他們實現模型中的預測。

但他們也表示有些地區已有該病毒的免疫,這可能降低感染風險。

該研究團隊由牛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倫敦熱帶衛生與醫學院組成。團隊稱,「大量」人口居住在很難防控、檢測和治療寨卡病毒的環境中。

該團隊研究了影響寨卡病毒傳播的以下因素:從南美的寨卡感染區旅行至非洲和亞洲的人數;可傳播該病毒的蚊子的存在;用氣候來衡量某地區是否處於寨卡爆發的高危區。

研究者在報告中表示,因缺乏醫療資源,菲律賓、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將可能成為寨卡的高發區。

寨卡擴散

目前寨卡在超過65個國家和地區傳播。該病毒通過蚊子叮咬傳播,近期病毒傳到了非洲。

但尚不清楚是哪一種蚊子在傳播寨卡病毒。

圖像來源,AP

圖像加註文字,但尚不清楚是哪一種蚊子在傳播寨卡病毒。

2015年,巴西的新生兒出現頭小等症狀,這被認為和寨卡病毒有關。

但研究者也表示還有很多未知因素影響傳播。比如具體哪一種蚊子傳播該病毒,和已經爆發過病毒的區域是否對該病毒就有抵抗力。

專家稱,隨著人們在美洲和世界其它地區的遷徙,夏季是寨卡傳播的高峰期。

而夏季的高溫同樣也意味傳播病毒的蚊子可以活得更長

「實地研究」

諾丁漢大學教授鮑爾(Jonathan Ball)表示:「寨卡病毒在非洲和亞洲某些地區潛伏很多年,該地區的很多人口可能已經有免疫力。」

寨卡導致新生兒頭小。
圖像加註文字,寨卡導致新生兒頭小。

他補充到,找到未來哪些國家可能會被感染的唯一辦法就是「做實地研究」。

這需要找出易受感染的人群和了解哪類蚊子傳播該病毒。

鮑爾稱:「寨卡的傳播提醒我們全球醫療衛生資源的不均衡,也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將來我們才有能力抵禦其它病毒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