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重温《资本论》 再识马克思

  • 白墨
  • BBC 中文网记者
马克思

图像来源,Getty

图像加注文字,普鲁士(今日德国)出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

147年前的今天(1867年9月14日),一本用德文写作的大部头政治经济学著作在德国汉堡出版。没有隆重的发售仪式、没有作者的现场签名。实际上,鲜有人注意,问津者寥寥。

然而,这本书却终于点燃了思想的火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甚至改变了一些国家的历史轨迹、民族的民运。

《资本论》的诞生

这本书,就是普鲁士(今日德国)出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最重要的思想和学术成果--《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对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运作进行了20多年的观察剖析,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苦思冥想、据说双脚把书桌下的地板都搓出了一个坑的潜心研究后的思想结晶。

在被巴黎市政当局驱逐出境后,马克思携妻小在1849年搬到伦敦定居下来,直到他在1883年去世。

挚友恩格斯的经济资助,使得马克思可以专心写作,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写下了大量的笔记、手稿,并终于在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apital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潜心研究20年后的思想结晶。

图像来源,

图像加注文字,《资本论》是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潜心研究20年后的思想结晶。

实际上,这是马克思在世时亲眼看到的《资本论》的唯一部分。

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汇总他留下的草稿和大量笔记、论文,整理编撰出《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The Process of Circulation of Capital,在1885年仍以作者马克思的名义出版。

1894年,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笔记编纂出版了《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as a Whole

三卷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资本论》,Das Kapital

马克思的笔记本

德国柏林街头的马克思、恩格斯雕像。
图像加注文字,德国柏林街头的马克思、恩格斯雕像。

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而准备的大量笔记、草稿,是同样珍贵的历史文献,也是收藏者追寻的“墨宝”。

无独有偶,在《资本论》诞生周年之际,一本原以为失踪多年的马克思的一本笔记重新浮出水面。

奥地利的古书店Inlibris从一位美国人手上买下了马克思在1840-50年代写下的一本笔记。这期间,也正是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潜心准备的时期。

这本49页的线装笔记本里,马克思用法文和德文记下了大量的政治和经济理论的思考笔记。书店老板Wetscherek介绍说,笔记全部是马克思手写的,包括马克思对当时一些欧洲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的理论的摘抄和他对摘抄内容的批注评论。

柴米油盐流水账

BBC70年代播出的电视剧《艾琳娜·马克思》。艾琳娜是马克思7个儿女中最小的女儿,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一个。7个子女中,只有三个活到成人。

图像来源,l

图像加注文字,BBC70年代播出的电视剧《艾琳娜·马克思》。艾琳娜是马克思7个儿女中最小的女儿,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一个。7个子女中,只有三个活到成人。

最有意思的是,除了政治经济理论笔记,笔记本中还记录了1850年以后在伦敦的生活开支流水账。

马克思详细记下了去当铺典当获得的金额,并一再抱怨各种帐单,包括肉铺、鞋匠和书匠的收费,以及牛奶、煤球、面包、药品甚至防蛀卫生球的价钱。

字里行间,活生生的勾画出马克思一家人生活的困苦窘迫。

马克思一家的窘困,在已经发表的他写给恩格斯的信中一览无余。

其中一封信中,马克思向恩格斯抱怨说:“一个星期前我到了无法出门的地步,因为我的外套押在当铺里。我已经吃不起肉了,因为欠债太多。”

在另一封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说:“我夫人在生病,小珍妮(马克思的女儿之一)在生病。我不能请医生,因为付不起药钱。过去8-10天里,全家人只能靠面包和土豆充饥”。

显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痛恨是有切身体会的。马克思传记作者之一Francis Wheen说,“马克思此时已经完全破产,他若不是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就是在当铺里。”

或许,马克思的双脚在阅览室地面上搓出了坑,也是债务缠身逼得六神无主?(请原谅对伟人的不敬)。

60年代苏联红场阅兵。沙俄认定《资本论》是“纯粹的科学著作”,而且“在俄国不会有几个人有兴趣读”。历史证明这个判断是多么的错误。

图像来源,

图像加注文字,60年代苏联红场阅兵。沙俄认定《资本论》是“纯粹的科学著作”,而且“在俄国不会有几个人有兴趣读”。历史证明这个判断是多么的错误。

重温《资本论》

《资本论》的第一个外文版是俄文版,1872年在沙皇俄国发行。当时的沙皇被共产主义吓得杯弓蛇影。但沙俄的新闻检察官认定《资本论》是“纯粹的科学著作”,而且“在俄国不会有几个人有兴趣读,能读懂的就更少”。

历史证明这个判断是多么的错误。

1887年《资本论》英文版问世。此后它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50多种语言出版。《资本论》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它的销售量。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预言被证明是错误的,但他对资本主义的剖析批判被证明很多都是正确的和有预见性的。

2008年爆发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以来,《资本论》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和第二故乡英国又出现热销。

马克思1883年去世后,葬在伦敦的Highgate公墓。

图像来源,bbc

图像加注文字,马克思1883年去世后,葬在伦敦的Highgate公墓。

至于他在《资本论》中预言,资本主义因无法克服自身造成的循环往复的经济危机而最终要灭亡,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对了,前面提到的那家奥地利古书店,要把马克思的那个笔记本上市拍卖,特别瞄准中国买家。拍卖最低估价200万英镑。

马克思他老人家九泉有知,该作何感想?

(责编:立行)

网友如有评论,请用下表:

网友评论

马不懂人性丑恶的一面,酿成了资本论的错误,给人类造成了灾难。

<strong>liming, taiwan</strong><br/>

中國當今領導主子的精神導師鄧小平說:管他是黑貓、白貓,只要會抓鼠的都是好貓。從這思維發展下去的說辭是:管他是啥主義,老子能抓緊政權,就是好主意。因為有理想的主義被窄化成太子黨維穩的主意,像天安門學生運動、維權人士前仆後繼的抗議、與香港爭民主運動,不一波接一波如浪潮般才怪哩。莎翁戲劇Titus Andronicus說:I know not; but I know it is。這一代人不能再如此不知不覺下去了。

<strong>chamberlain, taiwan</strong><br/>

掌权以后,中共一直把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分析的论述视为禁区,自觉继承帝制精神,坚持其权力垄断的专政。习近平一口咬定,多党制及其议会制、总统制因为其挫折和曲折,在中国“行不通”,实际上,他是把“只有帝制适合中国国情”改头换面。他的意思是,在中国,只有数千年一以贯之的权力垄断行得通。

<strong>管见, China</strong><br/>

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貌似都是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马克思本人的生活经历倒是会让人更感兴趣些^_^

<strong>未署名 </stro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