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與朝鮮——一段複雜和被誤解的關係

  • 詹姆士·霍爾(James Hoare)
  • 英國駐朝鮮首任大使代辦
朝鮮

圖像來源,KCNA/AFP

圖像加註文字,朝鮮老一代領導人與中國的緊密聯繫已經不再延續,中朝「唇齒相依」關係成為過去。

中國計劃在下月18日召開19大,一切都在緊鑼密鼓的凖備之中。毫無疑問,中國領導層希望在這樣的節骨眼上,朝鮮半島能平安無事。在本次黨代會上,中國的對朝政策應該不會有什麼重大調整。

自2002年以來,朝鮮核計劃和導彈計劃在讓半島局勢緊張的同時,中國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改變其對朝鮮政策。

甚至有種說法認為,只要中國願意花更大力氣向朝鮮施壓,朝鮮就會屈服。實際上,這並非外界對中國在朝鮮問題立場上的一貫看法,而是新出現的變化。

1994年美朝達成核框架協議,對朝鮮核能力設定了上限。在這一協議破裂造成地區緊張局勢之前,所有有關國家,甚至朝鮮自身,都對中國介入半島事務和可能的干預行動持負面看法。

戒心

儘管朝鮮是因為中國的干預才免於在1950-1953年的朝鮮戰爭中覆滅,但朝鮮和韓國一樣,對中國一直持有戒心。

中國與朝鮮漫長的邊境線和過往歷史上對朝鮮半島事務的干預,讓朝鮮半島對中國這個大鄰國疑心重重。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劉結一

圖像來源,Xinhua

圖像加註文字,9月11日,中國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針對朝鮮的嚴厲制裁決議。

前蘇聯對中國的介入也很有戒心。即便在1950年代末期,中蘇關係尚未破裂、兩個大國都與朝鮮交好之前就是如此。

美國和日本都強烈反對共產主義,美軍甚至與中國軍隊在朝鮮展開一場惡戰,儘管美國方面以聯合國名義出兵,而中國方面號稱是"人民志願軍",而不是正規軍隊。

以往朝鮮問題造成的歷次緊張局面中,從來沒有人嘗試要讓中國人介入。這樣一種態度到1990年左右冷戰結束之後也沒有消失。

1993-1994年首次出現朝鮮核危機時,沒有人尋求中國的幫助,中國也沒有被邀請參加為執行美朝核框架協議設立的朝鮮能源發展組織。

轉變

對中國態度的改變起源於2002年底開始的第二次核危機。2003年,隨著朝鮮退出核不擴散條約,情勢更加緊張。

在克林頓總統任內有所發展的美朝關係,隨著布什政府的上台而煙消雲散。不過,美國仍然對朝鮮核計劃有所擔心,於是才有了地區相關國家舉行會談的協議。

當時選擇的解決辦法是舉行六方會談,即朝鮮、韓國、中國、日本、俄國和美國六國參加的會談。

2015年,中國舉辦六方會談研討會。

圖像來源,CNS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方面一直希望通過六方會談機制解決朝鮮問題。

由於沒有正式的主辦方,於是中國提供了場地。這些會談的真正目的是讓美國和朝鮮官員有正式談判之實,而沒有正式談判之名。

最後,六方會談在2009年無疾而終, 美國和朝鮮相互指責錯在對方。自此,中國方面經常提議重開六方會談。

雖然六方會談並沒有得以重開,但將中國納入朝鮮問題的考慮之中卻是一條新的途徑。這也讓其他的參與國都有一致的想法:中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由於也沒有其他走得通的路,要求中國遏制朝鮮的呼聲日益高漲,但這並非中國很快就能適應的一個角色。

唇齒

中國方面雖然表示願意提供協助,但卻宣稱自身能力有限。雖然並沒有擺在明面上,但很清楚的一點是:金日成和金正日時代與中國的個人關係已經不再發揮作用。

如今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完全沒有祖父和父親與中國之間的人脈。他似乎對中國及其動機都心存疑慮。

外界廣泛相信,2013年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被殺以及2017年2月金正恩同父異母兄長金正男被殺,部分原因是他們兩者都與中國有關係。

朝鮮國家級藝術團——萬壽台藝術團

圖像來源,CNS

圖像加註文字,2012年,中朝曾經在遼寧丹東舉辦首屆經貿文化旅遊博覽會,朝鮮國家級藝術團——萬壽台藝術團演出。

而中國方面,並不希望把朝鮮逼到絶境,也不希望其它國家把朝鮮逼到牆角。他們擔心這麼做可能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動蕩,他們也不希望看到美國軍隊在半島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方面理論說,自己並非如今朝鮮問題的繋鈴人,因此也就不是解鈴人。相反,他們認為朝鮮問題是美國對朝鮮政策造成的,因此應該由美國方面來解決。如果中國向朝鮮施加過分的壓力,有對朝鮮失去所有影響力的風險。

據中國政府評估,讓朝鮮孤立和緊張是危險的主張。而且,中朝貿易和投資也並非只對朝鮮有利。中國公司,特別是中國東北的公司同樣受益。

因此,中國方面雖然正式同意了聯合國數輪對朝鮮的制裁決議,包括最近9月11日的制裁決議,中國還是希望各方審慎。

中美

音頻加註文字,朝鮮曾經是《核不擴散條約》的簽署方。

既然對朝鮮從嚴實施制裁的要求主要來自美國方面,中國方面的另一個考慮顯然因素是中美關係。

長期以來,中國方面宣稱,美國在朝鮮半島的主要利益,既與防衛韓國的國家需要有關,也與遏制中國有關。因此,美國為應對朝鮮挑釁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也被中國從這個層面加以理解。

薩德導彈對攔截瞄凖美國的長程導彈或許能有用處,但是對保衛韓國抵禦朝鮮的攻擊卻作用甚微。

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呼籲中國採取更多針對朝鮮的行動,另一方面卻在南海和台灣問題上尋求各種政策,被視為有悖於中國利益。而威脅對中國貿易政策採取行動也沒有改善兩國之間的氣氛。

本文不代表BBC觀點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