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鴻:日本巨無霸怎麼總能絶處逢生?

  • 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 )
  • BBC亞洲商務記者
Toshiba sign

圖像來源,Reuters

一代名企東芝岌岌可危,甚至起了砸鍋賣鐵之心。但是依過往經驗看,東芝死裏逃生的可能性很大。這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影響?

"你還隱瞞什麼了?"一群記者衝著東芝高管大喊大叫。(彭博駐東京技術事務)記者在他發的推特中形容,東芝的新聞發佈會場景"怪異"(參見下圖推特截屏)。

從財報發佈被取消,到董事長辭職,再到倉促召集的新聞發佈會上高管和記者大聲爭吵,說東芝處境慘淡可悲,應該不算過分。

東芝證實,已經申請再推遲一個月公布財報並已獲得批准。不過東芝也發表了未經審計的初步收益預測報告,其中警告說,可能會出現34億美元的淨虧損。

彭博記者推特截圖

圖像來源,彭博記者

圖像加註文字,彭博記者推特截圖

許多分析人士揣測,這表明,更糟糕的可能還在後面呢。

市場研究公司Mark and Sullivan的愛因斯坦(Marc Einstein)告訴我說,"在日本,從來沒聽說過錯過計劃中的財報發佈日期這樣的事。"

"時間觀念、守時觀念在日本商業文化中被看作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東芝)出的事肯定比預想的要糟糕的多得多。"

那麼,東芝遇上什麼麻煩了呢?東芝曾經是日本戰後工業發展的楷模,再看現在,從2013年起持續虧損。

新加坡諮詢公司BGC Partners的安瓦爾扎德(Amir Anvarzadeh)說,東芝眾所周知的問題背後是"災難性"的管理。

部分原因也在於,這些龐大的日本公司知道,他們可以依賴政府挽救。

安瓦爾扎德說,"日本政府幾乎可以肯定會出面干預、挽救東芝。他們讓東京電力活了下來,所以,他們也會讓東芝活下去。他們應該做的其實是讓它死掉。"

不過,這樣的結果,日本決策者恐怕難以下咽,特別是考慮到東芝僱員隊伍之龐大—世界各地員工總數超過18萬。

殭屍公司

日本出了麻煩的並不僅僅是東芝。原來我就報道過,夏普、高田、三菱,這只是最近陷入混亂困境的日本大公司的幾個例子,他們也都是員工隊伍龐大的僱主。

不過,東芝可以算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東芝不盈利、而且撒謊;東芝有過糟糕的投資,而且撒謊說投資效果相當不錯。

實際上已經是在失敗了,但東芝一直沒有找出辦法。

不過,和其他公司一樣,東芝也能倖存,部分原因在於政府支持,不願意讓大公司破敗;部分原因在於日本的財金環境。

愛因斯坦說,"在日本,借貸幾乎是免費的。所以,東芝和日本其他任何公司想繼續'開著門'並不困難。有人質疑這是不是應該改變。但是,因為沒有改,所以日本公司也沒有要改變行為的動力。"

東芝倉促舉行新聞發佈會,現場一片混亂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東芝倉促舉行新聞發佈會,現場一片混亂

溫柔處死

和日本其他許多事情一樣,這也關聯到日本政府和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第三個箭頭是大公司的結構性改革。

安倍沒有推進大公司深化改革受到批評。安倍擔心打亂日本政界和商界的緊密紐帶。

但是,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殭屍公司會給日本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

設想一下,如果你是東京年輕、靈活的企業家,希望發展壯大,但是,人家教你的那些經商學問—比如,製作人們願意購買的產品、爭取盈利、妥善管理,政府和工業巨頭都全盤忽視,理論又有什麼用呢?

你按規則辦事,但是"大男孩"不這樣做。這就意味著,對小玩主來說,遊戲規則不公平。

源源不斷向虧損的公司提供資本渠道、挽救他們,並不會實現安倍構思的日本創業、創意的新目標。

最後的結局,只能是讓大公司內部的腐爛繼續深深扎根於日本的商業文化。

網友留言

都要深化改革,脫去二戰最後的殘餘啊

佚名

歡迎用下表發表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