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老香港 艺术家以微缩模型留住美好时光

“变幻原是永恒”这句说话用在香港最为合适不过。老房子被拆后,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特色小店也被亮丽的连锁店所取代。我们或许无力阻挡推土机,但总有办法留住美好记忆,一群艺术家就以匠心巧思创造微缩模型,重温旧日喜乐参半的生活。

摩星岭木屋区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二战后,中国大陆大量移民涌至香港。他们大都身无分文,只能自行搭建木屋居住,而其中一个木屋区位于香港岛西边的摩星岭。1983年,台风爱伦袭港,摩星岭木屋区山泥倾泻,灾情严重。一名消防人员在拯救行动时不幸殉职,港英政府其后决定拆卸摩星岭木屋区。
报纸档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报纸档曾是香港街头风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纸媒日渐没落,报纸档亦随之凋零。1990年代是纸业的黄金年代,全港有逾2000档报纸档。不过,现时只剩约四百档。报纸档与传统茶楼有着共生关系:茶客总喜欢一边读报、一边“叹个茶食个包”。虽然“饮茶”仍是不少香港人的习惯,但高昂的商铺租金也令传统茶楼越来越稀少。
零食铁架的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士多”(Store的直译)总有这些满载诱人的零食小吃的铁架子,是不少香港人的儿时回忆。除了購買日用品外,街坊鄰居也愛在“士多”談天說地、聯絡感情。
唐楼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唐楼顾名思义就是给唐人住的楼房,在19世纪中后期到1960年代盛行。唐楼只有几层楼高,地下是商铺、上面是住宅。唐楼居住环境不太好,通常是几户人家共用厨房、厕所。这个微缩模型复制当年永乐码头(又称三角码头,已被拆卸)“咕哩”(即苦力)辛勤工作的情景。 
林村许愿树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每逢春节,林村许愿树总会吸引大批游人。传说指,假如能够成功抛宝碟上许愿树,愿望就会成真。2005年,许愿树不胜负荷,一条支干断裂,百年大树濒临死亡。香港政府随即禁止向许愿树抛宝碟,希望大树能休养生息。林村村民于是摆放一棵塑胶许愿树,让游人还能享受抛宝碟的乐趣。
旧式电影院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香港曾有“东方好莱坞”之称,本地电影产量于1990年代初达到顶峰。在电视及互联网出现前,到戏院看电影是深受大众欢迎的娱乐。不过近年香港电影业陷入衰退,前景大不如前。电影院日渐减少,七百多万人的城市中只有约50间戏院;好莱坞大制作称霸香港票房,年轻观众对香港电影失去兴趣。
“搭棚”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对外人来说,“搭棚”看似极其危险,工人犹如空中飞人一样。不过,香港不少摩天大厦都是通过“搭棚”兴建。使用竹子“搭棚”有不少好处:竹子生长速度快,是环保的建筑物料;工人亦能因需要自行切割竹架,比其他物料更有弹性。“搭棚”是古老的建筑技术,在其他地方绝无仅有。为确保安全,香港政府亦对竹棚的应用发出指引,工人亦需领取牌照。
花墟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位于太子的花墟占地不大,却有差不多一百间售卖各种花朵及植物的店铺。香港是弹丸之地,只有很少数人能拥有自己的花园,不过摆放盆栽的空间还是有的。过年前花墟特别繁忙,不少香港人都喜欢在这里买年花,讨讨吉利。
Diorama of a resettlement estate
图像加注文字,1953年圣诞夜,石硖尾木屋区发生大火,令五万人失去家园,殖民地政府不得不正视香港的房屋问题,而徙置区就是香港第一代的公共房屋。徙置区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不少老居民却缅怀昔日的邻里生活。
大坑舞火龙的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大坑舞火龙的历史可追溯至1880年。相传大坑村经历风灾后,出现一条巨大的蟒蛇。村民杀死蟒蛇后,尸体离奇消失,一场瘟疫在村内蔓延。菩萨向村中长老报梦指,只要村民用禾草扎出一条龙,把香枝插满草龙上,在中秋节日巡游火龙,就能驱除瘟疫。大坑村瘟疫果然停止,中秋节“舞火龙”的传统保持至今,甚至成为吸引游客的盛事。
户外游乐场的微缩模型
图像加注文字,艺术家重现1970年代户外游乐场的情景:更高更有趣的铁制滑梯、没有铺设安全物料的硬地、没有家长看顾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