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語言如何稱呼「@」符號?

  • 威廉·帕克
  • (William Park)
(圖片來源:iStock)

圖像來源,iStock

圖像加註文字,

(圖片來源:iStock)

說起「@」符號(英語稱其為「at」),其他語言的叫法比英語有趣得多。

維基百科上給出的「@」詞條列舉了它在50多種外語中的名稱,其中很多都是對其形狀的生動解釋——通常是類比動物的網絡流行語。

亞美尼亞人稱其為「ishnik」,這是「小狗」的意思(大概是 @ 像蜷成一團的小狗吧)。台灣人叫它「小老鼠」,大陸人叫它「圈A」(意思是「帶圈的A」)。然而,丹麥人更喜歡叫他「snabela」(大象鼻子的形狀A)。

匈牙利人的叫法「kukac」(「蟲子」或「蛆」)最倒胃口,而意大利人的叫法「chiocciola」(蝸牛)則相對令人愉悅一些,個人最喜歡的兩種稱呼是哈薩克人的「айқұлақ」(月之耳)和德國人的「klammeraffe」(蜘蛛猴,或者更凖確地說,「粘猴」)。如果你是希臘人,你會叫它「papaki」,意思是小鴨子。

該符號的使用可追溯到 16 世紀(圖片來源:iStock)

圖像來源,iStock

圖像加註文字,

該符號的使用可追溯到 16 世紀(圖片來源:iStock)

除了用各種動物名稱描述這個符號外,這些外語對 @ 還有其它稱呼。比如波斯尼亞人稱之為「ludoA」(瘋狂的字母A),而斯洛伐克語中則叫「zavinac」(醃魚肉卷),土耳其語中是「guzelA」(漂亮的A)。@ 甚至還有特殊的摩斯電碼符號,這是一戰後唯一加入的新符號,是由點和橫杠構成的單一字符,意思是字母 A 和 C:(•--•-•)。

我曾在我的《Netmology》一書中簡略地介紹過 @ 符號在電子郵件領域的歷史,不過如果想要獲得更完整的解讀,最好閲讀吉斯·休斯頓 (Keith Houston))的博文「神秘符號」(Shady Characters),該博文詳盡地介紹了雷·湯姆林森成就這一世界性符號的故事。在 1971 年,當時29 歲的這位電腦工程師決定將鮮為人知的「@」符號引入他新開發的電子郵件系統,並使之成為一個核心要素。

湯姆林森2016 年 3 月 5 日逝世,享年 74 歲。

對湯姆林森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這個符號在計算機編程中幾乎不會用到,同時「@」作為操作簡便的符號,又可以將郵件發送給指定域名的接收者(電子郵件在湯姆林森發明他的新式電子郵件系統之前就已存在,但僅用作登錄到同一計算機系統的不同用戶之間的一種通信方式)。

此前,「@」在英語中大多用作會計符號,表示商品的價格:用 10 分來買 20 條麵包可以寫作「20 loaves @ 10 ¢」。

各國語言有其自身的描述,從"月之耳"到"粘猴"(圖片來源:iStock)

圖像來源,iStock

圖像加註文字,

各國語言有其自身的描述,從"月之耳"到"粘猴"(圖片來源:iStock)

不過,這一符號的重要性可能遠遠超出湯姆林森的認識。休斯頓註明道,「@」符號的使用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位佛羅倫薩商人弗朗西斯科·拉比(Francesco Lapi)在 1536 年 5 月所寄出去的信,他在信中用「@」來描述酒的價錢,意為「計量縮寫」。

在現代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裏,「@」符號也代表重量單位「arroba」(阿羅巴),這個詞和以此一重量單位為基凖的容器「amphora」(雙耳瓶)有明顯的聯繫,古希臘與古羅馬人用雙耳瓶來盛裝飲料(主要是葡萄酒)。

不過,無論是醃肉卷還是蝸牛,都和電子郵件沒什麼大關係。對我來說,它可以增加打字的樂趣:這個古老的地中海符號運用於現代社會,有效地促進著當代信息交流。

請訪問 BBC Future 閲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