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印度撤军是和平解决洞朗事件唯一出路

  • 赵小卓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File photo of an Indian and Chinese soldier on the border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中印两国边境纠纷由来已久。

印度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非法越界已近两个月。中国外交部发表《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有理有据地澄清事实。洞朗事件的性质水落石出,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洞朗是中国领土,不存在争议。中国西藏和锡金之间的边界由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洞朗地区位于边界线中国一侧,不存在中印争议。中国与不丹虽未正式划界,但双方对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边界线走向存在基本共识,不丹尊重中国对洞朗的主权,不存在中不争议。

所以,印军的行为是非法越境。印度边防部队携带武器进入中国境内,至今仍在中国领土上非法滞留,这种行为往轻里说是非法越境,往重里说是入侵。不论印方如何辩解,都改变不了其非法的性质。

印度的几条理由均站不住脚。其一,印度声称洞朗位于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处,归属尚未最终确定。《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确定,中印边界锡金段起自与不丹交界的吉姆马珍山,这是中印边界锡金段的东端点,也是中印不三国的交界点。三国交界点是确定的,交界处是"点"而不是"面",与洞朗地区是两回事,事实上印军越界点多卡拉山口在吉姆马珍山往北2000多米处。

其二,印度声称其行为是为不丹出头,帮助不丹主张权益。不丹是独立主权国家、联合国成员,有完全的主权行为能力,为何要印度帮助主张权益?中不边界问题是中不两国的事情,与印度无关。印度以不丹为借口侵入中国领土,不仅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是对不丹主权和独立的挑战。

其三,印度声称中国的修路活动"改变现状",给印度带来"严重安全风险"。这是强词夺理。中国在自己领土上修路,何以给印度安全带来风险?即便印度自认为有风险,也不能成为印军非法越境的理由。一国对邻国在其境内的行为有安全关切,也属正常,但派出边防部队越境阻止,就非常出格。如果此逻辑成立,那么任何国家都有理由非法越境,这样世界早就乱套了,根本不可能有国际秩序。

其四,印度声称2012年中印在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中探讨"早期收获",暗示中印边界锡金段划界有商量余地。这是恶意解读。中方探讨"早期收获",主要是考虑到锡金段边界于100多年前由当时的中国和英国签署,中印应该以中国和印度的名义签订新的边界条约,以代替1890年条约。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印边界锡金段的既定边界性质。

China, India
图像加注文字,发生对峙的洞朗地区位于不丹印度中国交界处。

很显然,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的目的是制造争议,企图将已定界变成未定界。为自圆其说,印度不断编造各种理由,结果漏洞越来越多,最终彻底"穿帮"。印度这届政府的行为不仅违反其历届政府关于中印边界锡金段为已定界的历史表态,违背中印两国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而且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境声称是阻挠中国修路,认为中国的修路活动给印度带来"严重安全风险"。最近又有印度高官放风说,希望和平解决危机,但条件是中国放弃修路。

近年来,印度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早有微词,对青藏铁路发表批评意见,对中巴经济走廊横加指责,就是中国发展与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缅甸等国的关系,也被视为包围印度的"珍珠链战略"。若再往前推,人们发现1962年前印度在中印边境奉行"前进政策",与中国在阿克赛钦修路有关;1987年印度在中印边境东段制造紧张,与中国在西藏修路有关。人们不禁要问,印度对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何如此敏感?

中国有句话,"要致富,先修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设施改善功不可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水路网极大地扩大了中国人的活动范围,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也成为中国崛起的基础。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other leaders arrive for a family photo during the Belt and Road Forum at meeting"s venue on Yanqi Lake just outside Beijing, China, May 15, 2017. REUTERS/Damir Sagolj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上,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同参会的其他国家人合影。莫迪拒绝参加这次峰会。分析说,印度可能成为一带一路的潜在威胁。

与中国相比,印度的基础设施不少公路坑坑洼洼,火车拥挤,航空业面临多重挑战,高速铁路建设几乎是空白。印度基础设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从军事角度而非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印度把相当一部分基础设施投入用在了印巴边境、印中边境一线,大量修建公路、铁路、军用机场、直升机停机坪和军事设施,用于军事活动和战备。

印度观念上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把西藏作为中印两个亚洲大国的"缓冲区",希望中国对西藏的开发越少越好,西藏越原始、越落后越符合印度的利益。因此,印度对中国开发西藏虎视眈眈,认为西藏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现状",从而给印度带来"安全隐患"。

印度对中国发展与南亚国家的关系,更是视为对其"南亚霸主"地位的挑战。不论中国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印度都视为对其战略包围,担心南亚国家与中国的互联互通会造成这些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担心中国的战略影响力借此"进一步向南亚地区渗透"。

中印都是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历史上深受殖民主义威胁。1947年印度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两国都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但几十年过去,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走在前列。中印竞争的背后体现了两国观念差异,两者对待基础设施的态度就是一个缩影。路可以成为助推经济发展、走向世界的桥梁,也可以成为自我封闭、与外部世界隔绝的绳索。中国选择的是前者。如果印度坚持一意孤行,不仅会成为亚洲互联互通的负能量,而且必然禁锢印度自身的发展。

India and China fought a bitter war in 1962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1962年,中印曾爆发边境战争。

中印关系能走到今天不容易。从1988年印度总理拉·甘地访华,到1993年两国签订《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再到2014年双方发表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建一座大厦需要很多年,但毁掉一座大厦只需要一瞬间。这次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境,破坏了中印战略互信,给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泼了一盆冷水,若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甚至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中印关系的根基。

今天的中印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有相像之处。当时中印友好,但印度在边境地区奉行"蚕食政策",不断改变现状,挑战中国的底线,最后引发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招致惨败。现在,摆在印度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与中国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阳光大道,另一条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对抗的羊肠小道,何去何从由印度选择。洞朗危机由印度军队非法越境引起,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印度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到边界线印度一侧。指望通过非法越境讨价还讨,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不切实际的幻想,都将被证明是白日做梦。希望印度不要再犯当年的历史性错误。

本文不代表BBC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