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季刊》:對中國刪300多篇文章深表關注

劍橋大學

圖像來源,PA

圖像加註文字,劍橋大學出版社隸屬劍橋大學

研究中國的學術圈近日流出消息,指劍橋大學出版社已經在中國的網站刪除300多篇在《中國季刊》發表的文章。不少學者表示,此次事件將會打擊學術自由。《中國季刊》總編對中方做法深表關注和失望。

《中國季刊》總編提姆‧普林格萊(Tim Pringle)電郵給BBC中文的一項聲明表示,「我們對中國進口機構刪除該季刊300多篇文章和書評深表關注和失望。我們還要指出,這一限制學術自由的做法並非孤立舉措,而是在整個中國社會繼續實施限制公眾參與討論空間的政策。」

聲明強調,「《中國季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國研究期刊。該刊發表的文章都採用嚴格的雙盲同行評審機制(Double-Blind Peer Review),具有最高的國際水平。來自全世界學術機構的學者選擇在《中國季刊》上發表文章,就是因為我們具有高標凖和很大影響力。目前,中國大陸學者投稿的數量迅速增加,我們能反映中國這項」走出去「的政策感到特別高興。」

提姆‧普林格萊的聲明指出,「《中國季刊》優先考慮的是其作者和讀者以及維護學術界學術自由的責任。因此,我們將努力確保刊登在該期刊上的文章獲得盡可能多的讀者。不論任何主題,我們都將繼續努力,維護我們的學術水平,保持我們的影響力。"

此前,網上流傳一封由《中國季刊》總編提姆‧普林格萊寫給編輯委員會的電郵,指劍橋大學出版社應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在劍橋大學出版社的中國網站抽走逾300篇《中國季刊》的文章及書評。

電郵中指,需要抽走的文章大部分與天安門、文革、西藏、新疆、香港及台灣等等有關。另外,需刪除的文章出版日期涵蓋近數月至1960年代。

普林格萊說:「劍橋大學出版社通知我們他們已經在中國網站上刪除這些材料,避免整個網站在中國被關掉。根據劍橋大學出版社,其他出版社亦有相同遭遇。」

不過,普林格萊說,他曾接觸其他中國研究學術期刊的編輯,未有聽聞其他期刊接到這樣的要求。

另外,普林格萊郵件中說,劍橋大學出版社幾個月前亦收到中國當局刪除過千本電子書的要求,唯當時未有包括學術期刊。

《中國季刊》編輯提姆‧普林格萊(Tim Pringle)寫給編輯委員會的電郵

圖像來源,Web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季刊》編輯提姆‧普林格萊(Tim Pringle)寫給編輯委員會的電郵

劍橋大學出版社證實事件

劍橋大學出版社向BBC中文確認,已從網頁移除相關文章。

聲明指:「我們可以確認我們收到從中國一個入口機關的指示,在中國移除《中國季刊》個別文章。我們接受開初的要求移除文章,確保在這個市場內的研究人員及教育界人士能使用我們出版的其他學術及教育類的材料。」

「我們現在、將來都不會主動審查我們的內容。當內容的更大可得性有風險,我們才會考慮閉屏個別文章(當我們被要求的時候)。」

「我們不會改變出版的性質,好讓中國接受內容。」

劍橋大學出版社指,近期越來越多類似的要求,令出版社感到憂慮。下周北京書展時將與相關部門討論有關事宜。

「中國與其他地區的審查問題並非短期問題,需要長期的手法。」

「思想及表達自由是我們作為出版社的信念,但劍橋大學出版社及其他國際出版社面對審查的挑戰。」

測試結果

BBC中文記者實測《中國季刊》在劍橋出版社官網的搜索引擎發現,關鍵詞「Tiananmen Square protest」(天安門廣場示威)在中國國內的搜索結果為73個,中國境外為126個。

關鍵詞 「Taiwan independence」(台灣獨立) 在中國國內搜索得出328個結果,中國境外有368個。

《中國季刊》

圖像來源,CUP

圖像加註文字,分析人士說,《中國季刊》扮演介紹有關中國最尖端的知識的角色

指標性期刊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對BBC中文說:「它是研究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等,相當歷史攸久及權威性很高的學術期刊。」

他形容,《中國季刊》扮演介紹有關中國最尖端的知識的角色。

學者反應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孫沛東在微博上說:「《中國季刊》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後者在中國設有服務器,而且跟中國有商業往來。這大概是國外一流中國研究期刊,難以抗拒這種審查要求的原因。從頂級中國研究期刊開始,接下來,我們應該會看到更多國外中國研究期刊,凡是跟中國有商業往來的,都會在"中國審查"面前脆弱不堪。」

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安南堡傳播學院及社會學系教授楊國斌也在微博發文:「當代中國研究最重要的國際刊物,受到如此限制,情何以堪!聞所未聞啊。國內不是在推進當代中國研究嗎?怎麼推進?」

兩條微博已經不能再查看了。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歷史系博士生韓曉明(Jonathan Henshaw)對BBC中文說:「中國閉屏網站及限制得到資訊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持續一段時間。限制取得論文及著作,對中國學者不公,而且對學術交流及研究有負面的影響。」

「假如事件屬實,這是又一次例子中國政府收緊自己人民獲得資訊(的自由)。為何他們認為自己需要這樣做,令我有很多疑問。」

打擊學術自由擔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有人認為,習近平在打擊學術自由

成名認為,事件沒有令他太感到震驚。他認為,習近平要緊控知識分子,而此次事件不過是其中的一步。

「早幾個月前,習近平強調就算是中國大陸的社會科學界,發表的刊物亦要以意識形態取向,服務服從中國當權者的意識形態。」

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的莎拉‧庫克(Sarah Cook)對BBC中文說:「這明顯反映當局加強對重要的學術來源的審查。」

「近年中國加強收緊學術自由,這次事件亦符合這樣的潮流。」

「《中國季刊》編輯的郵件中提到是劍橋大學出版社受壓而決定移除這些文章。它害怕整個網站都會被閉屏。就策略來說,這正正是中國當局對付新聞機構或科技公司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