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澳門特區 新聞自由觀「就是與別不同」?

  • 葉靖斯
  • BBC中文記者
天鴿颱風過後澳門某缺電的居民樓外居民排起長隊論候取水(24/8/2017)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天鴿颱風剛過後,澳門廣泛地區停水停電,民怨甚高。

中國度過八日國慶—中秋超級長假期,新聞淡靜之際,澳門特區政府的一則聲明換來了香港親民主派報章《蘋果日報》這樣的一句標題——《激過港府!》

事緣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10月5日發表其年度報告後,澳門政府發言人辦公室發聲明反對。這回應被《蘋果日報》形容為「黨媒腔」。

這份324頁的CECC年度報告主要談論中國大陸狀況,六個章節內的最後一章專門談論香港與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不過第六章這六頁內容中,只有不到一頁半談論澳門內部狀況,餘下跟澳門沾得上邊的就是有關台灣民進黨前黨工李明哲經澳門入境廣東珠海後被中國國安當局拘控一事。

報告談到了澳門實現行政長官、立法會議員「雙普選」問題、澳門選舉法規修訂,以及按照《內部保安綱要法》限制外來人員入境情況——包括颱風天鴿吹襲過後,至少四名香港記者被拒絶入境。

然而,相比於大陸與香港部分,澳門這一節幾乎沒有談論當地表達自由問題。

外國報告不管,那澳門人自己呢?

跳過 Twitter 帖子, 1
允許Twitter内容

此文包含Twitter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Twitter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結尾 Twitter 帖子, 1

自天鴿風災以來,澳門都傳出過哪些表達自由問題?

CECC年度報告所提及的四名香港記者被澳門拒絶入境事件,發生在8月23日颱風天鴿登陸澳門之後。他們分別來自《南華早報》、《蘋果日報》與香港01網站三家媒體機構,拒絶入境理由均為「對(澳門)內部保安的穩定構成威脅」。

而據香港媒體報道,尚有第五名來自寵物資訊網站的記者被拒絶入境。該網站的聲明說,有關記者是要前往房舍受災的澳門動保組織採訪。

到8月29日,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披露有至少五家澳門本地媒體的編採人員投訴接獲「高層指令」要多做風災後的「正面報道」——這是中國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奉命出動參與清理後不久。

傳協理事長馬永斐早些時候對BBC中文說:「當上級安排了這麼多的題目讓你去做『正能量』報道,連採訪對象都給你找好了,那還哪有人手去想問責報道?都沒人手去做了。」

「『新聞過後』也就『過後』了,大家只會記得那些保駕護航的學者與社團人士。」

跳過 Facebook 帖子, 1

無內容

繼續瀏覽 FacebookBBC對外部網站內容不負責任。

結尾 Facebook 帖子, 1

音頻加註文字,中國解放軍駐澳部隊奉召參與救災之際,澳門中文媒體傳出了上級要求「正面報道」的消息。

美國自由之家組織(Freedom House)在其《中國媒體快報》中評論說:「這些命令呼應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號召在中國媒體上推廣『正能量』,並且讓人想起大陸經常向媒體下達的宣傳指示」

攔阻境外記者入境在風災之前已多次發生,在風災過後同樣沒有停止。9月17日澳門立法會選舉舉行前夕,《蘋果日報》稱有12名記者被拒絶入境。

而在此之間,澳門司法警察逮捕一對老年人兄妹,理由是他們涉嫌在網上發佈「政府隱瞞停車場淹死人」的假消息。澳門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幾天后說,查獲一則從美國傳出的「救災解放軍殺人」假消息,並稱事態「非常嚴重」,誓言要讓警方追查到底。

到立法會選舉宣傳期展開之際, 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勒令葡中雙語周報《澳門平台》(Plataforma)從其網站刪除一篇報道,理由是報道構成選舉宣傳。澳門葡英傳媒協會(AIPIM)對當局決定表示「難以理解」,批判此舉損害澳門國際形像。

除了這些具體事件外,自天鴿颱風吹襲以來,澳門還曾傳出手機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被間歇性屏蔽的情況。

澳門傳統媒體

648,400

估計人口(2017年第二季)

  • 19份 日報(中文、葡文、英文)

  • 1家 官方廣播電視台(澳廣視)

  • 2家 衛星電視台

  • 1家 有線電視台

BBC CHINESE

澳門傳媒人怎麼看?

澳門傳協理事長馬永斐在BBC中文記者面前慨嘆:「澳門人不是很關注資訊自由、新聞自由的。我有好多朋友覺得能用微信就可以了。」

傳協副理事長余偉英形容:「正常的香港人,有誰觸碰新聞自由的話,大家都會繃緊起來。」

「澳門人卻覺得:『不是啊!我有報紙可以讀啊!你們這幫人別搞事。香港媒體、外媒來這裏也就是煽風點火、來搞事嘛。』很多澳門人都這樣想。」

據兩人介紹,澳門政府試圖操控輿論的情況一直存在,「跟香港沒多大分別」,「甚至是記者們自己也懂得該如何處理,避重就輕等等」。

余偉英說:「大家很害怕社會上有人不依循政府制定的秩序。」

他們解釋說,傳協發聲明披露「正面報道指令」問題,是擔心澳門持續「大陸化」,災難當前都「常規」地採取「報喜不報憂」,粉飾太平的新聞管理手段。

澳門葡英傳媒協會(AIPIM)今年9月底發表的一份報告則嘗試反映葡文、英文媒體記者的觀點。這份報告實際上是針對該會於去年11月發予葡英媒體記者的民意調查結果做出分析,由澳門大律師陶志豪 (Frederico Rato)、澳門聖約瑟大學創意產業學院助理教授施萬樂(José Manuel Simões)和澳門歐盟學術計劃專案執行主管羅伊·弗洛雷斯(Rui Flores)獨立撰寫。

音頻加註文字,澳門本地記者怎看風災後的表達自由情況?

在44名自願回答問卷的葡英記者中,79.55%同意澳門有新聞自由;70.45%表示其新聞自由權益從未被侵犯,20.45%表示曾被侵犯權益。報告認為這回應率有足夠的代表性。

英文《澳門郵報》社長夏禮賢(Harald Brüning)大概算是這70.45%的一員。他稱自1999年澳門治權移交以來,從未被審查報道內容。

夏禮賢對BBC中文說:「政府想在這場災難中有正面的說法(positive spin)很正常,要我是在新聞局工作,我也會這樣做。」

「災難發生之後政府會嘗試保護其形像,媒體盡力平衡、凖確的報道事態發展,然後你有對事發經過對評論,但評論本身不是新聞工作者的產出。」

「記者可以寫評論,但那是作為評論員去寫。如今很常見的是沒報道事實就先去評論,那是大錯特錯。」

但並非所有葡英記者都認為澳門的新聞自由不受威脅——葡英傳媒協會報告指出,58.82%受訪記者認為接觸政府有困難;54.55%認為接觸替政府執行政策與服務市民的組織和團體有困難。這意味著當局信息不公開。

報告說,那些本應是公開的信息都被制度隱藏起來,記者們在這制度下被迫透過政府發言人機制來試圖獲取這些公開信息。

由於報告所述調查是在去年11月進行,因此沒能反映天鴿風災與立法會選舉期間事態的影響。

政府怎樣回應?

從澳門大三巴街遙望大三巴牌坊(BBC中文網資料圖片)

圖像來源,BBC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澳門政府在官方旅遊宣傳口號中稱這地方「就是與別不同」。

早在「正面報道指令」消息傳出後,澳門新聞局局長陳致平在救災消息新聞發佈會上被追問過有關問題。陳致平稱「完全不知道相關情況」,並稱澳門特區政府「從不干預傳媒」。

陳致平還說,澳門警察總局已解釋過,澳門當局「不知道被拒入境者的職業」,「香港記者被拒入境(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黃少澤除了誓言「嚴懲謠言」外,還說希望建立獨立的民防應急部門,並研究在「緊急和必需」的情況下監管出現不實謠傳的手機通訊群組。

而在美國CECC的報告發表後,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辦公室透過書面聲明說:「澳門特區事務屬於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涉……有關報告罔顧事實,對澳門特區事務指手劃腳,妄加評論,我們表示堅決反對。」

香港《蘋果日報》形容這份聲明的語氣比香港特區政府針對同一份報告的聲明來得強硬。不過,澳門特區政府聲明實際上與澳門中聯辦聲明一字不差。

澳門媒體界甚或民間怎樣應對?

澳門志願者清理小巷中的災後雜物垃圾(25/8/2017)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志願者尋找途徑擴散自發救災消息造就澳門民眾接觸保密通訊軟件Telegram。

9月立法會選舉前夕,為數不多的民主派參選人受到具壓倒性優勢的建制派參選團隊抹黑。澳門大學政治學者余永逸當時曾給BBC中文網分析說,這反映建制派、親北京陣營不希望民主派——尤其是新一代民主派——能得到高票。

然而,馬永斐與余偉英指出,支持建制派的澳門青年也同樣在增加,這也許是因為在「社團政治」主導的社會環境下,一些年青人自小就接受不同傳統社團栽培接觸社會,其間建立了感恩戴德的歸屬感,「百分之百抗拒一切對團體不利的事情」。

兩位傳協領導人都擔憂澳門的輿論和網絡管控只會繼續加強,但天鴿風災後傳出Telegram被封鎖的消息,也能反映出那些認同信息流通自由的澳門民眾突破信息封鎖的努力。

馬永斐指出,平常使用Telegram的澳門用戶多為官員、記者和社運人士,佔澳門網民的極少數。但風災過後因為民間社會希望互通消息,發動自救,而此時察覺Telegram群組可以容納1萬人之多,因此多了群眾使用這來自俄羅斯的加密通訊軟件。

「我後來也了解過為什麼會封鎖呢?一來我想是用戶多,而且又臨近選舉,怕我們動員、煽動,(政府當局)覺得很危險,二來該是有人上交了用戶清單。」

不過,BBC中文記者了解到,風災過後,Telegram上仍有專門討論9月17日澳門立法會選舉的群組,甚至在結束後仍有超過250名用戶留駐,同時繼續邀請用戶加入,彼此交流對政治議題的看法。

而在此之前,澳門也有媒體人或政團人士自辦以網絡為主要平台的新媒體,其中較知名者有獨立網站論盡媒體和民主派政團新澳門學社旗下自媒體《愛瞞日報》

Error 451也是這樣的一個自媒體,誓言要讓人找到澳門「被Error 451掉」的信息。

網站名字來源於2015年首次通過使用的HTTP 451國際互聯網錯誤代碼,意指「因法律原因被官方審查」的內容,而451華氏度(232.78攝氏度)也是紙張的燃點。

澳門公民記者與自媒體網站:論盡澳門(左)、愛瞞日報(右)、Error 451(下)(BBC中文網圖片)

圖像來源,BBC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主流媒體被審查,公民記者媒體與自媒體在澳門萌芽。

但Error 451一名管理員回答BBC中文的查詢時說,「我們網站不是光講法律原因,而是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嘗試以數據圖表的形式,報道被任何理由審查掉的一切澳門資訊。

這位管理員許諾說:「我們不知道澳門會不會控制網絡自由,也無從得知。但無論會不會削弱自由,我們都會跟澳門人站在同一陣線,繼續為澳門大眾送上優質資訊和分析。」

這是一句官腔的說辭,但在澳門體制下,網絡媒體與自媒體不像傳統印刷媒體,不會得到政府補貼,這應對官方信息審查,拓展新聞自由的道路,大概就如澳門官方旅遊宣傳口號一樣,「就是與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