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兹访台:敏感时刻美国是否强化联台制中

  • 郑仲岚
  • BBC中文台湾特约记者
前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现参议员克鲁兹访台,会见台湾总统蔡英文,双方互称"真诚的朋友"。

图像来源,CNA

图像加注文字,前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现参议员克鲁兹访台,会见台湾总统蔡英文,双方互称“真诚的朋友”。

美国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9日首度访台,台湾外交部不只隆重迎接,还召开记者会邀请众家媒体前来。次日,克鲁兹也受邀参加中华民国国庆典礼,官方称是睽违35年来,再度以现任参议员身份参加典礼的贵宾。

台湾总统蔡英文称赞克鲁兹是“真诚的朋友”,并说克鲁兹的任内推动很多友台法案,让台美关系空前稳固。克鲁兹则称台湾是自由民主在亚洲的成功示范,也因此让中国共产党一直害怕。他还说,当世界都聚焦香港人民面临的压迫时,捍卫自由与民主就显得更重要。他认为台湾对世界来说具有代表意义。

出身古巴裔家庭的克鲁兹,家庭曾受古巴共产党压迫,因此克鲁兹一直以来反共立场鲜明。 2016年,克鲁兹曾代表共和党角逐总统大选,直到党内初选最后一刻败给现任总统特朗普(台湾称川普),目前仍是党内人气政治明星。

过去多年,美国现任国会参众议员访问台湾所在多有,但这次克鲁兹以现任参议员身份参加台湾当局国庆,依旧受到台湾媒体关注。分析人士表示,克鲁兹访台是否代表美方给予台湾实质肯定,或许可从三层面进行探讨。

美国参议员克鲁兹9日访台,并与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举办记者会。

图像来源,CNA

图像加注文字,美国参议员克鲁兹9日访台,并与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举办记者会。

对台民主实质支持

首先,重要意义在于政治层面,美国对台湾民主的实质支持。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资深研究员,长于美国外交政策的丁树范向BBC中文表示,目前美中贸易抗衡的世界大趋势将会陷入持久战,随着时间愈久,美国国内的反中情绪只会更升温。

如同最近休士顿火箭队主管莫雷的推特风波般,美国人已经实质感受到,纵使在美国本土发文,就算推特被中国封锁,还是可以被远在一端的中国监控下,拿来用作民族主义素材。这样的恐惧让最近美国国内掀起反扑,未来抗中风气只会更剧烈。

因此,这次克鲁兹访台,无形间台湾政府也是在一种有利的氛围。丁树范表示,美国朝野一直以来都会派员访台,“但现在在美中贸易战的反中氛围下,反而会更转而对台湾产生同情”。

加上最近香港“反送中”抗议局势没有减缓迹象,让美方在对中国的人权倒退上更加堪忧。相形之下,台湾就成为美国眼中的“亚洲民主模范生”,因此让美国参议员想在此刻以直接来台参加国庆方式,给予直接声援。

中美贸易战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强化美国印太战略

再者是在军事层面上,台湾被实质纳入美国印太战略的一环。 10月7日,台北市内举办首届“太平洋对话”,并邀请美国国务院亚太局主管澳纽暨太平洋事务副助卿孙晓雅(Sandra Oudkirk)来台揭幕,台湾其他在南太平洋的友邦大使也纷纷出席。丁树范分析,这是“很不一样的突破”。

今年适逢台湾关系法40周年,美国在台协会(AIT)每个月都有强化美台关系的活动。而这一次的太平洋对话,据丁树范向相关人士了解,美国与各国代表都能畅所欲言,从各国角度谈太平洋的合作,是有突破性的发展。

特别是台湾日前连失索罗门群岛与吉里巴斯两邦交国,尤其索罗门群岛广泛的经济海域航行权利,未来恐让中国自由进出,美国的印太战略布局实质受到影响。

克鲁兹在这趟来台前,已经先行走访夏威夷与日本,并在夏威夷的印太司令部听取军事简报。未来他将前往印度,可能也会有军事交流。如果克鲁兹在台也有相关行程,想必也不会令人意外。

克鲁兹表示,相当支持美台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图像加注文字,克鲁兹表示,相当支持美台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未来美台自贸协定?

最后一个是贸易层面,美方可望在中美贸易僵局中,给台湾更多贸易上的宽容。克鲁兹在9日记者会上公开表示,台湾是美国第11大贸易伙伴,相当支持未来美台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0日蔡英文接见克鲁兹时,也响应同样话语。

“台湾能不能利用现在的有利气氛,让同情台湾的氛围转为实质上的东西,我认为这比较关键。”丁树范指出,台湾或许可在未来一年抓住机会,跟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

“就算不是自由贸易之名,协定也要有个自由贸易之实在。这样一来,台湾这十年经济大幅仰赖中国的事实可望获得纾解,”丁树范说。

然而,美台间可否签署贸易协定,台湾内部还有些纠纷,比如美国猪肉进口等要先与农民调停。丁树范认为,如果蔡英文连任总统,美台签署自由贸易的大方向应是确定,相关障碍会慢慢解决。“过去四小龙时期,台湾出口规模很大,现在被压缩。如果要找到替代市场,与欧美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关键”。

克鲁兹虽为现任参议员,没有实际行政权力,但被视为是未来美国政坛的“领袖级人选”之一。分析人士表示,向来敢于直言的他,能否在往后运用政治力影响美国对中国与台湾的政策,也要看目前中美贸易战是否会出现其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