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華為孟晚舟事件的雙重衝擊

  • 鄧聿文
  • 獨立學者
中美國旗

圖像來源,AFP

(注:本文不代表BBC觀點和立場。)

華為首席財務官(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已經升級為政治和外交事件,鑒於孟晚舟的特殊身份以及華為在中國的特殊性,此事若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中美即將舉行的貿易談判,使本已脆弱的兩國關係雪上加霜,對中加關係也將產生嚴重衝擊;此外,亦會導致中國國內民意的變化,使許多原本無特定立場的中間民眾倒向民族主義,這將很可能在未來長時期讓中國鎖定在民族主義的軌道裏,影響改革開放,遲緩中國的民主變革。

從目前披露的情況看,孟晚舟的被捕與涉嫌違反美國針對伊朗的出口禁令有關。但對中方而言,孟晚舟和華為是否違背了美國的伊朗禁令,不是事情關鍵,因為中國並不承認美國長臂管理的合法性,關鍵是,中國會認為,既然美國已經盯上華為,即使沒有這條理由,也會用其他理由找華為茬。

政治和外交事件

事情的嚴重性還在於,逮捕孟晚舟恰恰也是在習特會舉行的同一天。美國國安顧問博爾頓已經承認他事先獲知了信息。現在尚無法確知特朗普是否也知情。根據美國前情報人員的說法,此事不報告白宮的可能性很少。儘管這是一個刑事案件,但很難說美國司法部不清楚該行為的政治敏感性,因此是否作出起訴也是一個外交決定。

換言之,如果特朗普知情,且認為這將導致兩國關係的嚴重倒退,那麼他完全可以以此理由進行干預。即使拋開這點不論,單單兩者時間上的巧合,也難使中國社會不認為,美國此舉是有意要羞辱習近平,讓習難堪。

中加國旗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外交部先後召見加拿大及美國大使提出抗議,聲言如果加方不釋放孟晚舟,"必將造成嚴重後果"。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均發文批評加拿大侵犯中國人權益。

對習而言,如何在安撫國內民族主義和談判達成協議間尋求平衡,是一極大考驗。二十國集團峰會(G20)習特會,兩國領導人達成了暫時休戰、談判解決貿易問題的共識。國內外很多人原本不看好這次首腦會議,認為很可能不歡而散,如今取得休戰共識,可想而知自然是習近平作了較大讓步。

習近平的讓步有許多迫不得已的因素,但這會讓國內的對美強硬派感到不滿,雖然此種不滿不至於影響習近平的決策,但他也要顧忌這種情緒。如果不滿情緒擴大,接下來的貿易談判他就要慎重。

中美在90天內貿易戰休戰並談判的前景原本令人感到樂觀,因為雖有強硬派的不滿,但習近平還是能夠壓制它。現在孟晚舟事件的出現,讓對美強硬派有了對習發難借口,這會為貿易談判增加很大變數。

2018年12月10日保釋聆訊法庭畫像,孟晚舟與律師交談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華為高管孟晚舟的保釋聆訊10日在溫哥華重啟,但聽證會並沒有得出結論,法官表示11日繼續舉行(2018年12月10日保釋聆訊法庭畫像,孟晚舟與律師交談)。

美中貿易談判和孟晚舟事件

從表面看,貿易談判和孟晚舟事件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不應該把它們扯到一塊。但既然後者在這個時間點發生,要把它們截然分開,是不可能的。特朗普政府不會不把它作為一張牌來打,用於貿易談判或其他美中交鋒的領域,例如朝核問題。假如特朗普決定在貿易談判中打此牌,大概率是提高貿易談判的要求,並要習近平全盤接受。

故而,習將面臨一個兩難處境。不接受,華為無疑要遭受美國的貿易禁令和其他處罰;接受,習近平在國內的權威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而且將被迫進行結構性改革。

在這個兩難中,習近平不接受美國「要挾」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結構性改革本來是他不大願意去做的,何況這會得罪國內的利益集團。但這裏更重要的是,用華為去做交易,從中興的案例看,似乎不是一個合適的交易。想像一下,假如美國也對華為派一個「紀檢團隊」審核企業所有的合規生意,國內民意會有怎樣的反應。

華為不是中興,如果說中國民眾對中興是恨鐵不成鋼,它違反美國禁令可謂咎由自取,華為在中國的輿論場中,是民族工業的旗幟和驕傲,很多人是不願看到華為最後落得和中興一樣的下場。考慮到社會的這種民意情緒以及結構性改革的震蕩,中美貿易談判最後談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不論貿易談判會有怎樣的結局,即使習近平基於經濟考量,強行和美國達成停戰協議,孟晚舟事件導致的一個直接後果是,中國社會,從高層到大眾,將會強化以下認知:美國就是要通過打擊華為來遏制中國的高科技發展,阻礙中國崛起。

如果說,這個認知之前只是一部分人具有,那麼,這個事件將會使大眾中的許多人轉變對美國的看法,認為美國就是要千方百計地搞垮中國。一旦完成此種認識,他們將會選擇站在民族主義一邊,從而壯大本來已經很強大的民族主義陣營。

,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一名來自中國的女性在孟晚舟保釋聽證會場外手持支持華為標語。

這正是讓人憂慮的地方。中國政府的民意基礎,除了經濟增長外,很大程度上依賴民族主義,習近平的中國夢實際是一個民族主義的旗號。如果多數民眾因孟晚舟事件的刺激,內心的反美情緒被激發出來,變成一種趨勢,中國政府的對外政策和行動就只能進一步強硬。對美國來說,這似乎也不是一個好的現象。一方面,美國所要求的中國變革不可能出現;另一方面,如果多數中國民眾把美國看作敵人,雙方強硬對強硬,美國最後即使能打跨中國,恐怕也是一種雙輸狀態。

其實,美國有更好的改變中國的方式,那就是扶持中國潛在的改革力量。從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以及世界和平出發,要想避免中美未來的冷戰或熱戰,需要將中國導入民主轉型中。美國對華態度的改變,固然是看到中國離它期望的越來越遠,但它沒有看到,這股遠離普世價值的力量只是中國的當政者、利益集團及被官方意識形態所蒙蔽的大眾,還有一股力量,即改革力量則是被潛伏下來,而沒有被消滅。這種潛伏隨時會因外界環境的突變而浮上表面。

貿易戰本來使得中國社會對現狀不滿的各種因素,特別是改革因素重新凝聚激發起來。社會從上到下,形成了通過改革開放化解貿易戰壓力的共識,倘若中美貿易談判能夠達成停戰協議,中國接受美國提出的大部分要求,雖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結構性改革,也能夠重啟改革。而只要走出這一步,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得多。

民族主義與改革力量

可是孟晚舟事件很可能將目前有利改革力量的局面打破。因為改革相對要在一個寬鬆的外部環境下才能推進,而這個外部環境說白了就是搞好和美國的關係。孟晚舟事件導致的恰恰是國內的反美愛國情緒高漲,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既要借重愛國情緒又要和美國達成停戰協議,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能顧此失彼,權衡的結果,是將自己的合法性更牢固建立在民族主義之上。

就改革力量來說,當多數人站在反美一邊,他們也不太可能發出同美和好聲音,只能選擇沉默,因為他們也怕被民族主義扣上出賣民族利益的大帽子。

輿論已經顯示出這點。中興事件發生後,社會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改革力量對中興的批判,民族主義者力挺中興,前者的聲音顯然要大過後者。即使後者,在支持同時,也對中興的不爭氣沒有好臉色。但孟晚舟事件出來後,恰好相反,批評華為的聲音很弱,社會的情緒是支持華為,要求中國政府和美國對著幹。

在社會反美情緒被調動起來的環境下,改革很難啟動,就算勉強啟動,也難以走遠。除非中美能夠在孟晚舟事件的處理上找到一個不讓中國丟大面子的方式。但這很難。

既然美國決意打華為牌,就不會讓中國輕易得便宜。美國的目的是要打擊中國的高科技以及後面的中國發展模式,但由於採取的方式和時機,受到打擊最嚴重的,很可能是中國的改革力量及民主轉型。在民族主義主導下,中國的民主化會變得更加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