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死刑案和「冷戰對抗」模式下中美加關係

  • 雲昇
  • BBC中文記者
謝倫伯格在被告人席上(中國遼寧大連中院供圖14/1/2019)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謝倫伯格案在短時間內完成重審,引起質疑。

1月14日,中國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判定,羅伯特·勞埃德·謝倫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因走私毒品罪被判處死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而此前在2018年11月20日,大連中院以同樣罪名判處他有期徒刑十五年,沒收個人財產十五萬元,驅逐出境。

這次改判無疑會讓低谷中的中加關係雪上加霜。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去年12月1日在加拿大被捕後,中國先後逮捕兩名加拿大公民,中加關係迅速惡化,幾乎是同時,謝倫伯格案也經歷了戲劇性發展。對一審判決不服的謝倫伯格提出上訴,重審卻迎來當頭一棒。這次如果不服判決,他還可以在十天內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謝倫伯格的死刑判決讓中加兩國的口水戰迅速升級,也讓中國內外不少分析人士感到震驚。

分析認為謝倫伯格被改判死刑,是早前華為首席財務官在加拿大被捕後中國的報復。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分析認為謝倫伯格被改判死刑,是早前華為首席財務官在加拿大被捕後中國的報復。

「對所有國家的威脅」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國際關係專家包義文(Paul Evans)教授向BBC中文表示「很多加拿大人對此感到憤怒」。

「許多人把這視作中國發出的一種威脅,認為中國將此作為孟晚舟事件的一部分,將問題政治化處理。」

謝倫伯格被判死刑後加拿大政府也用目前為止對中國最強硬的措辭作出回應。加拿大《環球郵報》引述該國外長弗裏蘭(Chrystia Freeland,又譯方慧蘭)表述稱,加拿大政府正積極與其盟友接觸,讓他們明白中國對其公民的「隨意拘留」並不只是針對加拿大,也是「對所有國家的威脅」。

弗裏蘭還表示,加拿大已收到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的支持,她將在本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向世界各國領導人提出加拿大對此事的關切。

中國當局也很不高興。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以鴉片戰爭回應謝倫伯格案。「中國人對1840年鴉片戰爭後飽受毒品危害記憶猶新,我們不會允許任何國家的毒販再來戕害中國人民的生命」,「加方領導人認真聽取了中方的嚴正立場了嗎?」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17日接受中外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對其他國家是威脅的說法「顯然是不對的,不符合事實」。他認為中國不會因此被國際社會孤立。「國際社會不是僅有西方國家,中國的朋友遍天下,橫跨亞非拉都有。」

華為是中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對外界一向極為神秘。在創始人任正非的帶領下,華為躋身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和服務提供商行列,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製造商。

圖像來源,SOPA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華為是中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對外界一向極為神秘。在創始人任正非的帶領下,華為躋身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和服務提供商行列,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製造商。

來自中國的信號

盧沙野稱,希望中加兩國的接觸不只停留在表達立場上,而應更進一步,展示解決問題的誠意。而橫亘在兩國之間首先需要解決的,不只有憤怒的情緒和表達立場那麼簡單。

「這一案件的不尋常之處還在於判決的反覆,加刑到死刑,以及這種反覆得到的大量媒體關注。」包義文說,所有的跡象都讓這個案件被看作是中國發出的一個「信號」。

根據大連中院公開信息,在謝倫伯格就11月的一審判決提出上訴後,12月29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庭審,遼寧檢察院檢察員認為對他的判決較輕,發回大連中院重審。大連檢察院補充起訴新的「犯罪事實」後,大連中院公開進行庭審,認定謝倫伯格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伙同他人走私冰毒222.035千克,構成走私毒品罪。

中國堅稱謝倫伯格的判決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華春瑩表示,其中「不存在任何程序違法之處」。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特魯多對謝倫伯格案的評論遭北京批評為「武斷」。

美國金理德律師事務所律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兼職教授王昶認為,中國司法部門會努力做到在程序上沒有任何漏洞,但這起案件是一起政治化案件。

他對BBC中文稱,即使沒有孟晚舟事件,謝倫伯格案自一開始便不是簡單的司法問題,因為它屬於「涉外案件」。「中國有句名言叫『外事無小事』,」王昶說,在中國,司法明確屬於共產黨領導的政法工作的一部分。

王昶認為,中國在判處外國人死刑的時候一向慎重,而從最初一審15年的判決結果也可以看出,如果該犯證據確鑿,罪行明確,那麼謝倫伯格可能一開始「實際上是被輕判的」。

「對外國罪犯的量刑一般慎之又慎,該判處死刑的可以判有期徒刑,」他說。「這種區別對待有一點歷史上『治外法權』的影子。雖然『治外法權』在國民政府時期就被廢除掉了,但痕跡還存在。」

他對謝倫伯格個人的命運比較樂觀。「下級法院判的死刑要經最高人民法院覆核。最高法院上面還有政法委,最後決定權可能涉及更高,離處決還有十萬八千里」,「現在就說這是要處死還是為時過早,只是一個姿態。」

死刑的意義

中國十分清楚死刑對於加拿大人的意義。加拿大沒有死刑,而不判死刑正是當年中國「遠華特大走私案」通緝犯賴昌星從加拿大被遣返回中國的一個必要條件。身處加拿大12年後,賴昌星最終於2011年被遣返回中國,於2012年被判處無期徒刑。

中國本身也在減少死刑數量。2007年起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收回死刑案件覆核權,中國開始死刑制度改革,對死刑罪名進行削減。中國將每年死刑處決數量視為國家機密,但美國國務院《2017年國別人權報告》引用「對話基金會」數據稱,2016年中國處決的死刑犯據信約達2000餘人,與該機構估計的2013年處決人數2400人相比這一數據有所下降。國際特赦組織2017年《全球死刑報告》認為,雖然中國不公開死刑執行情況,但中國死刑處決人數仍為世界首位。

中國獨立政治學者吳強認為,這次判決會為中國帶來極其負面的國際評價,包括「對中國強勢外交的負面看法,對法治不透明性的負面看法,以及對中國死刑任意性、大規模性的負面看法。」

特朗普曾經表示,如果對美中達成貿易協議及美國國家安全有利,必要時他"肯定會干預"孟晚舟案。圖為2017年11月特朗普訪華時與習近平出席工商界活動。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特朗普曾經表示,如果對美中達成貿易協議及美國國家安全有利,必要時他"肯定會干預"孟晚舟案。圖為2017年11月特朗普訪華時與習近平出席工商界活動。

冷戰模式

儘管加拿大一再強調,孟晚舟事件是司法問題,行政部門無權干涉,但中國當局採取的一步步行動表明,中國顯然從未接受這種說法。

加拿大是基於美國與本國之間的引渡協議,應美國檢方請求配合逮捕孟晚舟的。而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經表示,如果對美中達成貿易協議及美國國家安全有利,必要時他「肯定會干預」孟晚舟案。

「特朗普給中國發送了錯誤信息,讓中國人以為這個事情可以政治解決,那中國就政治解決了,」王昶說。他認為,在中美加三方中,把孟晚舟案當作司法問題解決的,只有加拿大。

包義文同意這種觀點。在他看來,美國和中國目前的做法違反國際規範,國際社會需要對此保持警覺。

而吳強認為,基於華為對中國的重要性,孟晚舟案觸動了中國的敏感神經。從中國外交官們「咄咄逼人」的表態到逮捕兩名加拿大人再到改判謝倫伯格死刑,中國在單方面將國際社會拖入冷戰對抗模式中。

謝倫伯格在被告人席上(中國遼寧大連中院供圖14/1/2019)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律師表示謝倫伯格正預備提出上訴。

「中國實際是把孟晚舟的案件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來處理,」他說。「雖然中國也不希望國際社會很早就與中國進入高對抗的模式,但此次暴露中國政權裏面最內核、保守、強硬的一部分力量正在發揮作用,這種力量以前是深藏在中國政治內部的,通過孟晚舟事件逐漸顯現了出來,誘導國際社會與中國一起提早進入到冷戰對抗模式。」

吳強表示,這種力量指的是自2013年以來形成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導的冷戰外交模式。2013年,中國決定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首屆國安委由習近平任主席,李克強與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排名第三的領導人張德江同任副主席。根據新華社報道顯示,國安委負責的國家安全體系內容幾乎覆蓋各個領域,具體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與核安全。

這種情況下,任何對中國實力構成威脅的舉動都可能被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最近一段時間,美國處罰中國通訊巨頭中興,華為在美國及其盟友的世界裏處境越發艱難,中美貿易戰的爆發給中國經濟帶來極大影響,美國司法部還在去年11月啟動了打擊中國經濟間諜活動的專項執法行動計劃。

「美國的做法符合中國這部分力量的假想,認為美國也在以冷戰模式挑戰中國,要破壞貿易戰談判,要破壞中國崛起的民族主義計劃……在他們看來這是和平時期的戰爭,」吳強說。

「沒有人想要看到這個結局,」身在溫哥華的包義文在電話中講道。「我們都想要找到可以向前走的一步,加拿大並不想像一些美國人希望的那樣,跳進與中國的冷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