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世界最早的表情符号何以经久不衰

  • 汤姆·丘吉尔
  • (Tom Churchill)
抗议标语牌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2019年3月,反对英国脱欧的抗议活动出现一张画有《呐喊》的标语牌 | Photo: Getty Images

大多数艺术巨作都因美丽而闻名于世——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笔下挂着微笑的《蒙娜丽莎》(Mona Lisa),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创作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还有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那赤裸着身体的女神维纳斯。

但纵观历史名作,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呐喊》(The Scream)是一个惹人注目的例外——苍白、秃顶的人形双手抱头,嘴巴大张,痛苦地嚎叫着,看起来不可能成为世界上辨识度最高和被复制最多的形象之一。

《呐喊》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呐喊》,1893年,爱德华·蒙克(1863-1944)。油彩、蛋彩和粉彩木版画 | Image: National Gallery of Norway

这幅作品发自蒙克内心,充斥着厄运和毁灭之感,反映了这位挪威艺术家在19世纪末的不安心态。画作现已渗透到了流行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电影、电视、表情符号和纹身。

学生卧室的墙上、抗议者的标语牌上,以及政治漫画中都有对它的再创作和模仿,还在全世界第一个拥有了专属的表情符号——那张“恐惧尖叫的脸”。它是最能代表生存危机的形象,是北欧黑暗剧的原型。

抗议活动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2014年,在法国举行的反核示威活动中,一幅以《呐喊》为原型的海报被重新设计成辐射危害的标志 | Photo: Frederick Florin/AFP/Getty Images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灵感,蒙克如是写道:“一天黄昏,我在小路上散步。一边是城市,另一边的脚下是峡湾。”

“我觉得又累又难受,就停下来眺望峡湾,太阳正在落山,将云朵染成了血红色。”

“我感觉到一声尖叫穿过大自然,似乎传到了我的耳朵里。之后我就画了这幅画,把云彩画成鲜血一般,色彩仿佛也在尖叫。《呐喊》就这样诞生了。”

这幅1895年的石版画也是蒙克创作的一个版本,是去年4月大英博物馆新展览“爱德华·蒙克:爱与焦虑”(Edvard Munch: Love and Angst)的主要展品。这是英国45年来最大型的蒙克画展,向人们展示了艺术家动荡不安的内心世界。

《呐喊》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呐喊》,1895年,爱德华·蒙克(1863-1944),私人收藏,挪威 | Photo: Thomas Widerberg, courtesy British Museum

1863年,蒙克出生于挪威的Adalsbruk村,并在克里斯蒂安尼亚(Kristiania, 1924年更名为奥斯陆)长大。沉重的宗教家庭环境以及严苛的抚养方式使蒙克的一生充满悲剧和精神压力。

蒙克的母亲和姐姐在他14岁以前就去世了,父亲在也12年后去世,一个妹妹因为躁郁症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蒙克自己也与精神疾病斗争了一生。

蒙克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1902年,蒙克在工作室 | Photo: Munchmuseet, courtesy British Museum

蒙克写道:“自记事起,我就一直被焦虑折磨,我用艺术来表达这种感受。如果没有这种焦虑和疾病,我就像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船。”

蒙克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的皇家艺术与设计学院(Royal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学习,后来前往巴黎和柏林,过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结交了一批艺术家和思想家,形成了突破传统的艺术风格。

当时,城市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世界即将迎来巨大变革,道德困境浮现。这些因素都使得蒙克愈发沉浸在紧张的情绪中。

表情符号
图像加注文字, 《呐喊》专属的表情符号"恐惧尖叫的脸"

《呐喊》共有四个版本,第一个彩绘版创作于1893年,现保存在奥斯陆的挪威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Norway)。这幅画于1994年被盗,但不久就在诱捕行动中失而复得,且完好无损。

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Munch Museum)收藏了同创作于1893年的粉彩版《呐喊》,以及1910年绘制的另一个彩绘版。后者在2004年也被盗,但后来也同样被找回。

第二个粉彩版的《呐喊》创作于1895年,是四版中唯一为私人所有的,在2012年的拍卖会上以1.2亿美元售出,创下了当时的纪录。最后,还有一个石版画的版本于1895年制作完成,是《呐喊》一件罕见的黑白作品,去年在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展出。

海报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反噪音的活动海报也从蒙克的《呐喊》中提取灵感

关于画中关键元素的来源说法不一。红色的天空被认为与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 Krakatoa)爆发有关,那次爆发导致欧洲上空连续好几个月颜色壮观,还出现了珠母云。

画中的主要形象则被认为与蒙克在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看到的秘鲁木乃伊有关,以及同场展出由爱迪生发明的巨型灯泡。

作家格罗维耶(Kelly Grovier)表示:“蒙克对现代文化感到焦虑,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刚获得专利的电灯泡作为当时科学的象征是如何与蒙克脑海中木乃伊的形态融合在了一起——木乃伊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历史遗存,象征着某个毁灭已久的文明。”

面具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电影等流行文化也看得到《呐喊》的影响力

艺术评论家琼斯(Jonathan Jones)则认为,《呐喊》的吸引力来自这个奇怪人形模糊不定、不得而知的特点。他在《卫报》(The Guaidian)上写道:“蒙克抹去了其所有个性,任何人都可以自我代入,他为灵魂画了一个布偶。”

当时的世界正在渐渐脱离旧传统,如果蒙克的作品确实是在历史转折点上对自我焦虑的表达,那与当今世界明显有着相似之处。所以尽管《呐喊》无处不在,却依然力量不减:它是一面映照出当代恐惧的镜子。在我们内心深处,人人不都在尖叫呐喊吗?

请访问 BBC Culture 阅读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