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包豪斯學院被邊緣化的女學生

  • 多米尼克·勒琴斯
  • (Dominic Lutyens)
包豪斯設計學院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包豪斯(Bauhaus)設計學院是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一所德國設計學校,深刻影響了藝術、建築、產品設計和排版印刷等領域的後續發展,是一個複雜且矛盾的思想熔爐。

學院由建築師格羅皮厄斯(Walter Gropius)於1919年秉承整體藝術的理念創立(整體藝術是在作品中融合了藝術、建築和設計等各方各面的美學概念),理論上不以等級劃分各個學科,但其實卻以建築最為自傲,雖然建築系直到1927年才成立。

包豪斯設計學院受現代主義影響,也繼承了現代主義摒棄藝術傳統,借助優良實用的設計推行社會民主未來的理念,使該校的美學思想非常前衛。但社會意義上包豪斯遠遠算不上進步。 包豪斯於1933年在納粹政權的強壓之下被迫關閉。

學院在1919年的宣言中歡迎「每一個人,無論年齡和性別」,那一年申請該校的女性多於男性。格羅皮厄斯堅稱包豪斯會對「美麗的女性和強壯的男性」一視同仁,但儘管它給予了女性前所未有的受教育的機會,在其位於魏瑪的第一處校舍,45名教員中只有6名女性。

賽勒斯(Libby Sellers)是一名設計展覽策劃,也是《女性設計》(Women Design,弗朗西斯·林肯出版社出版)一書的作者。她說:「包豪斯完全是徒有虛名,從來都不是格羅皮厄斯最開始所宣揚的平等天堂。由於擔心女性可能會對學校在業內的專業聲譽造成影響,格羅皮厄斯不僅在之後限制了入學女性的數量,而且還讓這一小部分人直接入讀被認為更適合女性的學科,例如美術、制陶和編織。」

「同時期的史學家和評論家都著重強調現代主義與建築和工業設計的密切關係,常常犧牲了其他學科,」她補充說。「結果,許多紡織、制陶、設計和室內設計師們都被忽視了。」

1927年德國德紹,參加編織工作坊的女性站在包豪斯大樓的樓梯上。

圖像來源,Estate of T Lux Feininger

圖像加註文字,1927年德國德紹,參加編織工作坊的女性站在包豪斯大樓的樓梯上。

不僅是賽勒斯,德國學者穆勒(Ulrike Müller)在其2009年的書籍《包豪斯女性:藝術、手工藝和設計》(Bauhaus Women: Art,Handicraft,Design,弗拉馬里翁出版社出版)中,也將這一鮮被承認的兩性不平等公諸於世。包豪斯的許多男性——包括曾在1930至1933年擔任該校總監的建築師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藝術家克利(Paul Klee)、畫家兼攝影師默霍利(László Moholy-Nagy),以及家具設計師布羅伊爾(Marcel Breuer)——如今都被視為設計巨匠,然而他們的女性同行相對來說則不太有名。

看不見的天花板

包豪斯最著名的女性要數斯托爾策爾(Gunta Stölzl),她在1926至1931年間擔任編織工作坊的負責人。還有一個名字叫作安妮·艾爾伯斯(Anni Albers),於1931年起擔任編織系主任。她是一位出生於柏林的猶太裔,在該校的女性校友中頗具代表性。對這位獨立自主而又壯志凌雲的藝術家兼設計師來說,在包豪斯學習是對她思想傳統殷實富足的家庭的反叛。然而在這裏,她想參加玻璃工作坊卻被拒絶。儘管她不情願地學了編織,但日後卻成為了紡織品設計的先驅。

創作於1947年的《結》是安妮·艾爾伯斯創新型作品的典範。

圖像來源,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圖像加註文字,創作於1947年的《結》是安妮·艾爾伯斯創新型作品的典範。

頗具中性特質的勃蘭特(Marianne Brandt)則是包豪斯金屬工藝系錄取的第一名女性,在1920年代設計了自己標誌性的康德姆牀頭燈和建構主義風格的咖啡具,在商業上大獲成功,也因此成名。

1933年,安妮·艾爾伯斯逃離納粹德國,和自己的畫家丈夫約瑟夫·艾爾伯斯(Josef Albers)一同遷居美國,並應建築師約翰遜(Philip Johnson)的邀請來到前衛派藝術學校,位於北卡羅萊納州的黑山學院任教。該校還培養了藝術家勞申貝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建築師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等業界泰斗。1949年,她成為首位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展覽的設計師,進一步受到認可。她同時也為諾爾(Knoll)和羅森塔爾(Rosenthal)等公司製作紡織品。

安妮·艾爾伯斯創作於1926年的《壁毯》,典型地體現了包豪斯精確且富含幾何元素的設計風格。

圖像來源,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圖像加註文字,安妮·艾爾伯斯創作於1926年的《壁毯》,典型地體現了包豪斯精確且富含幾何元素的設計風格。

安妮·艾爾伯斯1994年去世,生前非常推崇編織,這在其書籍《論編織》(On Weaving)和《論設計》(On Designing)中都有體現。目前,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正在舉辦她的大型作品展,展出了她試驗性的印花織物和手稿。

一條手工編織的羊毛小毯子,於1959年出自安妮·艾爾伯斯之手,是泰特展覽的展品之一。

圖像來源,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圖像加註文字,一條手工編織的羊毛小毯子,於1959年出自安妮·艾爾伯斯之手,是泰特展覽的展品之一。
創作於1974年的《艾克拉特》(Eclat)是印在編織布料上的絲網印刷品,體現了安妮·艾爾伯斯對顏色的大膽運用。

圖像來源,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圖像加註文字,創作於1974年的《艾克拉特》(Eclat)是印在編織布料上的絲網印刷品,體現了安妮·艾爾伯斯對顏色的大膽運用。

儘管包豪斯問題不少,但它激進前衛的教學還是吸引了安妮·艾爾伯斯,她深受克利的影響。克利對繪畫有一段著名的描述:繪畫就是「活躍的線條在漫無目的自由自在地遊走」。她自己的創作也採用了類似的自由手法,既有高檔藝術作品,也為建築物設計大型實用的紡織品。

「安妮·艾爾伯斯對建築及其與紡織品的關係頗有興趣,」該展覽的策展人考克森(Ann Coxon)說。「1928年,她開始為由建築師邁耶(Hannes Meyer,曾任包豪斯校長)設計的德國貿易聯盟聯合學校的會堂研製含有玻璃紙和雪尼爾花線的大型隔音反光紡織品,展覽也將展出一件這種布料。幾年之後,在1957年所寫《柔韌的飛機》(The Pliable Plane)一文中,安妮·艾爾伯斯指出,所有原始建築,比如說帳篷和氈房,都是基於紡織品而建的。」

安妮·艾爾伯斯的編織品極富創新,雖然紡織物並不是她最想學習的設計材料。

圖像來源,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圖像加註文字,安妮·艾爾伯斯的編織品極富創新,雖然紡織物並不是她最想學習的設計材料。
斯托爾策爾的設計用在了克里斯托弗·法爾布料公司生產的小地毯上。

圖像來源,Christopher Farr

圖像加註文字,斯托爾策爾的設計用在了克里斯托弗·法爾布料公司生產的小地毯上。

這次展覽同樣收羅了安妮·艾爾伯斯創作於上世紀30至60年代的「圖案織物」,其中許多都受到了她和丈夫去墨西哥、秘魯和智利旅行的影響。她說,這些作品的目的在於「讓這些織線……按照自己的編排排列,不是讓人坐的,也不是讓人站的,而是讓人欣賞的」。

1971年,夫婦二人創立了約瑟夫&安妮·艾爾伯斯基金會,長期與英國地毯及紡織品公司克里斯托弗·法爾布料公司(Christopher Farr Cloth)合作,並重新詮釋了她之前的紡織作品。其中一個是《管弦樂隊》(Orchestra),本次還配合展覽的時間再次推出。這件織物體現了安妮充滿玩味的設計風格:印花的靈感來自於幼時到柏林歌劇院遊玩的經歷,是將長條布料切割成菱形,再將它們隨意擺放就成了圖案。

克里斯托弗·法爾布料公司從1997年也開始複製斯托爾策爾設計的小地毯樣式,公司負責人法爾說:「才華橫溢的年輕女性懷揣建築師的夢想來到格羅皮厄斯領導的包豪斯設計學院,卻被錯誤地告知編織才是唯一適合女性的學科。然而,建築業的損失卻使紡織業受益,最終成了送給20世紀紡織業的一份大禮,也讓安妮·艾爾伯斯穩居頂尖現代主義藝術家之列。」

請訪問 BBC Culture 閲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