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武装组织头目被列为恐怖份子 中印多年争议结束

图像来源,Reuters
联合国安理会早前投票通过,将巴基斯坦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军”的头目马苏德(Masood Azhar)列为“恐怖份子”。中国这次没有像以往一样动用否决权搁置投票,动议顺利获得通过,结束中印多年的拉锯。
印度在2016年首次向联合国申请把马苏德列为“恐怖份子”,但被中国阻挠,之后2017年再提出类似动议,同样被中国阻挠。
除了把马苏德列为“恐怖份子”,印度过去还多次要求巴基斯坦就2008年造成160多人死亡的孟买袭击,把马苏德移交到当地,但巴基斯坦没有理会。
中国多次在联合国阻挠印度向联合国的申请,被视为中国和巴基斯坦友好的象征。但有分析留意到,马苏德领导的“穆罕默德军”早前承认发动今年2月造成40多名印度保安部队成员的袭击后,巴基斯坦已经着手对“穆罕默德军”采取行动。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路透社报道,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了争取中国支持决议,在周三(5月1月)通过的决议案中删除提到2月袭击的条文。
巴基斯坦当时声称与袭击没有关连,但事件仍然令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升温。印度之后派出12架战机越过印巴控制线,打击“穆罕默德军”训练营。行动中一架战机坠毁,机师被巴基靳坦俘虏,巴方其后释放机师“以表和平姿态”。
周三的决议通过后,联合国成员国必须按决议规定,冻结马苏德的资产和限制他出入境。
印度驻联合国大使艾克巴鲁丁(Syed Akbaruddin)欢迎安理会的决定,并感谢各成员国的支持。巴基斯坦就表示会立即执行制裁措施,但外交部发言人费萨尔(Mohammad Faisal)不忘批评“印度支持针对克什米尔人的恐怖主义行为”同样危害世界安全。

图像来源,AFP
“中巴友好”的结果
中国外交部周三发表声明,没有直接评论把马苏德列为恐怖份子的决定,也没有说明中方改变态度的原因。外交部只重申结果说明在国际反恐合作中,各国需要“秉持相互尊重原则,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凝聚共识”。
中国先后在2016和2017年运用否决权,搁置安理会把马苏德列为“恐怖份子”的申请,被视为中国对盟友巴基斯坦的支持。中国外交部当时指出,中方要求搁置是因为安理会成员之间“存在不同意见”,因此没有达成共识。
《德国之声》曾引述德国海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Heidelberg)学者沃尔夫 (Siegfried O. Wolf)指,中国之前阻挠联合国把马苏德列为“恐怖份子”,是为了维持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支持,也是为了防止“穆罕默德军”等武装组织把矛头转向巴基斯坦,影响中国透过“中巴经济走廊”在当地的投资。
路透社引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说,巴基斯坦在2月的袭击后,已经采取“一些针对穆罕默德军”的行动。这名官员又说,目前未知巴基斯坦会否如实执行制裁,但美方对此“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