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英伦:中国烟民 洋烟的明日救星?

早在20年前,西方烟草巨头已经悄然开始了一场从“饱和市场”向“新兴市场”的战略转移。
图像加注文字, 早在20年前,西方烟草巨头已经悄然开始了一场从“饱和市场”向“新兴市场”的战略转移。

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烟民人口直线萎缩,英美等西方大烟草公司的利润有增无减。谁在为洋烟烧钱?

上个月,在北京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声声号令中,我在北京落地,前后短暂逗留了两日。

此前,听到不少怀疑论,认为执行有难度,雷声大雨点小。但据我浮光掠影、缺乏科学基础的观察,公共场所,凡有屋顶的场合,还真没看到叼着烟卷招摇过市的。

顶风抽烟

但是,有两次例外。一次是在火车站的厕所里,我碰上一个“大盖帽”在抽烟,而且就站在“严禁吸烟”的大红标语下。

我无法判断他身着的制服代表什么权利,但他显然是觉得自己不含糊,我也就没敢表示异议。

另一次是在离开北京的早晨,我在酒店大堂结完帐等着酒店的班车去机场。一个中年汉子晃着膀子进到大堂,嘴里叼着烟,而且在冒烟。

他没穿制服、也不像是个身份特殊的人。我立刻觉得气不打一处来,刚要开口质问,中年汉子先开了口:“有没有去机场的?上车喽”。

我伸伸脖子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是酒店开班车的,跟他呛呛,把我甩下来让我等下班车岂不坏事儿?讲原则重要,确保不误机更重要。

香烟变臭 烟民如鼠

北京,无论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地位,还是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都市,做出这样的禁烟举措,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尽管执行中可能会遇到阻力挫折。

实际上,这也是国际大气候下的必然。

据我浮光掠影、缺乏科学基础的观察,公共场所,凡有屋顶的场合,还真没看到叼着烟卷招摇过市的。

图像来源, AFP

图像加注文字, 据我浮光掠影、缺乏科学基础的观察,公共场所,凡有屋顶的场合,还真没看到叼着烟卷招摇过市的。

拿英国为例。过去20年间,英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吸烟的措施,一个比一个严厉。每次出台新的禁烟法规,总有人称“过于严厉”、缺乏可行性。但一次次的结果是令行禁止,验证了一句老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国际知名品牌香烟的华丽包装,从扬鞭跃马的牛仔到扬帆远航的靓仔,一夜间换成了“吸烟可以致死”的当头棒喝。

接下来,硬邦邦的警告语还不够,还要配上烂心烂肺烂口腔的令人作呕的照片。对了,就是要起到“令人作呕”的效果。

再接下来,一道法令,商店里销售香烟的橱柜必须遮挡起来,让顾客看不到香烟。眼不见心不烦嘛。

刚刚出台的新法将禁止烟草商在香烟盒上打自己的品牌,只能卖“白牌”烟。世界上目前只有澳大利亚有同样的法规。

烟民呢?能吞云吐雾的空间日渐萎缩,早已成了“过街鼠”。“过街鼠”可能还值得庆幸呢。伦敦市场约翰逊正在考虑在公园、广场、街道等公众聚集的室外场合禁止吸烟。政府也在考虑出台在家用轿车中禁烟的新法律。

禁烟运动的效果是明显的。英国烟民人口直线下降。英国成年人吸烟者比例从1999年的27.4%,下降到去年的18.8%。

欧美发达国家中,烟民人口也普遍萎缩。比如,同期对比,美国的成人烟民比例从24.1%下降到了17.4%。

“嫁祸于人”

但是,西方大烟草公司的利润非但没有因发达国家的烟民人口减少而萎缩,反而在增加。匪夷所思?

一点也不奇怪。早在20年前,西方烟草巨头已经悄然开始了一场从“饱和市场”向“新兴市场”的战略转移。

随着90年代末东欧共产集团的崩溃,“洋烟”也随着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涌入东欧前共产国家。东欧国家的烟民与总人口之比世界第一,着实给“洋烟”烧足了钱。

到本世纪初,东欧市场也“饱和”了。西方烟草巨头又把目光转向非洲。它们靠大量补贴低价进入,等站稳脚跟,烟民习惯了抽“洋烟”,再取消补贴提价盈利。

中国烟民

“成熟市场的萎缩是因为随着人们逐步富裕、教育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决定不再用长期的危险换取短期的快乐。但是在新兴市场,这个认识过程还需要很多年。”

图像来源, Getty

图像加注文字, “成熟市场的萎缩是因为随着人们逐步富裕、教育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决定不再用长期的危险换取短期的快乐。但是在新兴市场,这个认识过程还需要很多年。”

而“洋烟”商眼里最新最大的市场,在中国。这个地球上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中国市场是西方烟草公司觊觎已久的“肥肉”。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大幅降低卷烟进口关税,“洋烟”商们曾摩拳擦掌要登陆抢滩。中国国内烟草工业则一片“狼来了”的惊呼。

然而,过去10年中,西方烟草巨头发现,这块“肥肉”好看,吃起来却像是啃骨头。

“洋烟”并没有淹没中国市场,不是“洋烟”对中国烟民没有吸引力,而是烟草在中国是专卖,受国家严格控制。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也把烟草明确列入了进出口产品管理目录,纳入法定许可证、法定商品检验等管理范畴,且进口配额。

但是,决定市场的终究是需求。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开放之初,“先富起来的”人中,抽烟者必抽“洋烟”。今天,这些人或许已经意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而戒烟,或抽腻了“洋烟”又改回抽“国烟”,就像吃腻了鲍鱼改吃白菜豆腐一样。

中国社会正在产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更多的中国人还没达到“吃鲍鱼”的程度,而是刚刚开始“吃大虾”。“洋烟”对步入小康的中国烟民的吸引力仍是巨大的,因而“洋烟”在中国的潜在市场也是巨大的。

我想引述世界最悠久的私人投资银行,贝伦贝格银行的投资家布鲁姆奎斯特解释为何在新兴市场投资烟草的一番话作为结尾:

“我们认为,成熟市场的萎缩是因为随着人们逐步富裕、教育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决定不再用长期的危险换取短期的快乐。但是,我们认为,在新兴市场,这个认识过程还需要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