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歌手

  • 阿尔瓦·海德
  • Arwa Haider
Aretha Franklin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艾瑞莎·富兰克林(Aretha Franklin)去世了,享年76岁。这一消息让人们感伤、思考,并反思这位灵魂歌后如此非凡的全盛时期。在长达六十载的职业生涯中,她国际唱片的销量数以千万计,无数经典单曲令人振奋——《尊重》(Respect)、《(你让我感觉像)一个天生的女人》((You Make Me Feel Like) A Natural Woman)、《愚人链》(Chain Of Fools)、《摇滚依旧》(Rock Steady)、《西班牙的哈姆莱区》(Spanish Harlem),获得包括18项格莱美大奖在内的各种荣誉。

艾瑞莎如此传奇,全世界称呼她时都不冠姓氏。她的才华如此惊人,女王气势十足,一直与各种“名人”圈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在浮夸且装腔作势的娱乐年代,艾瑞莎始终是一个真正的天才,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直到今天,一直如此。即使是现在,感觉都不该用过去时谈及她的嗓音。因为那歌声直到此时此刻,都如此美妙而充满分量。

这不仅因为艾瑞莎的音准从不出错,不论高低都能踏准。更在于她歌声中充满了热情和共鸣;她那绝妙的女高音音域,活力十足;她音色透亮,辨识度十足。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她的声音,音乐将是怎样一幅光景。艾瑞莎的曲目层次之丰富,从她早期的疯克乐、灵乐和蓝调,到其圆润浑厚的流行乐大获成功(要知道她一直是美国公告牌音乐排行榜最著名女歌手),再到她对爵士乐的探索:比如1992年的合集《爵士到灵乐》(Jazz to Soul),2016年在美国白宫和汉考克(Herbie Hancock)、格拉斯帕(Robert Glasper)一同演唱的《王子悼念》(Prince tribute)。总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艾瑞莎·富兰克林出生于孟菲斯,童年时搬到底特律。她14岁时有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是在教堂歌唱的现场录音。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艾瑞莎·富兰克林出生于孟菲斯,童年时搬到底特律。她14岁时有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是在教堂歌唱的现场录音。

就说说1998年的格莱美奖吧,艾瑞莎代替生病的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上场,表演了《图兰朵》(Turandot)中的一段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Nessun Dorma)。她延续了帕瓦罗蒂的男高音调子,但又赋予其一种独特的深情。这20分钟的表演引来观众们极其热烈的回应和掌声,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场值得反复欣赏的精彩表演:尤其是艾瑞莎质朴的嗓音唱出高昂的声调,而沉静的双目也迸发了光芒。

灵魂之泉

艾瑞莎所有的音乐,甚至她的歌剧表演,都有一个深深的根源——福音。1942年,她出生于田纳西的孟菲斯,父亲是一名特立独行的牧师。艾瑞莎在美国底特律长大,因为父亲在新圣施洗者教堂(New Bethel Baptist Church)传教,也正是这里,她的音乐教育开始了。人们发现她很有唱歌和弹钢琴的天赋,后来这项钢琴才艺一直是她事业的一个标志。她的成长经历也很坎坷,父母离婚了,母亲在她九岁时逝去。当艾瑞莎录制自己的首张专辑《信仰之歌》(Songs of Faith)时,14岁的她正怀着自己的第二个孩子。1956年那张福音合集中的第一首歌,她演唱了18世纪的圣歌,里面有一段《鲜血之泉》(Fountain Filled with Blood),钢琴伴随着她梦幻的嗓音,还有听者久久的掌声和无尽的狂喜,到今天听起来还是美得令人难以忘怀。

在其职业生涯中,富兰克林被多位美国总统授予荣誉,在获颁发著名的肯尼迪中心终身成就奖时,她既是获奖人,又是表演者。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在其职业生涯中,富兰克林被多位美国总统授予荣誉,在获颁发著名的肯尼迪中心终身成就奖时,她既是获奖人,又是表演者。

艾瑞莎的父亲作为其经纪人,让她和一些知名福音乐队一起巡回演出,比如当时由20岁左右的山姆·库克(Sam Cooke)领衔的The Soul Stirrers乐队。后来她开始表演世俗题材,想拥有更为广泛的观众。在她在主流世界获得成功后多年,他父亲还是说:“其实,艾瑞莎从来没有离开过教会。”这种精神品质贯穿了她的各种作品。她还通过自己1972年的现场演唱专辑《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赞颂了这份信仰。至今,这张专辑依然是她最畅销的唱片,并被认证为美国双白金唱片。

直到去世前不久,她一直都在表演,2017年11月7日,包括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艾滋病基金会25周年音乐会。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直到去世前不久,她一直都在表演,2017年11月7日,包括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艾滋病基金会25周年音乐会。

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艾瑞莎于1967年与大西洋唱片公司签约,并奠定了自己的音乐女王身份。在那里,她与著名制片人威克斯勒(Jerry Wexler)、Muscle Shoals节奏乐工作室合作,推出了首张唱片《我从未爱过一个男人(我爱你的方式)》(I Never Loved a Man (The Way I Loved You))。这张扣人心弦、苦乐参半的专辑红极一时,为她赢得商业声誉。颇为奇怪的是,艾瑞莎有时被称为“汽车城传奇”,众人皆知她唱灵乐一流,但她其实从没真正给自己加盖过底特律的标签。她无可争议的“灵魂歌后”地位可能来自于1967年芝加哥皇家剧院的一场音乐会,DJ 斯潘(Pervis Spann)在舞台上用一顶皇冠为她“加冕”。这无非是一个有趣的噱头,不过这个称号,艾瑞莎是实至名归。

唤醒前已然醒来

当代知名的流行歌手,其“醒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艾瑞莎。可能她没有刻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政治人物,不过当敢言定会有风险时,她都勇于表态。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后的葬礼上,她演唱了黑人福音作曲家多尔西(Thomas Dorsey)的《亲爱的主(牵我的手)》(Precious Lord (Take My Hand))。1970年民权艺术家戴维斯(Angela Davis)入狱,艾瑞莎公开表示为其支付25万美元保释金(“这个钱我有,”她说,“取之于黑人朋友,我希望能还于他们”)。她的作品中总有以非洲为中心的意象和表达,包括1972年那张以西蒙娜(Nina Simone)的赞美诗为题的专辑——《年轻的天才和黑人》(Young Gifted and Black)。

艾瑞莎经常边弹边唱,当她于1967年转入大西洋唱片公司时,她的事业进入了成熟时期。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艾瑞莎经常边弹边唱,当她于1967年转入大西洋唱片公司时,她的事业进入了成熟时期。

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私生活。作为一个黑人、女性和成功人士的混合体,从主流文化圈脱颖而出。因为太要强、太苛求,她一直饱受诟病,似乎女性就不应该有这些品质。她是首位进入摇滚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的女性。名人堂成立第二年,就由基思·理查兹(Keith Richards)宣布她的正式加入。还有很多事可以显示她的要强求胜。2008年格莱美典礼上,碧昂丝提及无疑很出色的缇娜·特纳(Tina Turner)为“女王”。事后艾瑞莎直言不讳:“我不想谈,这太卑劣了,就是想引起争论。”

她的《尊重》、《愚人链》等歌曲,配以其特有的风格和表演形式,让她成为一个新兴的、毫无悔意、永不妥协的女性形象代表。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她的《尊重》、《愚人链》等歌曲,配以其特有的风格和表演形式,让她成为一个新兴的、毫无悔意、永不妥协的女性形象代表。

她也尝试过多种多样的合作,尤其是随着音乐潮流的改变,不断拓宽自己的领域。商业上并非永远成功,但她的声音从未失去风采。上世纪80年代,她开始登上大荧幕(她在《福禄双霸天》(The Blues Brothers)中演唱了《想》(Think),那一场宴会表演如今看起来依然动人);她还改变风格,和乔治·迈克尔(George Michael)、Eurythmics乐队等人表演二重唱,还发布了自己的单曲系列,比如1985年的《谁在奔向谁》(Who's Zoomin' Who? )。90年代,她推出的内容不那么丰富,不过却一直有所升华。1998年,劳伦·希尔(Lauryn Hill)帮她制作推出了《玫瑰仍然是玫瑰》(A Rose Is Still A Rose)。视频中,艾瑞莎坐在鲜花王座上,像布道一般,开始了这场歌唱。

1968年,她在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葬礼上歌唱, 40多年后,她又在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演唱。

图像来源, 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 1968年,她在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葬礼上歌唱, 40多年后,她又在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演唱。

艾瑞莎与与疾病做斗争已有许多时日,虽然此前她否认自己患有胰腺癌的传言。即便如此,几年前她曾被迫取消了巡演。进入2000年,她依然很辉煌——仍然出场震撼观众、带来轰动。即便是那些让人心碎的歌曲,她也会打扮得一丝不苟、确保自己完美无缺。2009年,她在奥巴马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演唱了《我的祖国》(My Country 'Tis Of Thee);更有名的是,2015年,当她唱起《(你让我感觉像)一个天生的女人》悼念作曲家卡罗尔·金(Carole King),奥巴马闻声感动落泪。“艾瑞莎一歌唱,美国历史就涌了出来,”奥巴马对《纽约客》的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这么说。

灵魂歌后可以写出美妙的曲调,然而当她唱起别人的歌,那歌就彻底属于她了。达迪思·斯普林菲尔德(Dusty Springfield)惊叹于艾瑞莎演唱他那首《牧师之子》(Son of a Preacher Man)时独有的嗓音,这首歌像是为她而作。奥蒂斯·雷丁(Otis Redding)听到她演唱的《尊重》(这首歌他写于1965年并录制),断言道:“她真的拿走了我的歌”。2014年她在大卫·莱特曼秀(David Letterman Show)上演唱了阿黛尔(Adele)的《爱恨交织》(Rolling in the Deep ),简直是赋予其全新而经典的魂灵。多少次重听她的热门单曲,不论是把我们带入舞池、还是安抚我们的破碎的心灵时,都能让人在感受到,每个节拍中涌出那种光明的力量。艾瑞莎万岁。她唱出的每一行歌词,都像是一种启示,从现在直到永远。

2018年8月13日,艾瑞莎 "重病"的消息传开后,纽约富兰克林街地铁站出现了这场临时的悼念。

图像来源, 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 2018年8月13日,艾瑞莎 "重病"的消息传开后,纽约富兰克林街地铁站出现了这场临时的悼念。

请访问 BBC Culture阅读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