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下台湾外交官自杀引发的争议

  • 郑仲岚
  • BBC中文台湾特约记者
日本关西机场9月4日遭"飞燕"台风侵袭,机场跑道和候机楼一楼被淹,机场关闭,导致近5000人滞留机场。

图像来源,AFP/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日本关西机场9月4日遭"飞燕"台风侵袭,机场跑道和候机楼一楼被淹,机场关闭,导致近5000人滞留机场。

台湾驻日本大阪经济文化办事处处长苏启诚,9月14日在大阪府丰中市内住处上吊身亡,终年61岁。台湾总统府声明表示"表达高度的悲痛及不舍",蔡英文则指示全力协助家属办理后事。

7月才刚赴大阪就任的苏启诚,原先历任住那霸办事处、东京代表处秘书,过去也是留日菁英,1991年进入外交部以来备受重用。

BBC中文网询问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李宪章,他只简短回应:“真的很难过,但此刻大家忙着公务跟协助苏处长的后事,目前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苏启诚轻生的消息传回台湾,引发激烈讨论。有人认为,苏启诚是在两岸媒体舆论引导的网民论战中,受不了压力,进而选择结束生命。在日本NHK的报导中,也引述苏启诚的遗书内容,其中写到当时关西机场关闭时,台湾当局在协助当地受困台湾旅客时,受到很多批评“觉得相当痛苦”。

舆论压力杀人

事情缘由要追溯到9月4日,当时台风“海燕”袭击西日本地区,带来强烈豪雨。而素有"关西国门"之称的关西机场,降下激烈豪雨,随后对外联络的桥梁一边更被漂流船只给撞断,一瞬间让关西机场成为“孤岛”般,海陆空对外都停滞的状态。该桥梁后来只能单边通行,即未受撞击的北侧桥面可供通行。

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官网

图像来源,osaka.china-consulate.org

图像加注文字,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官网发放了该总领馆工作人员协助撤离被困日本关西国际机场受困旅客的照片(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官网)。

当时多达7800人被困在关西机场,日方随后调度大量巴士还有高速船分批接驳,花了一天时间将人员疏散完毕。但在疏散时,一篇由中国大陆“观察者网”发布的新闻,却成为华人圈中热议的对象。

该新闻中指出,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派出15辆专用巴士到关西国际机场,将750位中国旅客"率先救出"。还有报道说,当有台湾旅客问"是否可上车"时,中方人员回应称:"只要你认为是中国人,就可以上车"。随后这则新闻被中国《环球时报》等引用,并被转载。许多中国网友纷纷表示,"急难的时候,身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此条新闻被许多台湾媒体转载讨论,有媒体指责称,相比中国大陆,台湾驻大阪的代表处"援救不利",甚至还有许多台湾网友表示"台湾驻外使馆向来态度就差"、"常常打电话过去还被奚落"等。这样的消息在网上迅速蔓延,让大阪代表处涌进许多"负评留言"。

素有"关西国门"之称的关西机场,降下激烈豪雨,随后对外联络的桥梁一边更被漂流船只给撞断,只能单边通行。

图像来源,AFP

图像加注文字,素有"关西国门"之称的关西机场,降下激烈豪雨,随后对外联络的桥梁一边更被漂流船只给撞断,只能单边通行,即未受撞击的北侧桥面可供通行。

后来,据台湾媒体查证,发现日本官方对于关西机场的疏运是"只进不出",因此中方无法自己派15辆巴士直接进入关西机场。后来再进一步确认,中方是要求日方先将750位中方旅客用大巴载至泉佐野车站后,再由15辆巴士将中国旅客分流到新大阪与大阪车站。

中方派巴士接驳是真,但原先一个人潮分流的美意,在当时部分两岸媒体的简化下,变成中国官方"很给力"调度15辆车进入关西机场运载中国游客,并要台湾旅客说出"我也是中国人"的新闻,让台湾外交部也承受莫大压力。台湾外交部随后表示会"严肃检讨",并预计在15日召开灾后检讨会议。

就在此时,发生苏启诚自杀的事件。外界质疑,苏启诚正是在这样的媒体舆论下,承受莫大压力,最后走上绝路。台湾驻东京代表处处长谢长廷对此表示相当难过,台湾也掀起"台湾媒体不经查证,配合中方进行宣传"的争论。

7月刚上任的台北驻大阪经济文化办事处长苏启诚(左)14日被发现在大阪住处轻生,家属获悉十分悲痛。图为苏启诚此前接待嘉义县政府日本考察团参访的资料照片。

图像来源,CNA

图像加注文字,7月刚上任的台北驻大阪经济文化办事处长苏启诚(左)14日被发现在大阪住处轻生,家属获悉十分悲痛。图为苏启诚此前接待嘉义县政府日本考察团参访的资料照片。

极端气候因应

但无论如何,随着世界各地这几年极端气候频繁,不论豪雨、洪水、地震等,纷纷成为各国严峻挑战。日前6月底发生在西日本地区的豪雨,造成224人死亡,当时也发生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与年轻议员一起参加晚宴,被舆论抨击“无法适时掌握灾情”。

同样在台湾,日前南部地区在8月底降下罕见雨量,让中南部陷入严重淹水灾情,甚至让蔡英文在勘灾时,当面受到灾民严厉批评。一向被视为铁票区的中南部,拥有广大民进党的支持群众,但在极端气候的剧烈变化下,过往的铁票区可能在年底选举出现若干松动,极端气候成为各国领袖都必须迫切面对的议题。

台湾前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郑明典就曾表示,台湾是“气候变迁的高危险群”,百年来的平均气温增加1.3度,却让台湾的豪雨强度与频率大幅增加,连带影响土石流、山体滑坡的机率。同样的论述,也适用在跟台湾纬度差不多的香港、中国华南地区。

台湾外交在这次饱受抨击,其中主要原因也在于,当初仅呼吁民众赴日小心游玩,但是在灾害发生后的对应上,被台湾民众抨击太慢。驻日代表谢长廷也坦承,有些办事处驻在人员过少,确实“穷于应付”。

天灾时政府反应

从另一个角度看,台湾观光客每年赴日观光的人次高达456万人,在中国与韩国之后位居第三,俨然是日本观光的重要来源之一。台湾除了东京的代表处外,也在各大城市设立等同总领事馆级的分处,服务台湾人。

然而,台湾与日本在1972年断交后,受限没有正式邦交,台方无法给予各处馆正式外交人员的配额以及编制,不然势必引发中方抗议,使得这次在天灾的对应上,人手不足成为明显的课题,如何在非外交关系下,寻求更多的观光协助人员配置,并确立灾害发生时对在外国的台湾旅客如何帮忙,将是今后台湾探讨的重点。

日本也是在三一一大地震后,这几年逐步修正《灾害对策基本法》,确立大型灾害发生当下,首相必须立即设置“紧急灾害对策本部”并亲自督军。内政方面也任命防灾担当的特命大臣,定期在民间举办演习,鼓励居民参加,并在各地公共场所依照性质,区分A、B、C三种等级的避难场所、并储存一定干粮。

长久以来的防灾训练下,让日本人面对天灾时,往往都较为冷静,并听从中央与地方政府统一发布的指示,在撤离人员时相对能有条不紊。

只是在台湾的场合,往往会让天灾成为两党的政治口水,在这次的日本台风淹水下,因为撤离而产生出的舆论压力,进而让台湾外交官选择轻生。台湾在确定新的管理机制之余,台湾媒体与民众自身如何有效判读舆论,将会是社会是否能重新凝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