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纹身的演变: 从黑社会、赶潮流到怀念亲人

  • 王哲珺
  • BBC中文特约撰稿人
视频加注文字,爱在心、纹在身:以纹身纪念亲人的故事

白色环形无影灯下,纹身机滋滋作响,所到之处,针刺进肌肤,色料渗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香港纹身师廖永坚(Kin Liu)眉头紧锁,细心比对后,在客人陈礼文手臂上一针一针刺下一幅人物肖像。

陈礼文手臂上刺着的是他刚刚因病去世的女儿Jenny,女儿头像下的一句“I miss you(我想你)”道出了这位父亲无尽的哀思。

以纹身纪念亲人

医生说陈礼文女儿手术的失败率很低,却不料30来岁的她仍被病魔无情带走。

“她做手术前,我答应过带她去台湾旅游,”谈起这句承诺,陈礼文几度哽咽, “我的心好像被针刺一样,不停滴血。”

于是,陈礼文带着女儿出殡的照片找到了纹身师廖永坚,把她的音容笑貌永远地留在了手臂上,现在每天早上,他也会照镜子,看看手臂上的女儿,也可带着一起完成台湾的旅行。

陈礼文手臂上刺着的是他刚刚因病去世的女儿Jenny。
图像加注文字,陈礼文手臂上刺着的是他刚刚因病去世的女儿Jenny。

陈礼文说,纹身让他释怀,不再每天为女儿的离去感悲伤。

廖永坚是一位专门替人纹人像的纹身师,接触纹身前,廖永坚已有多年的习画经历,在朋友帮工的纹身店刺下第一个纹身后,便对这门皮肤上的艺术产生了兴趣,他把自己刻画人像的爱好也一并带到了纹身创作当中。

“你可以和它沟通,因为它有眼神,它有表情,你觉得它对你传达一些信息,其实多多少少你也会透过一些感情在这个人像里,”廖永坚说这是人像比死物更具魅力的地方,但华人传统观念对于写实人像纹身的避讳却让他不得不妥协,常要涉猎其它风格流派。

接受程度提高

随着华人纹身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纹身的看法改观,文化禁忌对纹身行业的影响有所削弱,纹身拥有者跨越不同年龄和职业阶层,华人对多种纹身风格和图样的接受度提高。

曾经帮大卫·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又译贝克汉、碧咸)等一众名人创作纹身的香港纹身师沈龙威(Gabe Shum)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表示,纹身市场蓬勃发展,好多人都喜欢纹身。他的客人涵盖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有小学老师,大学教授,法官,律师,医生,护士,甚至是已经完成结业训练的警察和消防员。

足球,世界杯,纹身,文身

图像来源,EPA

图像加注文字,足球明星们似乎格外喜欢纹身,贝克汉姆身上的纹身多达40多个。

沈龙威是飞腾刺青(Freedom Tattoo)的创办人,被称作“香港第三代纹身师”。他估计目前香港有200多名纹身师。

市场的发展也促使纹身价格上涨,早在1990年代,一平方分米(15.5平方英寸)的纹身只需花费几百港币,但是现在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和所花时间,已经涨到一两千港币。

以前,人们经常透过有色眼镜看待纹身,认为纹身就代表“黑社会”。《古惑仔》,《龙在江湖》等经典港产黑帮电影对帮会人士的刻画常是“左青龙,右白虎”纹身布满后背或手臂,打斗的时候手持砍刀,亮出纹身,凶神恶煞。

今年8月,中国江苏的刘海龙驾驶轿车途中与一辆电动车发生剐蹭,随后持刀挥砍电动车主,反被电动车主拾刀追砍致死。随后公布的视频和新闻图片里,刘海龙浑身刺满纹身,众多网友将其视作“社会人士”,称他为“昆山龙哥”。网上一时出现众多起底“龙哥”的文章,更有舆论认为刘海龙死有余辜。

但是,如今华人社会对纹身已有不同态度。如歌手范晓萱,演员徐熙媛(大S),网球运动员李娜,羽毛球运动员林丹身上都有明显的纹身。受影视圈和体育明星带动潮流的影响,人们对纹身的接受度,尤其是在年轻人间,越来越高。年轻的一代常常将纹身视作标新立异,表现自我的方式。

.

纹身的限制

“其实,纹身是一个行为艺术,”沈龙威说。而且纹身在年龄上也没有上限,“曾经我有好几个六七十岁才第一次做纹身的客人,他说原来现在的纹身是这么漂亮的,以前他有误解。”

但沈龙威也强调,帮18岁以下人士纹身是违反香港法律的。根据香港《青年人纹身条例》,除注册医生为医学理由而进行的纹身,为18岁以下的人进行纹身即属犯罪,最高可判处罚款5000港币及监禁3个月。

台湾民法规定满20岁为成年,20岁以下但七岁以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虽然民法没有规定未成年人禁止纹身,但是第79条:“限制行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许,所订立之契约,须经法定代理人之承认,始生效力。”

这意味着,未满20岁的年轻人需要征得父母或监护人同意才能与纹身师订立契约,获得纹身服务。否则,监护人事后如果不承认未成年子女自愿签订的纹身契约,监护人还是可以向纹身师提告要求赔偿。

中国大陆至今未有禁止未成年人纹身的相关立法,但是一些国有企业或机构在招聘时会对纹身者有所限制,甚至不予招录。中国解放军军队条令规定,军人不得纹身,因此之前征兵体检中也有相应规定,除少数民族地区纯属风俗习惯的纹身,其余有纹身者均不合格。

但随着中国社会对纹身的态度逐渐开放包容,征兵体检对纹身的要求已有放宽。2017年发布的《应征公民体检标准》第一章第11条:面颈部纹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3cm的纹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10cm的纹身,男性纹眉、纹眼线、纹唇,女性纹唇,不合格。

.

市场前景

Skip podcast promotion and continue reading
BBC 時事一周 Newsweek (Cantonese)

BBC國際台粵語節目,重溫一周國際大事,兩岸四地消息,英國境況。並備有專題環節:〈記者來鴻〉、〈英國生活點滴〉和〈華人談天下〉。

分集

End of podcast promotion

在香港合办大型纹身展的中国纹身发展联盟会创始人姚申杰观察到,中国大陆的纹身行业发展非常快,市场需求在增长,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希望接触纹身。许多纹身师希望借助纹身展等平台向消费者展示自己。

“从技术角度来说,中国的纹身技术现在已经不落后于任何一个国家, 甚至是领先于全球的,”他说。

数据分析机构媒体研究未来(Market Research Future )今年发布的报告预计,2018年到2023年,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会是纹身去除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增长率高达16.2%。报告分析,纹身去除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人们对纹身接受度的提高。

根据美国国际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2015年发布的文章 ,洗纹身的人数伴随纹身数量上升而增加。人们洗纹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因纹身在社交圈受到压力,新的工作需要展现特定的职业形象,以及对原有纹身感到厌弃。

姚申杰承认,“从人群的观念上来说,我们中国和国外比的话,纹身普及度还没有那么高。”

即使是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香港,华人传统观念上的禁忌仍会影响纹身的选择。廖永坚说,他最钟爱以及最擅长的是人像纹身,但找他做人像纹身的只占三成。“中国人始终是比较避忌纹人像的,尤其是老一辈,觉得把人纹在身上,就像有个灵魂。”

他最近接待的客人中,有一位本想将年幼的女儿纹在身上的客人,但又担心影响风水,在廖永坚建议下咨询过风水师后还是打消了念头。不过廖永坚说,他自己不太相信风水之说。

来自台湾高雄的纹身师彭哥解释说,人像纹身让人感到不吉利,许多上一辈的人觉得那好像代表着画像里的人去世了。

彭哥在台湾略有名气,多次出现在电视节目,她身上有多处色彩鲜艳的纹身,图案融合东西方多种元素,胸前刺着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左臂上刺有莲花,京剧花旦脸谱和“秋香”二字,左腿上有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左小腿上还有《受难记》里的耶稣形象。

彭哥说,她左手的纹身基本上都是纪念她外婆的,她的外婆非常喜欢莲花以及看歌仔戏,而“秋香”则是她外婆的名字,左臂上还有猫咪代表她自己。

“以前纹身有人说不能刺眼睛,就是说不能开眼,一个图像如果有开眼睛的话,好像就代表着这个图里面有一个灵魂的感觉,”她说,“有些人如果因为刺青,假如说最近比较不顺遂,他可能就会怪罪他的刺青。但是其实现代人就比较没有这么迷信。他还是为了美观,为了漂亮,他会把它当做是一个艺术品。”

台湾纹身师彭哥
图像加注文字,台湾纹身师彭哥全身以及脸上也有纹身。

一些纹身师不会介意风水上的禁忌,认为缺乏科学依据,但他们却会有各自不同的把关准则。彭哥在纹人像的时候会刻意避免做情侣的纹身,以防情侣分手后,纹身会给他们带来困扰;香港著名纹身师沈龙威说,他个人从来不纹纳粹标志和日本皇军的旧式军徽。

沈龙威说,纹身除了艺术价值,还被赋予不同意义, “我的纹身除了可以表达自己很靓、很型,其实每个都有一个纪念价值的。那么譬如有的人纹自己喜爱的家人,纹身里面的含义是有很大的爱的成分,爱的表达的。”

“人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是什么都没带出来的,我们临死,走的那一刻,只可以带的就是身上的纹身。”

BBC中文记者林祖伟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