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加班狗”的高压生活

加班并不非科技公司独有——这是中国职场生活的一部分(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

图像来源, Other

图像加注文字, 加班并不非科技公司独有——这是中国职场生活的一部分(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

安德烈·吴(Andree Wu)几个月前才刚刚来到上海创业公司依图科技实习,但她已经把这里当成家了。

她表示,这里的氛围很温馨,有一架专供即兴演奏的钢琴,冰箱里还塞满了饮料和零食。公司的厨师每天都会为他们熬制汤品——有时是牛肉汤,有时是绿豆汤。而对于需要加班到很晚的研发部员工来说,晚上10点还有免费的“宵夜”。公司里还有一个小阁楼,里面摆了几张床,以供小睡之用。

小吴任职于商业和销售团队,平时的工作时间通常很长,从早上9:30到晚上9:30。就在我去他们办公室的那一天,她午饭后昏昏欲睡,不得不到阁楼上打个盹。她把鞋整齐地摆放在通往这个“小窝”的楼梯上。但小吴并没有抱怨。这种奉献精神在中国的科技创业公司已然成为常态。

“每个人都希望在离开办公室前完成手头的工作。”小吴说,“大家都在很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价值。他们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公司人手不够,所以每个人都身兼数职。”

员工们在依图舒适的公共空间里休息(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

图像来源, Other

图像加注文字, 员工们在依图舒适的公共空间里休息(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

无论在哪个行业,加班都是中国职场的常态。据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研究员估计,中国在职员工平均每年工作2,000-2,200个小时——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这一数字远高于美国(每年1,790小时)、荷兰(1,419小时)、德国(1,371小时),甚至日本(1,719小时)。

但并非所有中国人都乐在其中。今年夏天,一段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在视频中,一个来自上海的业余唱诗班演唱了一首名为《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歌曲,调侃“上班狗”的生存状态——这是白领们用于自嘲的一句俚语。

“谁需要睡觉?多么浪费时间啊!”他们唱道,“谁需要吃饭?PPT是维他命!”

事实上,中国的加班风气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担忧,甚至引发了政府的关注。《中国日报》2012年发表社论称,日本的“过劳死”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的现实,劳动法并没有充分保护劳动者权益。

依图希望通过覆盖植被的公共餐桌来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员工把公司当成“远离家的家”(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

图像来源, Other

图像加注文字, 依图希望通过覆盖植被的公共餐桌来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员工把公司当成“远离家的家”(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

2014年针对中国人工作时间进行的一份研究显示,中国的工作文化甚至会拖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在该报告的发布会上表示,缩短工作时间不仅能提升效率,改善员工健康水平,还“有助于加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经济转型。”

成本和速度的竞争

然而,中国的创业公司非但没有遵循这项建议,反而要求员工延长加班时间——这一点在科技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夜宵只是一个方面,有些公司甚至还在办公室里安装了铺位,以供员工白天打盹或晚上过夜之用,云计算公司白山云便是其中之一。很多创业公司都在效仿阿里巴巴这样的科技巨头——在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期间,那里的员工甚至会在地上搭帐篷睡觉。华为同样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该公司在发展初期营造了所谓的“床垫文化”——工程师会在自己的办公桌下面放一张很薄的床垫,如果加班时间太晚,就会直接睡在公司。

尽管很多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数额庞大的风险投资仍在大量涌入中国——据彭博社报道,2015年的总金额达到创纪录的370亿美元,较2014年翻了一番——这导致科技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加班文化也愈演愈烈。

启明创投曾经投资了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盖瑞·雷斯切(Gary Rieschel)认为,中国的创业文化甚至比硅谷更加严苛。

杭州专为创业公司新建了一个办公园区,易露营则是入驻这里的众多科技公司之一(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

他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之一在于很多中国科技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并非源自独特的想法,而是从其他地方衍生而来的——要么来自另外一家中国创业公司,要么来自美国的创业公司。这导致他们只能在成本和速度两方面展开竞争。“当你在低成本和速度上展开竞争时,那就只有一种文化能够帮助你获得成功,那就是全天候命、全年无休的工作文化。”

杭州专为创业公司新建了一个办公园区,易露营则是入驻这里的众多科技公司之一(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

图像来源, Other

图像加注文字, 杭州专为创业公司新建了一个办公园区,易露营则是入驻这里的众多科技公司之一(图片来源:Justin Bergman)

上海风险投资公司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表示,对科技公司的很多年轻员工来说,并没有所谓的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工作就是他们的生活。很多人远赴他乡,举目无亲,所以他们宁肯加班赚钱,或者在午餐休息时间与同事聊天交友。拥有一定资金的创业公司还可以提供高速Wi-Fi、视频游戏和免费餐饮等舒适的居家设施。

“他们可以短暂休息一下,玩玩游戏,跟别人聊聊天。”徐晨说,“他们回到家也是做同样的事情——玩游戏、看视频。”

“这不是工作,而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们不想回家,就想待在这里。”

硅谷风格

依图是一家专门从事计算机视觉开发的公司,他们拥有十分先进的技术,可以从图像中实时识别出人脸和汽车。为了营造舒适的办公空间,该公司可谓煞费苦心。依图联合创始人朱珑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10年,他拥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还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当他返回中国创业时,希望同时带来一些美国的创业文化。

虽然工作时间很长,但他表示,这些工作都很有弹性——员工们可以长时间享用午餐和晚餐,而已经成家的员工还可以早点来到公司,这样就能在晚上8点之前下班。休息室配有桌式足球和Xbox——无论男女员工都很喜欢这些设施——而到了周六,公司还会专门组织篮球比赛来放松休息。

办公室里的椅子都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而且配有靠枕,这都是朱珑亲自挑选的,单价高达3,000元人民币(450美元)。他们的穿着都很休闲——T恤、短裤、网球鞋。该公司每周还会围绕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和理论举行一次类似于TED的研讨会。

在北京联合创业空间科技寺里工作的员工,他们的身影反射在玻璃门上(图片来源:TomohiroOhsumi/Bloomberg/Getty Images)

图像来源, Other

图像加注文字, 在北京联合创业空间科技寺里工作的员工,他们的身影反射在玻璃门上(图片来源:TomohiroOhsumi/Bloomberg/Getty Images)

去掉一日三餐的休息时间,依图的员工每天通常要工作11小时,所以朱珑希望创造一种刺激而迷人的办公室文化。“这里有年轻人,我认为他们更关注成长。他们想学点东西,而不只是完成任务。”他说。

信任问题?

住在办公室里也有一些明显缺陷,例如工作效率。雷斯切表示,很多中国创业公司都希望能亲眼看到员工,这便形成了“为了加班而加班”的风气。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很多日本公司也曾经出现过相似的情况。“真的有必要日复一日地加班吗?”他问道,“中国社会的信任度不高,所以如果别人看不到你,怎么会知道你在干什么?”

疲劳也是一大问题。睡眠不足时的创业公司员工能保持最高效率吗?对于创业公司最关键的创新能力,这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24岁的在线露营服务提供商易露营创始人沈爱翔已经意识到这种风险。但他补充道,成功的科技创业公司必须实现恰当的平衡,因为他认为缩短工作时间并不可取。

自从两年前成立以来,他的公司经历了快速成长,今年夏天还获得了第三轮总额2,000万元人民币(300万美元)的融资。该公司如今已经拥有60名员工——年龄都不到30岁。多数人每天都会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但沈爱翔表示,这并没有对他们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我其实并不鼓励员工睡在办公室里,因为我认为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家里睡觉。”他说。易露营的总部坐落于杭州新建的创业园区,距离阿里巴巴总部不远,这里拥有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但他也补充道,“中国的多数创业公司都不需要太多创造力。他们最需要的是执行力……更重要的是招聘更多员工来执行任务,创造力的问题交给管理层即可。”

与依图创始人朱珑一样,沈爱翔也认为,想要激励接受过高等教育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国90后,必须要通过其他手段——包括更多的公司股权(即便是最低级别的员工也拥有股权)以及得到他们认同的企业文化。

他解释道,如今的中国年轻人不像上一辈那样喜欢加入大公司,虽然大公司的工作更稳定,但个人施加的影响却很小。他们更喜欢为创业公司效力,从头开发一些新东西。

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每周六七十个小时的长时间工作或许是他们做出的最大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