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太倒霉?專家提供貼士幫你忘記不愉快

老人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你說什麼?多忘事才能提高記憶力?

人的記憶容量如果有極限,那我們每個人現在離這個極限都還很遠。

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已經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就是說即便大腦體積和容量有限,但人這一輩子很難活到記憶內存不夠用的時候。

這有點匪夷所思。聽說過為了忘卻的記憶, 但沒聽說過為了記憶的忘卻。

畢竟,大部分人都有過記憶失靈或者記憶減退的體驗,不是嗎?

是的,但那有可能是因為忘記的東西太少,記憶儲存太多。

少就是多

繪圖顯示少即多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人的大腦可以容納的信息量極大

我們從頭說起。用白話說,記憶分三步: 輸入、儲存、調取。

專家們發現,人們抱怨自己記憶減退時,基本上都認為問題出在信息保存不足這個環節,但實際上問題也可能是遺忘不夠,或者只少部分原因是遺忘得不夠多。

這個理論現在在學術圈越來越吃香。

你可以把它設想成在一個亂糟糟的房間找東西。

堆滿雜物的沙發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記憶和記憶之間是不平等的。亂糟糟的大腦就像亂糟糟的房間。清理房間也有鎮定情緒,清理思緒的作用

清理大腦

大腦記的東西越多,各種信息之間的相互交集就越多。一些過時的或者不相干的信息難免會妨礙大腦整合有用信息、形成重要的想法、觀點,而這些有組織的信息在你做決定時可能很關鍵。

多倫多大學教授布雷克·理查德和研究員保羅·弗蘭克蘭認為,忘卻的過程不完全等於記憶失敗,實際上更可能是一個天然的機制。

記憶的終極目標是「通過去腐存菁達到優化明智的決策」。

學會忘卻

A forest with a footpath running across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對記憶控制不善跟其他認知方面的問題有關聯,尤其是注意力渙散

貼士1:不要總去想那些事

我們回憶某件往事的能力有點像林中小道,走得越多越清晰;這個過程增強了大腦皮層上神經元在相應區域的集中,使得大腦相信你不斷重溫、重訪的記憶是重要的。

貼士2:練習、練習,再練習

記憶是可以訓練的。劍橋大學教授麥克·安德遜2001年做了個研究,結果證明主動、積極地壓抑某些信息確實可以起到抑制不希望保留的記憶。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經說過,受壓抑的記憶總會在日後某個時刻出其不意地冒出來。但安德遜教授認為,這個有選擇的壓抑練習不失為一種重要手段,可以用來管理情緒和思緒,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

男子面部被白煙遮住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遺忘是有技巧的,也是一種能力,是不是善於遺忘,會影響人的性格

貼士3:心血管鍛煉

首先有一點需要說明,多倫多大學理查德教授的研究是用小白鼠做的,所以引申到人類大腦還是有距離的。不過,他通過實驗室小白鼠發現了一個現象:遺忘和大腦海馬體區域神經元增多這兩者之間有聯繫。

人類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關聯不斷在變。它們可以被弱化,也可以被徹底消除。新的神經元不斷產生,到一定程度就能重新編排海馬體的神經元網路,覆蓋原來的記憶。

實驗室小白鼠的案例顯示,肯定會促進神經生成的一個方式就是做心血管鍛煉。

跑步鍛煉的女青年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常言道跑步可以讓頭腦清醒,可能有一定科學道理

遺忘和銘記都是基本技能。清除不需要的記憶,那些跟它相關的情緒就能改變。

既然是技能,就可以通過練習加以改進提高。

有興趣不妨 試一下,看看有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