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

香港移交吉祥物時日無多?

1997年,英國和中國就香港主權移交之際,有著一身粉紅皮膚,憨態可掬的中華白海豚被選為「回歸吉祥物」。瞬間,這一被譽為「海上大熊貓」和「海上國寶」等稱號的物種廣受香港人關注。

在這之前,香港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中華白海豚,無人知曉。當年赤臘角新香港國際機場幾近完工,大片白海豚的主要生境(棲息地)早已填海造地,成為了機場跑道與客運大樓。一些外籍人士對白海豚的際遇表達憂慮後,當時的港英政府官員決定要研究海豚生存狀況,調查發現香港水域僅存250條中華白海豚。

Picture of a pink dolphin

今天,香港水域內
只剩32條中華白海豚。

Picture of the fins of two pink dolphins
An illustration of two pink dolphins

中華白海豚正式的名字是「印度太平洋駝背豚」(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英語一般把世界各地的駝背豚品種統一俗稱「粉紅色海豚」,但其實中華白海豚的皮膚並非粉紅色,而只是因為牠們都住在混濁的河流入海口交匯水域,因缺少光照,牠們的皮膚自然地缺乏色素。血液流經身體表面讓其皮膚呈現粉紅色。

英國人彼得.芒迪(Peter Mundy)於1637年留下了西方歷史上關於中華白海豚的首筆文字紀錄。這位把茶帶到英國的旅行家和商人不知道那是哺乳類動物,把海豚形容為「劍魚」(sword fish)。他在日記中寫道:「這裏的江豚白得像牛奶,有些膚色紅潤。」

香港的漁民跟這些「烏忌(又稱黑忌)」和「白忌」打了幾個世紀的交道。兩個名詞大約是指灰色的年幼白海豚,和白色的成年海豚。香港環保組織長春社指出,清初《廣東新語》和《新安縣志》對此均有記載,當時寫作「烏鱀」、「白鱀」,相信最晚出現於北宋年間(公元926至1127年)。現已停刊的香港《華字日報》記載,1936年4月12日,香港中環對出維多利亞港海面曾有「烏忌」、「白忌」出沒。香港保育人士王敏幹也曾在其著作中指出,這兩稱呼與漁民間相傳白海豚是失蹤海員轉世投胎有關。

無論如何,在粵語中,能稱之為「忌」,自然避之則吉,香港知名漁村小鎮大澳的偉叔說:「牠們一出現,魚兒都跑光了!」

「漁船一般是不會跟著牠們走的,我們多數討厭牠們。」
偉叔,香港大澳漁民
Picture of a pink dolphin
Picture of a pink dolphin

但是,要跟白海豚見上一面不是那麼容易,因此專業觀豚團在香港應運而生。親眼目睹海豚的經歷可以畢生難忘。

珍妮特.沃克(Janet Walker)是香港Dolphinwatch 的資深導遊。她說:「有些片段確實很難忘。比方說牠們躍出水面翻騰,游到你腳底下,或者是盯著你看。」

但珍妮特察覺到海豚開始不見了。「我們還能見到一些幼兒,但越來越少了。」

「我們非常榮幸能看到牠們。香港周邊有著那麼多開發工程在進行,尤其是填海,我想牠們早晚會滅絕。」
Chris,參加觀豚活動的英國遊客

香港是一個有748萬人口的繁忙港口城市,除了那些從事旅遊業的人和漁民,中華白海豚似乎和人們生活沒甚麼關係。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對BBC說:「老實說,我從事這工作之前,我跟許多香港市民一樣,對中華白海豚的認識真的不多。」

「這正是問題所在。其實很多香港人都知道中華白海豚的存在,但我們對牠們的認識都很表面。我們得知道牠們都在面對着那些問題,才可以有效地保護牠們。」

從港府漁農自然護理署外包進行的年度統計數據所見,2017年,香港境內中華白海豚數目雖然已經偏低,但看起來還算穩定。結果,去年夏季發表的2018至2019年度統計顯示,香港境內白海豚數目只餘下32條,比2017至2018年度下跌32%,對於像鄭家泰這樣的保育人士來說,這消息讓人震驚。

「其實我們明白數字會一直在跌,但沒想到會在一年之內落至32條。」

鄭家泰

「其實我們明白數字會一直在跌,但沒想到會在一年之內落至32條。」
鄭家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指出,中華白海豚還在台灣西岸(也稱「台灣白海豚」)、越南、泰國,甚至遠至印尼爪哇和印度泰米爾納德都有蹤影,這就是為甚麼此物種還沒被界定為瀕危。然而毫無異問,牠們在中國沿海的棲息地面積因多個巨型基礎建設工程須填海造地,而急速萎縮。

也許,不用一代人時間,白海豚就會從香港消失。

保育人士把中華白海豚所受到的威脅歸納為四大類:

Picture of pink dolphins

沿岸發展與填海

Illustration of pink dolphins surrounded by rocks and sand

海上交通

Illustration of pink dolphins disrupted by sea vessels' engine propellers below the water's surface

水污染

Illustration of pink dolphins in murky water surrounded by rubbish

捕魚活動

Illustration of pink dolphins surrounded by fishing nets

早於1990年代,像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這樣的項目破壞了大片白海豚棲息地。剛過去的十年,港珠澳大橋的興建,進一步讓它們的家園四分五裂。

同樣根據港府漁護署的調查,大橋在2009年動工之時,香港境內尚有88條白海豚。動工差不多一年之後,13條海豚死去。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設於廣東珠海一方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在一篇宣傳文章中稱:「『大橋通車、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諾守住了」。

但在大橋通車的時候,外間普遍对這些宣传持審慎懷疑態度。輿論詰問大橋各有關當局信息透明度欠佳,建設過程中工業意外(生產事故)頻發。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是由廣東省、香港特區與澳門特區三地政府共同成立,建設並管理大橋。管理局稱,在2017至2018年間,香港以至於珠江三角洲水域內共有945條中華白海豚棲息,並以此說明白海豚並未因大橋建設而「搬家」,但這已經比2005至2006年間大橋動工前白海豚平均數量1167條少20%。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海洋保育經理林言霞回覆BBC書面查詢稱,他們無法取得相關報告,評估其可靠性。如此,珠三角白海豚數目與香港境內白海豚數目的關係,也就無法釐清。

鄭家泰也質疑說:「學術團體在中國大陸的工作都很艱難,即便他們發現數字往下跌,政府會讓他們說實話嗎?」

BBC記者曾向大橋管理局索要其研究報告,管理局答覆:「該報告為內部資料,不便提供。」

「當填海讓整個環境轉差,所有問題都會變得更明顯:不夠東西吃,不夠地方住,污染問題也會更嚴重。」

鄭家泰

「當填海讓整個環境轉差,所有問題都會變得更明顯:不夠東西吃,不夠地方住,污染問題也會更嚴重。」
鄭家泰

Dolphinwatch 的沃克覺得:「這大概是我們的態度問題吧:那些海豚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啊!實際上,他們已無處可去,可就是沒多少人明白這一點。」

對於白海豚來說,珠江口以北的水太淡,以南的水太鹹。

鄭家泰進一步解釋:「很無奈,因為食性的緣故,中華白海豚被迫困在鹹淡水交界,也就是河口地帶。牠們不會離開河口到開放水域去。你可以看到全世界的白海豚(駝背豚)分佈都是這樣。」

縮時片段:填海對香港境內中華白海豚生境的影響

縮時片段:填海對香港境內中華白海豚生境的影響

縮時片段:填海對香港境內中華白海豚生境的影響

Map showing pink dolphin sightings in 2004 with a label that reads "In 2004, there were over 1,000 pink dolphin sightings."
A map showing pink dolphin sightings in 2018 with a label that reads "But the latest report shows only 32 dolphins remain."

海豚WL212

長期以來,香港是世上數一數二的繁忙港口。對於白海豚來說,這意味著他們每天24小時都要面對着川流不息的船舶。

縮時片段:2018年某繁忙日子香港與周邊的海上交通流動

縮時片段:2018年某繁忙日子香港與周邊的海上交通流動

縮時片段:2018年某繁忙日子香港與周邊的海上交通流動

海豚WL212的悲慘故事正好說明頻繁的海上交通如何危及白海豚安全。WL212是鄭家泰的普查團隊所編配的檔號。2015年,人們猜測這條年輕的雄性海豚被輪船的螺旋槳葉片擊中,其尾巴幾乎斷掉。

鄭家泰協助香港製片人黃遂心(Daphne Wong)拍攝了有關中華白海豚的紀錄短片。當中提到了WL212。他回憶:「那時候我們團隊發現牠受了傷,隨後跟蹤了三個星期。儘管身受重傷,牠還一直很努力的在香港水域裏覓食求生。」

事件曝光後輿論一片嘩然。由香港政府擁有的海洋公園派員將WL212打撈上來,送往公園救治,並將六歲的牠命名為「希望」。四天後,「希望」傷重不治。

「希望」的遭遇給鄭家泰留下深刻印象。「我會想為甚麼那海豚傷得如此嚴重?是不是我們做錯了甚麼?這事情讓我反思了許多。我們以後要怎樣去保護牠們?保育牠們?」

黃遂心說,在剪接紀錄片的時候,她差點就哭了起來。

「其實我們很對不起那些海豚。我們人類肆意破壞海洋,造成牠們的免疫力和生殖能力都下降,海豚幼兒就會夭折。」

黃遂心

「其實我們很對不起那些海豚。我們人類肆意破壞海洋,造成牠們的免疫力和生殖能力都下降,海豚幼兒就會夭折。」
黃遂心

Picture of a pink dolphin peeking out of the water
Picture of a pink dolphin submerging back into the water

活着的海豚還要面對接踵而來的新挑戰: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工程正在進行。

2019年的中華白海豚統計數字發表後,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的Facebook上發表了這樣一個帖子

「港珠澳大橋建成了又如何?第三跑道大白象(面子工程)建得如火如荼,白海豚哪來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喘口氣?」

香港機場管理局在2014年發表的宣傳單張稱,中華白海豚在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有「39至339平方公里不等」的水域作為棲息地,但這空間自此以後不斷萎縮。第三跑道工程將進一步吞掉6.5平方公里的海豚生境。

機管局對BBC表示:「自展開三跑道系統工程以來,機管局持續監察中華白海豚的數量、活動及行為情況,確保三跑道系統在不同施工階段,均不會對中華白海豚造成任何不可接受及不利的影響。」

機管局還稱,當局採取了避免在海上打樁、限制往返機場高速客輪航速等措施,來保障海豚安全。機管局自行委託顧問公司進行的普查更稱,2018年香港水域內棲息的中華白海豚數目為77條,比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委託香港鯨豚研究計劃進行的持續調查點算出來的32條多了一倍。

而據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統計,2019年,公園接報六起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案件,至少兩條死於機場第三跑道填海範圍或其附近。

如今,每多一條白海豚死亡,32條這個數字就給進一步壓低,香港境內的中華白海豚進一步瀕臨絕跡。

鄭家泰說:「到了這一刻,我覺得我們已經走到十字路口,大家得做些取捨。情況那麼差,香港市民或者香港政府還有多大的決心去保住這幾十條中華白海豚呢?」

「這是場難打的仗,是長遠的,但我們得繼續做下去。」

Gif of an illustrated pink dolphin swimming across the screen against a dark background

製作名單

作者:葉靖斯
中文版編輯:李榮德
英文版編輯:Charlotte Pamment、Samanthi Dissayanake
版面製作:Mayuri Mei Lin
插圖與圖表設計:Davies Surya、Arvin Supriyadi
圖片與視頻:葉靖斯、王溦、張智樂、 黃遂心、 Matt Jarvis、香港鯨豚研究計劃、Ken Fung (Dolphinwatch)、Getty Images
地圖:PlanetLabs、Google Earth Timelapse (Google, LandSat, Copernicus)
海上交通數據由 MarineTraffic 提供

發表日期:2020年4月24日


相關內容

日本「殺海豚節」與恢復商業捕鯨的持久爭議

日本「殺海豚節」與恢復商業捕鯨的持久爭議

日本「殺海豚節」與恢復商業捕鯨的持久爭議

那條曾曬傷擱淺的英國小海豚遠遊去了愛爾蘭

那條曾曬傷擱淺的英國小海豚遠遊去了愛爾蘭

那條曾曬傷擱淺的英國小海豚遠遊去了愛爾蘭

動物特工: 俄羅斯白鯨和那些為人類執行任務的飛禽走獸們

動物特工: 俄羅斯白鯨和那些為人類執行任務的飛禽走獸們

動物特工: 俄羅斯白鯨和那些為人類執行任務的飛禽走獸們

更多長閱讀

中美新冷戰下破滅的美國夢

中美新冷戰下破滅的美國夢

中美新冷戰下破滅的美國夢

穿越三千年——「伊斯蘭國」秘密隧道通向遠古亞述王朝

穿越三千年——「伊斯蘭國」秘密隧道通向遠古亞述王朝

穿越三千年——「伊斯蘭國」秘密隧道通向遠古亞述王朝

爲龍之島而戰

爲龍之島而戰

爲龍之島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