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賄賂弊案:名牌大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Felicity Huffman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絶望的主婦》明星菲麗西提·霍夫曼被控花15,000美元,修改女兒的考試答案。

在美國,很多家長正不顧一切地想讓他們的孩子就讀於一流大學,一些人甚至鋌而走險,不惜犯罪。

在被稱為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招生醜聞中,很多富豪家長被指為讓孩子進入精英學校而行賄。目前,已有數十人因此遭到起訴。

那麼,你上的大學究竟對你有多重要?

事實證明,這並不重要——而且似乎對那些擁有最優越背景的人來說,這一點最不重要。

研究表明,很多富裕的家長可能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來確保孩子入讀一所可以拿得出手的大學,但往往並沒有實質性作用。

相反,那些來自最貧困家庭的人獲得的好處最多,但他們卻最少獲得這樣的機會。

未來收入

的確,精英院校的畢業生比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畢業生掙得要多。但這不足為奇,因為分數高的學生本身更可能被重點院校錄取。

數據顯示,到30多歲時,頂尖大學畢業生收入會超過非精英院校的畢業生,其中包括那些背景較差的人。

例如,常春藤盟校中,中等收入家庭的學生在34歲時的平均收入超過10萬美元,而這些大學包括哈佛、普林斯頓和耶魯等院校的平均學費要5.5萬美元。這些學校的錄取率約是每20人錄取1人。

.

相比之下,那些就讀於最差院校的畢業生收入約為4萬美元。

對於來自收入最高和最低家庭的學生來說,上一流大學對收入的影響最大。

除了耶魯和斯坦福大學,醜聞中的大多數院校都屬於"其他精英"一類,收入增長幅度較低。不過,或許並不稀奇的是,很多家長都試圖盡他們所能,在頂尖大學為他們的孩子謀得一席之地。

但是,正如他們的孩子將在《統計學101》(Statistics 101)中學到的那樣,相關性並不等於因果關係。

問題在於,精英大學本身是否能幫助畢業生提高未來的收入,或者它們只是簡單地挑選那些憑借自身的學有所長就會成功的學生呢?

大多數證據表明,主要是後者。

(L-R) Olivia Jade Gianulli, Lori Loughlin and Isabella Gianulli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女星洛莉·路格林(中)花了50萬美元,讓其女兒加入南加州大學的賽艇隊。

精英大學裏聰明、努力的學生收入與稍次一些大學裏聰明、努力的學生收入不相上下。

研究還表明,被精英大學錄取,但最終選擇進入一所排名較低的大學學生,在以後的幾年裏的收入並未減少。

並非所有研究人員都得出相同的結論,但大多數研究表明,上一所精英大學對於個人生涯的因果關係影響非常輕微。

很多情況下,選擇大學專業的影響可能和大學本身一樣大。例如,一項研究發現,這種選擇對商科專業很重要,但對理科專業則不然。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美國大學招生醜聞是什麼?

  • 美國聯邦調查局稱,有家長為了孩子進入更好的學校而進行賄賂,行賄額超過2500萬美元。
  • 家長們被控付錢而偽造孩子的成績,或為其在大學校隊中偽造一個虛假身份,以作為「體育特長生」錄取。
  • 目前有超過50人——包括33名家長,以及多名體育教練——因此被起訴。
  • 據報道,喜劇《歡樂滿屋》(Full House)女星洛莉·路格林(Lori Loughlin)花了50萬美元,讓其女兒以賽艇特長進入南加州大學。
  • 《絶望的主婦》(Desperate Housewives)明星菲麗西提·霍夫曼(Felicity Huffman)被控花15,000美元,修改女兒的考試答案。
  • 該案件的核心策劃者裏克·辛格(Rick Singer)自稱是熟知大學招生流程的專家,他已就詐騙罪認罪。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中學

Prospective students tour Georgetown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DC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名牌大學畢業生可能更幸運地找到體面的職業,比如去頂級的法律或金融公司就職。

除了大學,很多家長也熱衷於將孩子送入知名的中學。而在那兒,情況依然類似。

例如,在波士頓和紐約,那些和知名高中失之交臂的學生,與那些勉勉強強被錄取的學生後期的發展並不相上下。在隨後的SAT成績、大學就讀率、大學選擇和大學畢業等諸多方面,差異也不大。

與大學一樣,這些結果並非取決於學校,而是他們錄取的學生能力。

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並不意味著上哪所大學完全無關緊要,只是選擇方面的差異僅會產生輕微影響。

然而,如果一個學生拒絶耶魯大學,而選擇了一所完全不知名的當地社區大學,那麼他們很有可能不會取得優異的結果,尤其是社區大學很可能缺乏資源來幫助學生完成研究。

大多數研究都將收入作為衡量成功的主要標凖。當然,正如許多文科畢業生安慰自己的那樣,錢不是萬能的。

名牌大學畢業生可能更幸運地找到體面的職業,比如去頂級的法律或金融公司就職。他們可能在象牙塔裏就可以磨煉技能、建立必要的人脈,以獲得這樣的職位。

另一方面,名牌大學畢業生對工作的滿意度較低,而且更容易感到工資過低。

威廉·辛格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賄賂案的核心策劃者威廉·辛格(William Singer)

但要說起上什麼樣的大學比學生本身更重要,那麼這條定律有一個關鍵的例外。

家庭中第一個上大學的學生,或少數族裔背景的學生,似乎是為數不多從名牌大學中受益的群體。

例如,如果第一代學生上的是一所更頂尖的大學,他們的收入會增加5%。

一個對此可能的解釋是,這些學校可以讓弱勢群體的學生,接觸到富裕學生家庭已擁有的人脈網絡。

所以,似乎進入排名靠前的學校最少的學生,卻反而是收獲最多的學生。但是,在收入最低的60%的人群當中,每50個年輕人只有不到1個真正就讀於精英大學,而在收入最高的0.1%人群中,這一比例有40%。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些權貴學生的父母幾乎不顧一切地讓他們進入精英大學,但實質上收效甚微。他們甚至可能比不過那些收入較低的申請人,而後者才是最大獲益者。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關於本文

本篇分析文章由BBC特約外部組織專家撰寫。

理查德·裏夫斯(Richard Reeves)是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經濟事務高級研究員。凱瑟琳·古約特(Katherine Guyot)是一名研究助理。

布魯金斯學會是一個位於美國的非盈利性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