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知您認可接受Cookies

我們及合作夥伴使用例如cookies的科技,收集瀏覽數據以便給您帶來最佳上網體驗,以及個人化內容和廣告配置。請告知是否可以。

香港逃犯條例修訂爭議:百萬大遊行到150枚催淚彈

香港警方表示,周三的示威抗議中動用了約150枚催淚彈。BBC中文用多媒體方式跟蹤事態發展及各方回應。

現場直播

  1. 直播結束,謝謝大家關注!

    BBC中文的多媒體直播到此結束,請留意我們的相關報道:

    • 香港逃犯條例:特朗普與美國國會均打破沉默
    • 香港逃犯條例修訂爭議 一張圖看完全過程
    • 香港《逃犯條例》之爭 中國指責美國干預內政
    • 逃犯條例修訂爭議:香港罷課中學生的現場通識課
    • 逃犯條例:催淚彈重現香港,政府堅決不讓步
  2. 港大學生報:警方正前往學生宿舍搜查

    港大學生會出版物《學苑》的社交媒體賬戶稱,警方正前往香港大學學生宿舍搜查。據悉警方持有法庭發出的搜查令,兩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和許智峰在現場協助。《學苑》的社交媒體賬戶透露,截至晚上8時45分,已經有六名大學生因為6月12日的示威被捕。

    香港民主黨確認有兩名該黨議員趕去現場。

  3. 周三衝突傷者人數增至81人

    香港醫院管理局發言人表示,截至今天下午5時,一共有81人因為示威活動受傷入院,包括57男、24女,年齡介乎15至66歲,仍然有5男2女留醫,情況穩定。

  4. 香港民建聯稱政府需要聆聽正反意見

    一直支持政府修例的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表示,嚴厲譴責周三的「暴徒」,形容「小撮激進示威人士」的心態和行為極度不正常及危險。

    民建聯對政府提出修訂草案意見,他們認為政府必須把人權保障承諾詳細寫入條例文本,以及作出政策聲明,以明文確立或保證其法律效力及執行指引。

  5. 【國際反應】日本外相:香港狀況讓他擔憂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在社交網站表示,「作為香港的朋友,最近的狀況讓我非常擔憂。特別是看到很多的受傷者,令我感到份外痛心。通過和平的討論,我強烈希望情況能早日穩定下來,得以維護香港的自由和民主。」

    跳過 X 帖子
    允許X内容

    此文包含X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X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告知: BBC不對外來網站内容負責

    結尾 X 帖子

  6. 立法會確認星期五不開會

    香港立法會剛剛向BBC中文確認,星期五不會召開會議討論《逃犯條例》的修訂。但沒有說明何時開會。

  7. 香港警務處處長盧偉聰:約使用150枚催淚彈和橡膠子彈

    香港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在記者會上說,昨日警方大概使用了150枚催淚彈和橡膠子彈,以及約20顆布袋彈。

    他強調具體數字還沒有最後確定。

    對於記者詢問將子彈射向示威者頭部的情況,盧偉聰說,還不能「憑空」解釋。但他強調,警務人員均受到「嚴格訓練和嚴格指引」。

    ,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香港警察噴射催淚噴霧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香港警察噴射催淚噴霧
    ,

    圖像來源,Reuters

  8.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重回理性討論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呼籲同學確保自身和他人安全,遠離危險的地方。

    他說,「我們會繼續與同學保持聯絡及溝通,你們的平安從來都是我們作為師長至為關心的。我深切盼望各方能保持冷靜和克制,重回理性的討論,讓事件得以妥善解決。」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
  9. 記者會上進行抗議的香港記者

    一些參加香港警方記者會的記者穿戴上黃背心、頭盔、眼罩等採訪裝備,抗議警方不尊重新聞工作者。

    有新聞機構的員工在金鐘衝突中受傷,在表明身份後,繼續被警員指罵。

  10. 香港本周日或再次發生遊行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宣佈將於星期日(6月16日)發起遊行。並在下星期一(6月17日)發起集會,呼籲市民罷工、罷課、罷市。

  11. 香港警務處長盧偉聰:11人被捕,22名警務人員受傷, 涉嫌罪名包括公眾地方擾亂秩序、襲警、非法集會及涉及暴動

    香港警方於6月13日下午5:20左右召開記者會。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說,一共11人被捕,罪行包括公眾地方擾亂秩序、襲警、非法集會及涉及暴動等。共22名警務人員受傷。

    警方重申,當天示威者多次衝擊警方防線,警員在生命受到威脅時「迫不得已」使用武力。

    他說,警方所用的武器,包括警棍、催淚彈、橡膠子彈、布袋彈等,都是「低殺傷力武器」。

  12. BBC航拍回顧示威衝突

    香港示威者周二在金鐘與警方激烈衝突,造成79人受傷,其中2人重傷,10人(6男4女)情況穩定,其餘均已出院。BBC航拍回顧當時的情況。

  13. 香港大律師公會回應暴力行為

    規管香港大律師的專業團體香港大律師公會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任何暴力行為」。

    該公會表示,有視頻顯示,有些示威者的行為並沒有對警方和公眾構成即時威脅,但警方無視示威者和一線記者的安全而實施暴力。

    上周,香港數千名法律界人士著黑衣遊行,反對政府修訂逃犯條例。

    香港大律師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14. Telegram受黑客攻擊,疑跟香港示威有關

    Telegram 創辦人帕維爾•杜羅夫(Pavel Durov)在Twitter上證實,Telegram昨日遭受 DDoS 網絡攻擊,大部分 IP來自中國。

    他說,「從歷史看來,我們遇到的所有國家級網絡攻擊(state actor-sized DDoS)都與香港的抗爭活動同時發生,這次也不例外。」

    跳過 X 帖子
    允許X内容

    此文包含X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X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告知: BBC不對外來網站内容負責

    結尾 X 帖子

  15. 「反送中」立法會示威登美國《時代》雜誌封面

    美國《時代》雜誌在社交網站上刊登了最新一期(6月24日)雜誌封面 —— 6月12日香港街頭的催淚彈煙霧和一把雨傘的照片,並配以「抵抗」(The Resistance)為該期標題。

    跳過 Instagram 帖子
    允許Instagram内容

    此文包含Instagram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Instagram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告知: BBC不對外來網站内容負責

    結尾 Instagram 帖子

  16. 蔡英文總統大選初選勝出,回應香港修例爭議

    在台灣,蔡英文在總統大選初選中勝出。下午三點,她在台灣總統府記者會上回答外媒詢問關於香港修訂《逃犯條例》爭議。

    蔡英文說,台灣會盡最大努力維繫香港的民主及言論自由。她呼籲香港特區政府須聆聽民意,展現民主風範。

  17.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回應示威衝突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接受BBC訪問時說,修訂《逃犯條例》是為了「彌補現存法律制度的不足和漏洞。修例由香港政府主導,中央政府沒有給與任何指示和命令。」

    對於70多市民受傷的事實,他強調,警方也有受傷。「正是因為示威升級,警方才不得不執行防衛措施。」

    對於6月9日百萬人上街遊行,反對條例修訂的民意訴求,他說人數有所「誇大」。反而,他說此前80萬市民聯署支持修訂,「並沒有充分報道」。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BBC訪問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BBC訪問
  18. 《環球時報》社論稱「騷亂令親者痛仇者快」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旗下小報《環球時報》發表社論,稱「香港出現的騷亂令親者痛仇者快。」

    該評論強調敵我矛盾,稱「反對派」和「西方勢力」令示威抗議發展成「騷亂」。

    環球時報

    圖像來源,BBC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環球時報
  19. 香港媽媽對峙港警:「你們也有小孩,你們為什麼要這樣打這些小孩?」

    日前,一條香港婦人於示威現場對峙港警的影片在社交網絡流傳,不少網友看後表示為之動容。片中一位中年女子面對全副武裝的港警毫無畏懼,喊話到:「我也是媽媽,你們也有小孩,你們為什麼要這樣打這些小孩?你們收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