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歐盟·中國關係震蕩:歐洲議會十月全會或引發立陶宛模式多米諾效應

歐洲議會

圖像來源,Reuters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不顧中國方面強烈抗議,近日以壓倒多數通過《歐盟-台灣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並建議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正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一事漣漪未平。

這也是歐洲議會第一份涉及與台灣關係的此類報告。據悉,報告草案還將提交十月歐洲議會全會表決。如果獲得議會全會通過,將可能標誌著歐盟與台灣關係將展開全新篇章,同時也意味著歐盟與中國的關係遭受進一步挫折。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9月1日經過討論和表決,以60票贊成、4票反對和6票棄權的壓倒優勢通過了《歐盟-台灣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

這份由瑞典民主黨歐盟議會議員魏莫斯(Charlie Weimers)主導起草的報告,強調歐盟和擁有2350萬人民的台灣是「理念相近的伙伴」,擁有共同的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價值觀,並指責中國針對台灣的「軍事敵對」現狀以及對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的威脅,建議歐盟採取相關行動。報告還建議成員國應透過各自簽署雙邊貿易投資協議等方式提升與台灣的政治經貿關係,強化與台灣的官方交流,並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全面參與國際機構活動,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等。

布提可夫推特

圖像來源,Twitter

圖像加註文字,來自德國綠黨的歐洲議會議員布提可夫(Reinhard Bütikofer/右)在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 表決後發表推特

「真誠感謝」和「強烈反對」

台灣外交部對歐盟議會表達了「真誠感謝」,並表示歡迎這一與歐盟關係史上的「里程碑」。

同期,中國駐歐盟使團則對上述報告表示「強烈反對」。中方說: 「歐洲議會外委會不顧中方勸阻,出台所謂『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公然鼓吹提升歐台關係,有關內容遠遠超出歐盟及其成員國對台開展非官方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範疇,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了中歐互信與合作,我們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來自德國綠黨的歐洲議會議員布提可夫(Reinhard Bütikofer)早些時候向國際媒體透露稱,中方代表為阻止報告草案通過,堅持努力到最後一刻,甚至曾直接向歐洲議會主席薩索利(David Sassoli)施加壓力,不過最終未能游說成功。這位議員還表示,十月份的歐洲議會全會將對上述報告表決。

歐盟與中國旗幟

圖像來源,Reuters

歐中台關係震蕩

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歐盟成員國與台灣建立有正常外交關係。很多歐盟成員國在台北設有各類非正式凖代表機構。

最近,歐盟國家一致對成員國立陶宛正式建立「駐台灣代表處」的決定,突破了以往的外交「紅線」。最新涉台草案通過,更引發一些分析人士推測或有更多歐盟成員國效法立陶宛模式,提升與台灣關係。當然,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歐盟最主要成員國德國和法國都在中國有巨大經濟利益,因此對歐洲議會全會最終是否通過草案持觀望態度。

立陶宛的外交舉動——特別是直接使用「台灣」二字,已經引來北京方面的強烈抗議。中國和立陶宛已經相互召回大使。維爾紐斯表示,中國已經開啟對立陶宛「間接經濟制裁」。

歐盟與中國的雙邊關係自中國對歐洲官員和學者實施制裁,以及歐盟隨後凍結雙邊貿易協定之後不斷惡化。在中國制裁歐洲官員之前,歐盟宣佈對數名被指在新疆破壞人權的官員實施制裁。遭受中國制裁的包括德國綠黨歐洲議會議員布提可夫。

北京稱新疆和台灣事務均為中國「核心利益」,並表示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