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美大使密电泄露风波:警察和记者的新闻自由之争

香港媒体静默游行

图像来源,Reuters

周日(7月14日),香港媒体界举行静默游行,呼吁停止警暴,捍卫新闻自由。

媒体界说,近期香港反逃犯条例抗议活动中,记者遭警察驱赶、辱骂甚至攻击,凸显香港新闻自由受到威胁。

香港传媒工会等游行组织者称,如果记者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发挥第四权角色监察公权运用更是无从谈起。

香港媒体界还要求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兑现竞选承诺、捍卫新闻自由。

无独有偶,这个周末的英国,围绕警察、记者和新闻自由的辩论也在升温:警方被指“恐吓”记者威胁新闻自由;一众媒体口诛笔伐警方干预;政界卷入,迄今的公开表态是力挺媒体。

资料图片,英国各大报章

警察警告:不要明知故犯!

事件的起因是,英国驻美大使达洛克“差评”特朗普密电曝光,不仅激怒了美国总统,还有可能导致两国所谓的特殊关系降温。

周六(13日),英国大都会警察厅宣布对泄密事件展开刑事调查。牵头调查的是“反恐指挥部”,该部门也负责处理英国违反《官方秘密法案》的案例。

不过,大都会警察厅助理总监芭素(Neil Basu)在声明中还警告记者:公开已经造成、或有可能造成破坏的泄密政府文件也可能构成犯罪,会被起诉。

芭素给媒体支招:建议所有社交、主流媒体的老板、编辑、出版人不要发表已经掌握、或者即将拥有的政府文件,应该交给警察或者还给主人—英国政府。

警察之所以警告记者,是因为已有消息传出,媒体将继续爆料更多的大使密电。

事实呢,警察的一番话是忠告也好、警报也罢,记者根本没有理会。今天(14日)出版的《星期日邮报》发表更多达洛克大使的密电。报纸说,这是在为言论自由而战。

英国报章
图像加注文字,《星期日邮报》7月14日头版继续爆料,右上角红色字体疾呼:为言论自由而战

记者反击:你朝鲜学来的招数?

芭素对记者的警告被视作新闻自由受到威胁。大概不会有任何其它话题能激励更多的大牌评论员迅速拿起笔杆子。

《星期日邮报》今天的评论占据整整一个版面,还搬出英国现代新闻事业创始人北岩勋爵(Lord Northcliff)的名言:新闻就是某地、某人试图压制的东西。该报认为,发表真实、准确、能够更好知会选民的重要材料,不应该受到控罪威胁。

在《星期日泰晤士报》眼里,问题很简单:记者决定发表什么,不是警察。

《星期日电讯报》形容警察对媒体的警告“令人心寒”、“前所未闻”、“出手过重”。

小报《星期日太阳报》则怀疑芭素是不是最近刚刚去朝鲜度假学来新招。

卡梅伦时代的英国财政大臣、现任《旗帜晚报》主编奥斯本周六(13日)形容芭素的言论“愚蠢、不明智”,声明可能是“好像不懂新闻自由”的人写的。

《金融时报》美国总编辑斯皮格尔(Peter Spiegel)同样认为,“西方民主国家主要警力发出这样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大都会警察厅,你想怎么办,把我们抓起来?”

英国首相候选人
图像加注文字,首相候选人约翰逊和亨特都表示力挺新闻自由

政界力挺:这是媒体应尽的职责

媒体人口诛笔伐的同时,政界高层也纷纷发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要数英国首相热门人选亨特(侯俊伟)和约翰逊均表示:坚决捍卫新闻自由,媒体有权发表符合公众利益的材料。

现任外相亨特(侯俊伟)说,泄密破坏了英美关系,让一位忠诚的大使丢了工作,行为人必须承担责任。但是,他将最大限度地捍卫媒体发表符合公众利益材料的权力,因为这是媒体应尽的职责。

约翰逊则说,警察调查泄密完全正确,但攻击媒体是错误的,如果有记者因此被控罪,将构成对新闻自由的侵害。

前任健康部长、民主党议员兰博(Norman Lamb)则警告,限制新闻自由会让英国“一路下滑、成为警察国家”。

不过,前国防大臣法伦(Michael Fallon)认为,泄密明显违背了《官方保密法案》,警方有权采取措施防止更多犯罪活动的发生。

资料图片,大都会警察厅助理总监芭素

争议焦点: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面对一系列口诛笔伐,大都会警察负责人澄清,警方尊重新闻自由。

芭素再次发表声明,自由民主社会,不会试图阻止记者发表符合公众利益的报道;媒体在监督国家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芭素也坚持说,执法机构针对的是破坏《官方秘密法案》的泄密事件,如果不符合公众利益,公开这些文件也可能构成违法。

争论中,警察和记者、政客都反复提及的一个核心点是:公众利益

但是,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了多少公众的利益?具体尺度怎样衡量?由谁来做最后决断?这些问题非常复杂。

体制和法律的约束固然是白纸黑字,但是这也牵扯到政客、警察、记者的良知和公众对建制的公信程度,特别是在目前这样一个假新闻伪新闻盛行、社会撕裂导致两极化严重升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