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不是群居動物 原因在哪?

  • 簡·帕爾默
  • (Jane Palmer)
貓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貓是離群索居的動物(圖片來源:incamerastock/Alamy)

讓貓群居生活有多難?

不妨請教英國林肯大學(University of Lincoln)行為獸醫學教授丹尼爾·米爾斯(Daniel Mills)。丹尼斯和他的同事愛麗絲·波特(Alice Potter)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證明貓比狗更喜歡自主和獨自的狀態。貓的這種名聲預示這個研究項目會很難進行,事實也正是如此。

"很難想讓貓以你想要的方式來做某些事情,"米爾斯說,"它們傾向於做自己的事。"

任何地方的養貓的人都會有同感。但是為什麼貓不願意互相配合,或者與人類配合?或者,換個角度來問,為什麼那麼多其他的動物——不論是野生還是家養——都願意群居(作為團隊中的一分子)呢?

斑馬過河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一群斑馬過河(圖片來源:Steve Bloom Images/Alamy)

群居是自然界的一種常見形式。鳥類、野獸、魚類都會群居。食肉動物也常常一起捕獵。連家貓的近親獅子也是群居動物。

對於被捕獵的物種來說,其生存戰略帶有明顯的"數量安全"的元素。"這被稱為稀釋效應,"位於聖保羅(St Paul)的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生物學家克雷格·帕克(Craig Packer)說,"如果肉食動物只能抓到一隻,如果一百隻在一起,那麼對每個單體來說概率就減少到1%。而如果單獨生存,被抓到的概率就是100%。"

群居動物還得益於"多眼"效應:被捕獵動物的群體越大,它們就越有可能發現靠近它們的天敵。"越早發現天敵,就有越多的時間開始躲避,"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的簡斯·克勞斯(Jens Krause)說。

集體警戒還有其他好處。個體能分配更多的時間和能量尋找食物。

這不只是關於躲避天敵。群居動物步需要去遠方尋找合適的伴侶。這對在寬廣地區單獨生活的物種來說是一個問題。顯然在群體中尋找伴侶簡單的多。

而一旦它們產下幼崽,很多群居動物遵守"群養"法則:成年動物會協作保護或餵養幼崽。

對很多鳥類來說,比如以色列的阿拉伯鶇鶥(Arabian babblers),幼鳥會留在族群中直至它們凖備好交配。鳥群一起飛舞,一起沐浴,甚至互送禮物。

群居還能節約體能。鳥群或魚群的移動效率高於單獨飛行的鳥或單獨遊動的魚。

環法自行車賽的選手們也利用相同的原則聚集在一起。"靠後的選手達到同樣的速度所需的體能較少,"克勞斯說。

最後,蝙蝠和帝企鵝都可以證明,和你的朋友聚在一起會暖和一些。

企鵝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聚在一起的帝企鵝(Emperor penguins)(圖片來源:naturepl.com/Alamy)

既然群居的好處那麼多,遠離同類的動物似乎就讓人感到驚訝。但是,正如家貓所示,群居不是普遍現象。對一些動物來說群居的好處無法彌補分享食物的缺點。

"當它們一起進食時,達到一定程度後,和其他同類一起進食就會減少個體的食物數量,"加拿大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的整合生物學家約翰·弗裏克塞爾(John Fryxel)說。

那時,關鍵的因素就變成了每只動物能否獲得足夠的食物,這又取決於每只動物所需的食物。貓科動物的食量很大。以豹為例,一隻豹每隔幾天就要吃掉23公斤的肉。通常,野生貓科動物之間對食物的競爭非常激烈,所以豹獨自生活,獨自捕獵。

貓科動物獨居法則的唯一例外:獅子。對獅子來說,這是一種地盤交易,帕克說。帕克花了近50年的時間研究非洲獅。大草原中有一些地方是伏擊獵物的絶佳位置,所以控制這些有利位置能夠帶來很大的生存優勢。"獅子被迫結為團隊,以控制自己的領地,驅逐競爭的團隊。勝利屬於最大的團隊,"帕克說。

獅群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一隻獅子捕獵的成果——一隻角馬或斑馬——足夠一次餵飽多只母獅。"它們捕獵的規模讓群居成為可能,但真正驅使它們群居的原因是地盤意識。"

家貓的處境就不一樣了,因為它們捕獵小動物。"當貓剛抓到一隻老鼠時,它不想周圍有其他的貓,因為它會把老鼠整個吃掉,"帕克說,"食物會吃完,不足以分享。"

貓盯老鼠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一隻緬因貓盯上了一隻老鼠(圖片來源:Life on white/Alamy)

這種經濟學思維潛藏在貓的行為中。甚至畜養的過程也未能改變這種獨居的基本傾向。

另外一個證據就是人類並沒有馴化貓,實際上是貓馴化了它們自己。

所有家貓都源於中東的野貓,也被稱為"林貓"。人類並沒有誘騙這種貓走出樹林;相反,是這些貓不請自來,到人類的穀倉裏捕食大量的老鼠。它們擅自闖入老鼠的聚會,而這就是人與貓共同生活的開始。貓喜歡穀倉,人希望控制鼠患。

家貓並不是完全反對社交。但是它們的社交能力——彼此之間或與主人——完全由它們自己做主。"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獨立性,只在需要時接近我們,或和我們呆在一起,"瑞士豪爾根(Horgen)應用動物行為學和動物心理學研究所的貓科動物專家、動物行為學家丹尼斯·特納(Dennis Turner)說。

"貓進化出了很多與其他貓保持距離的機制,這並不有助於群居,"米爾斯說。貓在自己領地周圍撒尿,以避免與其他貓尷尬碰面。如果它們不小心碰到,它們就會豎起毫毛,伸出爪子。

如果貓不停止爭斗,它們就不太可能開始群居。

家貓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家貓很容易陷入打鬥(圖片來源:blickwinkel/Alamy)

在一些情況下,家貓看似願意群居。比如,住在穀倉的一些貓。但是不要被騙了,弗裏克塞爾說。

"它們之間的關係非常鬆散,而且它們沒有任何群體身份,"他說,"它們就是有一個共同的空間可以讓它們來照顧自己的小貓。"

事實上,即使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貓也不太會合作,通常其他動物會聯合形成一個防禦單位。"當它們受到威脅時,它們通常也不會做這樣的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莫妮克·尤德爾(Monique Udell)說。貓不相信數量能夠帶來力量。

所有這些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貓不可能群居。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證據表明貓對群居的厭惡有可能在減弱。

2014年《比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其中,科學家探究了家貓的個性特點。貓具有神經質、衝動、抗拒接受命令的個性,這符合它們獨來獨往、不合作的名聲。

有趣的是,家貓的不合作性格與野生貓科動物較弱。研究者把家貓和四種野生貓科動物進行比較——蘇格蘭野貓、雲豹、雪豹和非洲獅——在整體個性方面,家貓與群居的獅子最相近。

獅子群居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獅子群居,與其他貓科動物不同(圖片來源: Images of Africa Photobank/Alamy)

公平而論,家貓在忍受彼此的陪伴方面與它們的祖先相比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儘管一起住在穀倉裏已經是它們的極限,然而它們在這種有限的空間裏還是表現出了互相接受的能力。

羅馬斗獸場裏有近200隻貓一起生活,而在日本愛媛縣的青島(Aoshima),貓與人的比例是6比1。這些貓在一起未必會合作,但是與家貓孤獨的過去相比,已經是邁出了巨大的一步。

與此同時,研究者通過實驗發現,適當妥協就可以輕鬆控制貓。

尤德爾在早期實驗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她很難讓貓進行手邊的任務。此前,她曾做狗的實驗,只要有食物獎勵,狗就願意反覆完成任何任務。但是貓沒那麼容易討好。最後,尤德爾讓貓選擇獎勵的內容,實驗才得以繼續。

"我認為部分的挑戰是我們對貓的了解不夠,"她說。如果科學家開始了解貓的大腦,那麼就可以利用狡猾的強制方法取代強迫群養的方法。

動物的很多行為——包括願意或抗拒群居——植根於神經迴路。光是想像規避長年的自然選擇就已經十分困難。弗裏克塞爾說。

"但誰知道呢?顯然,獅子掌握了這一技巧,所以一定有可能通過一連串適當的突變完成這一轉變,"他說,"如果他們能夠施展這一魔法,那麼讓貓成為群居動物或許就不是什麼瘋狂的想法。"

請訪問 BBC Earth 閲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