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特朗普时隔半年再会刘鹤,两国或达成汇率协议

刘鹤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美第13轮高级别会谈第一天的议程结束,似乎释放出不少积极地信号。特朗普随后称,与中国进行了“非常非常良好的磋商”。

稍早消息称中国代表团可能在第一天谈判后提前离开,但目前来看似乎这种情况不会发生。特朗普称会在周五议程结束后,与中方代表刘鹤会面。

特朗普上次会见刘鹤是在今年4月4日第九轮会谈时,当时特朗普乐观地称,协议进展非常好,将在未来四周知道结果。但5月第11轮时,谈判破裂,两国互征更多关税。

亚洲股市和美股都在积极的氛围中上扬。

谈了什么?

美国当地时间本周四,会谈第一天,美方代表财长姆努钦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中方代表刘鹤,进行了七个小时的会谈。

会谈后,特朗普对记者称,“我们与中国进行了非常非常良好的磋商。”路透社援引一位白宫官员称,贸易谈判进展“或许比预期更好”。

从目前消息来看,会谈成果指向一份与汇率有关的协议。一位知情的美国商会官员向路透社暗示,双方仍有可能就汇率和版权保护等问题达成较低层次的“初步成果”协议。

这不是汇率问题第一次摆上谈判桌。今年2月第七轮谈判时,白宫还透露,两国达成关于稳定货币汇率的“最终协议”。

“货币问题是最容易达成协议的议题,这并不让人惊讶。”智库美国企业研究院(AEI)学者史剑道(Derek Scissors)曾向BBC中文解释,中美两国如果达成这类协议,应是围绕中国承诺控制人民币汇率,防止人民币贬值过多。

他还指出,美国要求中国政府在贸易各个领域减少政府干预,但在货币汇率上希望中国政府减少干预。

不过,也有声音认为,汇率协议对中国不利。上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后,包括日本在内的五国在纽约签署广场协议(The Plaza Accord),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广场协议后,为了应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日本积极提振内需,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造成疯狂的地产泡沫。

近年来不少示威者抗议中国政府损害维吾尔人自由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近年来不少示威者抗议中国政府损害维吾尔人自由。

场外:美国施压,中国示好

在谈判场外,美国在向中国施压。本周一,美国商务部将新疆公安厅在内的28家机构和公司列入“实体清单”(Entity List),指其涉及在新疆打压当地维吾尔人。

此后,美国又表示将对被指控打压穆斯林的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对此,中国反驳称,“新疆根本不存在美方所指称的所谓人权问题,有关指责不过是美方为干涉中国内政蓄意制造的借口。”

然而,中国在贸易领域,态度则截然不同。临行前,新华社援引刘鹤的话称,“中方此次抱着极大的诚意而来,愿意与美方就贸易平衡、市场准入、投资者保护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交流,推动磋商取得积极进展。”

“极大的诚意”也在农产品采购上显现。

周四,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商加大了采购美国农产品的力度,其中包括新一轮大豆购买交易和创纪录的周度猪肉进口——截至10月3日当周,美国向中国净出口大豆118万吨,猪肉出口则猛增至14.22万吨,创下单周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