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示威:理工大学暴力中的一天
周一(18日),香港再次经过不平静的一天。以下是当天大事回顾:
- 理工大学示威者和警察对峙持续数日,其间多次发生暴力。
- 周一晚,仍然留在校园的抗议者试图冲破警察防线离开,警察施放催泪弹,并展开围捕;
- 已有多人被逮捕,冲突过程中有人受伤;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政月娥谴责“暴徒”,敦促示威者“尽快听从警察”;
-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谴责外国干预,重申支持港府和港警。
BBC中文暂停即时直播。更多新闻,请关注BBC中文网。

图像来源,EPA
香港示威持续,警方包围占据理工大学的示威者,示威者试图冲破警方防线不果。
周一(18日),香港再次经过不平静的一天。以下是当天大事回顾:
BBC中文暂停即时直播。更多新闻,请关注BBC中文网。
图像来源,EPA
示威者和警察过去两天主要冲突的位置:
一名化名Joey的女士向BBC中文表示,她有一名23岁的儿子目前仍然在理工大学校园。她说自己的儿子是该校学生,周日(11月17 日)回到校园,因为他认为大学是他的家。
她说不害怕香港政府以法律制裁她的儿子,但害怕警察拘捕时会滥用私刑。她说她的儿子没有参加暴力行为,与同学一起躲在一个地方。
她希望对自己的孩子说:“不用怕,母亲永远支持你。”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11月18日在伦敦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暴力升级已经将香港“推入极端危险境地”。
刘晓明对香港警方表示坚定支持,他说,非法示威“与所谓的民主、自由无关”。
“问题的性质是,少数暴力犯罪分子干扰香港法律和秩序,试图搞乱香港,破坏一国两制。”
刘晓明还警告外国不要干预中国内部事务。
图像来源,Reuters
在现场的BBC记者白洛宾(Robin Brant)说,在一些示威者试图逃离校园的时候被警察包围,数人被捕。
现场有大约100人试图逃离被封锁的理大校园,但遭遇催泪弹和橡皮子弹。
被困校园的示威者已经数次尝试逃离。
针对近日香港大学校园内的暴力冲突,英国外交部发言人18日说:
“英国严重关注香港校园附近来自示威者和当局双方的暴力升级。
当务之急是,伤者能够接受妥善医疗救治、为希望离开该地区的所有人开辟安全通道。在周日(11月24日)区议会选举之前,我们需要的是停止暴力,所有各方展开有意义的政治对话。”
图像来源,Getty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说,示威的暴力冲突升级,增加区议会选举不能如期在这周日(11月24日)举行的风险。他说香港政府会尽力让选举如期举行,但示威者必须停止暴力。
他说:“如果大家想选举如期进行,第一,暴力和威吓必须立即停止;第二,隧道、干线及道路必须不被堵塞;第三是停止破坏交通设施,避免瘫痪交通。”
下午5点过,红磡香港理工大学方向冒出浓烟,港岛方向能够清楚看到这一场面。
香港警方在刚刚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警方身为“禁蒙面法”的主要执法者,由现时起暂停有关执法,待有进一步发展再作决定。
今天中午,高等法院做出最新裁决,判定“禁蒙面法”违宪。法庭特别指出,身处非法集结时使用蒙面物品没有超出合理需要性。
香港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高级警司李桂华在记者会上表示,执法单位认为,“禁蒙面法”能避免人们在面罩下为所欲为,因为不同文献指出,真面目示人令人们犯法的决心降低。
由十月起,涉及“禁蒙面法”法规干犯条款的共有三宗,其中一宗落案,未到审讯阶段。李桂华说,会与律政司商讨如何处理此人,亦会一并处理其他案件。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到医院探望被示威者用弓箭射伤的警察传媒联络队成员,她说有关警员说希望快点痊愈复工,“这份勇气同承担,令人感动”。
她批评,“暴徒”的暴力程度持续升级,希望理工大学校园内人的听从警方呼吁。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今天下午表示,现时校园已在危急关头,呼吁全港市民协助理大师生, “救救理大、救救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会长廖建钧表示,现时仍有500至600人被困于校园内,相信有6至7成人士属于理大学生。他说,由于两小时前有示威者或学生再进入校园范围,相信被困人数会有上升趋势。
理大学生校董李傲然说,警方在理工大学范围施放多轮催泪弹,当中的有害物质水平未能预计,担心事情持续发酵,理大校舍将不能继续使用,造成不可逆转伤害。他对校方对事件束手无策,感到极度失望。
图像来源,AFP
图像来源,AFP
香港红十字会表示,基于人道需要和评估后,正在理工大学校园内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急救服务,以救助为首要考虑,不会受到其政治立场及背景影响。组织呼吁各方克制,确保人道救援工作不受阻碍。
下午四点半,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公关处发表声明称,理大于下午2点45分与警方行动处处长萧泽颐见面,商讨如何尽快以和平方式解决这次冲突。
声明称,理大特别关注以下事情:
1. 无论警方采取任何行动,必须顾及所有人士的人身安全,避免有人在行动中不幸受伤,甚至死亡。
2. 立即安排救护团队留守校园,为现场受伤者进行治理。如有需要,立刻安排送院医治。
3. 要求警方立刻派出一组危机处理人士与我们进入校园,寻求和平解决方法。
4. 警方必须以公平和人道态度对待被拘捕人士。
5. 警方安排管理层陪同被捕的理大教职员和学生到警署,确保过程安全和公平。
6. 避免将校园变成战场。校园内储有危险物品,一旦受到破坏,后果严重。
7. 校方会尽最大努力去劝喻学生和教职员尽快离开校园,要求警方暂时不要进入校园。
图像来源,AFP
香港警方表示过去周末拘捕154人,年龄介乎13至54岁,涉及非法集结、暴动及纵火等罪名。由6月中至今,拘捕人数达至4491人,合共454个警员受伤。
香港西九龙总区指挥官卓孝业在记者会上表示,理工大学的示威者自上周三开始已经令红磡海底隧道无法运作。
周日早上,一班市民在理工大学附近清理道路杂物时,被示威者用硬物、汽油弹、拉弓,袭击和威吓。他质疑,示威者已经不止针对警察,包括普通人。
卓孝业说,警方已多度呼吁示威者离开理大,并给予“充足时间和警告”,但仍有示威者留在理工校园内,在这情况下,警方要采取行动。
警方声称,从来没有“主动”攻入或进入理工大学范围,只是因为示威者向警方防线投汽油弹,警方需要进行驱散和拘捕,个别同事在追捕期间,进入过理工大学范围,完成拘捕后就撤离。
警方承认,周日曾拘捕一批自称医护人员和记者,因为他们有情报知道,示威者换装变身,冒充记者及急救人员,他们后来发现,至少12人自称医护人员,但完全没有急救资格,亦有部分身穿记者服饰的人无法出示任何记者证明,经过识别后,已放行正式的记者。
警方呼吁留在理大内的人停止使用暴力,立即投降,并呼吁外界停止支持暴力。
图像来源,AFP
图像来源,AFP
图像来源,Reuters
香港示威活动带来的冲突持续,在刚过去的一周,有示威者发动罢工。同时,有人以砖头等杂物筑成路障,堵塞马路,破坏地铁车站。只有部分交通路线通畅。示威者与警方的冲突还延伸至校园,令多间学校宣布学期结束,或转至网络授课。
过去的一周,BBC中文发表了以下文章,带你回顾香港上周以来冲突如何一步步走向升级,以及各界的反应和表态。
在香港理工大学附近的尖沙咀、佐敦、红磡一带有示威者聚集,声援理工大学内的抗议者。当中有些属于“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示威者,只有一身上班族的打扮,并没有穿上黑衣装束。
一名女士对BBC中文表示,她担心警方会在理工大学采取“大搜捕”行动,校园内的示威者随时面对十年牢狱。她指出,虽然学生暴力升级,有破坏公物和伤害他人,但她仍然支持这些示威者。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