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協議:滿足美國部分訴求,未突破中國底線

z

圖像來源,AFP/Getty Images

「原諒我沒辦法開香檳慶祝,除了(貿易戰)可以停止不斷升級以外,沒什麼好值得歡呼的。」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貿易戰付出的代價巨大而影響深遠,得到的好處有限而短暫。

與甘思德相同,很多專家站在美國立場認為,剛剛簽署的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的贏家是中國,而非美國。

一方面,美國答應取消擬加徵的關稅,減半部分已加徵的關稅,而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中國並未承諾減免對美實施報復加徵的關稅。另一方面,中國在補貼和強制執行措施等問題上沒有退讓。

美國製造業聯盟主席斯考特·保羅(Scott Paul)認為,減免關稅意味著美國放棄很多籌碼,同時迴避了最有意義的貿易問題。

甘思德稱,僅僅作出有限的妥協,中國就可以繼續保持其重商主義經濟體系,繼續實施其歧視性的產業政策,承受代價的則是中國的貿易伙伴和全球經濟。

但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語境中,勝利者無疑是美國。「他們(中國)同意進行結構性改變,並大量購買農產品、能源和製成品。」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也在強調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的規模。他在周五表示,作為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中國同意在2017年雙方貿易戰未爆發時240億美元基礎上,未來兩年內再購買32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

萊特希澤稱,更驚人的數字是,協議將使北京未來兩年總共購買額外兩千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這將大幅降低中美間的貿易逆差。

中國則沒有直接確認萊特希澤所說的採購數額。中國確認將擴大對美採購,但對具體規模三緘其口。

iPhone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取消原本12月15日實施的關稅,讓蘋果等公司的產品躲過一次重創。

滿足美國部分訴求,未突破中國底線

貿易戰開打後,中美間關稅首次由升到降。雙方似乎都在極力表示自己取得階段性勝利。

BBC中文此前分析了談判中美國的八項訴求和中國的三條底線。美國向中國提出的八項要求包括:

  • 一年內減少貿易順差1000億美元,之後一年再減少1000億美元;
  • 停止《中國製造2025》中對先進製造業的補貼;
  • 接受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產業的潛在進口限制;
  • 實施「直接的、可驗證的措施」,阻止網絡間諜入侵美國商業網絡;
  •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 接受美國對中國的敏感技術投資的限制,並不進行報復;
  • 將目前10%的平均關稅降至與美國相同水平(3.5%);
  • 開放服務業和農業。

而中國的三條不願讓步的「底線」有:

  • 關稅問題。中方認為,關稅是雙方貿易爭端的起點,如果要達成協議,那麼關稅必須全部取消;
  • 採購問題,在阿根廷見面形成共識,當時形成一個對數字的初步的認同,那麼究竟數字是多少,現在雙方有不同看法,中方認為這個事是個很嚴肅的事,不能輕易改變;
  • 文本的平衡性,任何國家有自己的尊嚴,所以文本必須平衡。
在美國銷售的鞋履中,大約70%是由中國進口。

圖像來源,AFP/Getty

圖像加註文字,在美國銷售的鞋履中,大約70%是由中國進口。

由此看來雙方都有讓步:美國在知識產權和減少貿易逆差方面得到好處;中國則得到部分取消關稅,並且未在產業補貼方面妥協。

如是金融研究院分析認為,貿易協議對中國經濟中性偏利好。協議能減輕一些出口壓力,提振信心,但目前核心不是外需,佔比很低,關鍵還得看內需(投資和消費),2020依然有下行壓力,貿易戰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華泰固收研究團隊分析師稱,本次貿易協定的達成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對中方而言,本次協定的減免關稅對改善中國的外貿條件,穩增長、應對經濟下行有一定意義,同時降低了海外風險對國內發展造成衝擊的可能性。」

「對美方而言,2020年是美國總統大選之年,也是決定美國經濟下滑能否觸底反彈的重要一年。從特朗普追求連任的角度來看,本次協議涉及『中國承諾在未來兩年內進口各種美國商品和服務』,這將成為其在競選過程中可以標榜的重要政績。」

中美貿易協議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美國在特朗普當選後繞過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多個國家和經濟體施加關稅,同時美國對WTO的改革施加壓力,並與中國和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貿易伙伴重新談判,試圖構建更有利於美國的新國際貿易秩序。這刺激了歐盟-日本,東南亞,中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等區域性貿易協議加速談判和實施。

中國快速發展,在經濟規模上已與美國同屬一個量級。中美雙方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競爭不可避免。華泰固收研究團隊分析師稱,現存的世界經貿體系仍在變革中重建,本次協議只是漫長的體系變革中的一個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