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示威:定义元朗袭击为“集体殴斗”的监警会报告为何难以平息纷争

香港警方曾说6月12日的示威是暴动,但后来改口,说没有为当天的示威定性。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香港警方曾说6月12日的示威是暴动,但后来改口,说没有为当天的示威定性。

香港“反送中”示威自去年6月开始爆发,演变成持续多月的暴力警民冲突,数以千计示威者被捕,香港警方被指使用过份武力。

香港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简称:监警会)周五(5月15日) 发表超过一千页的报告,审视香港警方处理“反送中”的行动,重点检讨过去多宗大型事件。

报告把去年7月21日元朗袭击事件定性为“双方的集体殴斗”,而非“单方面的无差别恐怖袭击”,形容警员拍“白衣人”肩膀不代表“警黑勾结”;报告又强调,8月31日太子站有人死亡的传言是“完全没有证据支持的超乎寻常的主张”。

整体而言,报告认为警方处理手法存在改善空间,提出了52项建议,促请警方检讨相关程序、策略和部署,订定警员及指挥官使用武力应负的责任等等。报告形容香港示威变质,正被扯向一个“恐怖主义”的年代。

香港监警会并没有法定调查权,无法传召个别警员或任何人士作供,无法强制要求任何人提供证据。报告亦没有审视个别警员的行为,令外界质疑报告的中立性。

香港民主派质疑报告多处内容偏颇,部分内容只提供警方看法,非全面的事实,又指报告没有着墨警察是否涉及使用过份武力,似乎有意为警队做形象工程,重申需要独立调查委员会去全盘调查事件。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报告并不偏颇,形容警队“毋庸置疑是专业”,重申不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但她承认,不会天真以为接纳报告建议会令社会事件结束。

7.21元朗事件

去年7月21日元朗“白衣人”袭击事件被视为“反送中”运动的转折点。当天,“白衣人”在元朗街头聚集袭击途人,后来在地铁站与“黑衣人”(当天有黑衣人在港岛中联办附近参加抗议示威)发生冲突。

报告引用警方及媒体报道重组了当天发生的事情,批评警方“错失了不少处理事件的良机”。

警方当天中午便收到区议员转发通讯软件的讯息,指有“白衣人”聚集,但当警员发现“白衣人”傍晚在街头聚集时,因为担心行动导致警方和人群发生冲突,决定不作驱散,但有途人在街头最先遇袭。

晚上10时许,元朗西铁站“黑衣人”和“白衣人”发生冲突,报告认为,市民对7月21日的事件观感被误导,形容元朗站事件是“双方集体欧斗”,而非单方面的“无差别恐怖袭击”。

后来有警员身在冲突现场,但考虑到安全问题,警方决定撤走警员,39分钟后才有另一队警员到场,但到达时没有发现袭击,而又因聚集人群对警员持有敌意,决定离开,但他们离开后,车站再次发生两次冲突。

报告指出,新闻报道直播显示,“白衣人”袭击“黑衣人”明显较多,警方在冲突期间并未介入,引发警黑勾结指控。

监警会报告提到多个坊间揣测“警黑勾结”的原因,包括在冲突发生前,网上有被指是警务人员的社交媒体帖文,称元朗已准备好“藤条教仔”,警员在元朗南边围没有采取拘捕行动以及与“白衣人”交谈和拍肩膀等等,但报告认为,交谈拍肩膀不代表勾结,没足够证据显示南边围(围村)出现的持棍人士,与元朗站冲突有关,这些指控“旨在抹黑警方形象,并无证据支持”,监警会没有查问相关警员下,认定警员只是想指示“白衣人”返回村内。

监警会强调,会方没有能力去查“警黑勾结”的指控,但警方当日未有及时采取行动,以及有警员对记者说“没有看到任何人手持攻击性武器”等言论,激化了外界的“警黑勾结”指控,导致示威活动升级,而警方接受访问时没有逐点驳斥指控,提供未有佐证的否认,亦助长外界的揣测。

CLASH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报告称,警方没有及时否认与黑社会勾结。
CLASH

图像来源,LAM CHEUK TING

图像加注文字,7月21日元朗事件成为示威的转捩点。

8.31太子站冲突有没有人死亡?

8月31日,警方在太子地铁站内的行动引发争议,包括并因关闭车站而引发了连串车站内可能有人被杀的传闻。

监警会报告大幅引用警方说法,指示威者与数名中年男乘客争执,演变成打斗,警方是为了制止太子站打斗而采取行动,亦有媒体拍到有“黑衣”示威者换衣服等事件,加上此前发生过示威者从警方手上抢犯的事件,警方关闭太子站是“防止示威者逃离车站”,监警会认为关闭出口“似乎属合理的决定”,之后警方要求港铁用特别列车运走被捕人士,亦是“审慎和明智”的决定,不过这加速散播了死亡传言。

示威者要求港铁公开监控视频。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太子站外被示威者弄成祭坛。

对于有救护员在太子站外要等十几分钟才获准进入车站,监警会报告指,理想做法是让他们一到达门口就获准进入车站,但不认为警方故意拒绝救护员进入车站,而是担心附近有示威者包围,警方是希望确保救护员的安全。

“香港人口稠密,要掩盖公众场所有人死亡的事件,需要大量人士、部门及机构相互勾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报告写道,“有关警方在太子站内杀人然后掩盖事件的说法,是完全没有证据支持的超乎寻常的主张,并不可信。”

报告指,事件发生后一整天,没有任何部门反驳这“毫无根据的主张”,直至9月2日,才由政务司司长成为第一个反驳传言的人,“但不实传言已经萌芽”,监警会建议警方要提高透明度,消除传言。

6月12日的“暴动”定义

示威者五大诉求之一是撤回6月12日的“暴动”定性。

示威者认为政府无视他们6月9 日100万人大游行(警方称最高峰有24万人)的诉求,决定包围立法会大楼示威,反对《逃犯条例》,后来演变成出现催泪弹的警民冲突。

警方以“暴动”称呼这场冲突,引发后来6月16日再一次的大游行人数再次上升(主办单位称200万人;警方称按原定路线最高峰有33.8万人)。后来警方改口,称没有为当天的抗议定性。

监警会报告称,警方内部指引,并没有界定什么情况下会宣称“暴动”,建议制定关注“暴动”的明确指引,并向公众交代把某情况宣称为“暴动”的目的、准则和程序。

PROTEST

图像来源,AFP

过份使用武力?

监警会报告没有明确指出警员有没有使用过份武力,但点出了有片段显示警员在地上拖行示威者、亦有警员曾向示威者头部瞄准发射胡椒弹,有别于国际指引。

报告建议要检讨如何有效确保警员在使用武力时严格遵守指引,以及警员平息动乱时所采用的策略、装备和武器,警方是否使用过份武力,需视乎事件起因、示威者行动和警员判断,若发现有警员违反法例或警队指引,期望警方起诉或惩处相关警员。

报告建议警方加强使用催泪弹、胡椒弹的相关规例和指引,制定培训给予警员,并就警员在示威期间的武力使用作定期考核,亦应订定指挥官和前线警务人员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武力应负的责任。

报告特别指出,应成立专家委员会,就催泪弹毒理水平是否可接受作出建议。

视频加注文字,8月11日,防暴警察被拍下在港铁太古站内近距离开枪,和在葵芳站内发射催泪弹的镜头。

“撑警报告”

香港民间人权阵线召集人岑子杰,批评监警会报告“偏颇”,虽然媒体拍到“警暴”的画面,但报告没有任何一张图片,“刻意模糊警暴问题”,亦没有就警方使用过份武力等问题作岀评价,只会批评示威者,形容这份报告是“撑警报告”。

7月21日身在现场的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对报告报告感到愤怒,批评报告是非不分,他说,报告将7.21暴力袭击事件,认定是黑白衣人双方打斗,是合理化“白衣人”的行为,又指当日有孕妇受袭,反问是否孕妇都参与打斗。

元朗居民苏先生在7月21日放工时,在街头被“白衣人”用滕条打背脊,留下多条伤痕,成为有无辜市民遇袭的重要人证。他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批评,当晚手持木棍的白衣人表现可疑,却获警方放行,如果认为无证据显示“警黑勾结”是不能接受,认为警方应就此负责。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顾问区家麟撰文指,现场片段是清晰可见“白衣人”在元朗站对在场人士“无差别攻击”,站内遇袭的人是穿着不同颜色衣服,报告“连事实也不弄清楚”,而当警察求助热线接获报案时,监警会认定是有人试图蓄意瘫痪系统,令警方无法了解实际发生什么事去部署资源,这种说法是“为警队行动迟缓开脱”。

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杨岳桥指,监警会没有调查权,报告只听取片面的意见,例如8月31日当晚警方不让记者在场,导致后来有人死亡的传言,认为报告应该遣责警方驱赶记者。他又指,报告形容香港“被扯向恐怖主义年代”,是轻率做出有关结论。

8月31日在太子站现场的教育大学学生会前会长梁耀霆指,报告欠缺各方说词,较多引述警方描述,未能全面陈述事件,他认为公众关注当晚警方的做法。报告并没有交代,警方当日在车厢打示威者,是否涉及过份使用武力,亦把被警察追打的人视作换衣服的示威者。

林郑月娥记者会上背景为暴力示威的图片。

图像来源,AFP

图像加注文字,林郑月娥记者会上背景为暴力示威的图片。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自己花了10小时阅读整份报告,形容报告“全面、客观”,事实陈述不全部依赖警务处资料,报告并不偏颇,形容警队“毋庸置疑是专业”。

她说,不会天真以为接纳报告建议会令社会事件结束,指香港是自由城市,加上现时仍有很多冲突,预料社会会持续紧张,重申不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又指事件以暴力胁迫政府,削弱警队会令“暴力份子”得逞。

她批评示威暴力程度不断升级,亦有人在互联网散播仇警言论,促请那些鼓吹“违法达义”、“公民抗命”的人深思,每个人都有争取自由、民主公义的权利,但不能凌驾于市民安居乐业的权利,政府及警队会义无反顾向暴力说不,确保市民享有自由的权利。

香港警方发言人表示接纳有关报告,并会认真审阅报告内容,参与及全面配合由保安局局长督导的专责小组,仔细研究和跟进报告提出的52项建议。保安局发言人称报告有助厘清事实,报告提出的改善措施,有助警方更好地处理将来的大型公众活动及完善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