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居條例:「超國民待遇」憂慮下的中國綠卡之爭

1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中國司法部近日發佈《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各種討論。

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中國登記在冊的外籍人員超過59萬。中國當局推出政策試圖規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管理,但學者指出,條例凸顯了人口、戶籍、民族三大政策的不合理性,成為民眾怨恨的宣洩口。

條例規定了什麼?

Models walk the runway with designer Karl Lagerfeld's Fall/Winter 2007 collection at the Fendi Great Wall of China fashion show taking place on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tself, on October 19, 2007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在中國長城上走秀的國際模特

中國司法部2月27日公布的徵求意見稿主要對外國人申請、主管單位審批永久居留資格做出了詳細規定,徵求意見截至3月27日。

根據條例的內容,外國人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取得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國人可以申請永久居民資格。

中國重點發展的行業、區域引進並經主管部門推薦的急需緊缺人才、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引進並推薦的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員以上職稱的學術科研人員等「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引進的外國人」也可以申請。

對於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外國人,如果學歷、居留時間、工資性年收入達到一定標凖,且納稅記錄和信用記錄良好的,也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條例中還規定,外國人可以通過投資或家庭團聚需要申請永久居留。

中國綠卡門檻降低?

中國永久居留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中國媒體《南方周末》報道稱,當年實施的《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首次提到「永久居留」,而制度真正建立是2004年出台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其中釐清了移民申請的條件和程序等,「標誌中國綠卡制度正式實施」。

不過獲得中國綠卡人數不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編撰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指出,2004年至2013年,只有7356人獲得中國綠卡。

2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日前撰文指出,與2004年的《辦法》相比較,2020年《條例》明顯降低了中國綠卡門檻。

任澤平稱,新條例新增了傑出成就申請永居;在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方面大幅放寬任職單位和申請人條件限制;在投資申請方面,一般門檻從2004年的200萬美元降至2020年的1000萬人民幣,且不再有三年限制;新增普通工作申請,普通外國人如符合學歷、居留年限和收入要求,可申請永居。

但全球化智庫(CCG)人才研究總監李慶認為,「門檻降低」的說法並不準確。

「我覺得是選才的範圍擴充了,能夠有更多的人可以參與申請,但能不能獲批這個條例裏面並沒有明確說明,」他對BBC中文指出,新條例在這方面仍然比較模糊。

反對聲

新條例草案一齣,遭到中國網友幾乎一邊倒的批評。中國司法部徵求意見的微博下有超過7萬條評論,但目前已經遭到審查,無法再發表新的評論。

許多網友並不樂見其他種族到中國定居。他們認為,中國大地上應該只有「炎黃子孫」,引入一些移民可能會擾亂社會治安。還有網友質疑,中國勞動力不足為何不進一步放開「計劃生育」政策,降低門檻吸納移民是本末倒置。

跳過 Twitter 帖子, 1
允許Twitter内容

此文包含Twitter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Twitter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結尾 Twitter 帖子, 1

有網友認為,中國當局推出政策並沒有充分諮詢民眾,「不是絶對反不反對的問題,而是這個問題這個法案需要非常非常慎重,包括它支持的範圍以及如果引進這些怎麼安排會不會特殊對待,萬一有人為了得到這個惡意的結婚或者通過某些渠道獲得怎麼辦,門檻太低,以及適用法律政策,對原居民資源影響各方面不會是簡簡單單解決得了,起碼需要提案討論更規範。」微博網友「迦南伽羅」說。

上海法律學者張雪忠反對這項條例。他認為,制定影響到廣泛大眾的政策,若不遵循起碼的民主程序,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音頻加註文字,非洲人在中國:他們如何看自己的經歷?

「我自己並不是從種族主義或者是民族主義的立場來反對永居條例,但持這種觀點的人也是中國國民,也有表達的權利,」張雪忠說,「一項這樣的政策需要經過充分的討論和參與才行。如果說很多人都是這個想法,我覺得就應該推遲,不能強行去推進,否則未來會引發更加激烈的民族、文化和種族的衝突。」

「當一個國家排外情緒的人達到了一定數量,你沒有給他選票來表達,他未來就可能會用暴力來表達,這非常危險,」他說。

擔憂「超國民待遇」

新條例讓不少人回憶起了以往外國人在中國獲得的特別優待。

經常被提起的是武漢警方為一名日本人找單車的故事。2012年2月,凖備騎自行車環遊世界的河源啟一郎在武漢丟失自行車,不到三天武漢警方就為他找回了車。

除此之外,中國大量寒門學子因經濟問題輟學時,當局對外國留學生給予資助也讓大眾感到不公。

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學者黃文政認為,條例引發巨大的反對聲浪凸顯了中國人口、戶籍和民族三大政策的不合理之處,從而成為民眾不滿的宣洩口。

3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他對BBC中文指出,民眾不滿主要有三點原因:計劃生育阻止了大量本民族嬰兒出生,現在卻放開外國人居留,讓普通民眾情感上難以接受。第二,一個普通河北人在北京工作30年,也難以取得北京戶口,如果一個國外留學生通過新條例得到相應的權益和福利,民眾無法接受。另外,以往中國當局對一些少數民族的優待已經讓一些漢族人不滿,民眾以過往事例為鑒,擔心若新條例通過,當局更加會對外國人實行「超國民待遇」。

黃文政認為,中國確實需要一部條例規範外國人居留,適當引入一些高技術移民對國家也有好處,不過這次新條例將中國各種各樣權利不平等現象凸顯了出來,引起民意反彈。

全球化智庫(CCG)人才研究總監李慶則指出,新條例擴充了政府選才的範疇,不過裏面提到的如積分管理制度的操作和執行標凖需要更加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