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亞危機:被遣返者面對的未知命運

  • 尼克·比克(Nick Beake)
  • BBC記者 發自緬甸
Rohingya Muslims, fled from ongoing military operations in Myanmars Rakhine state, walk towards Bangladesh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目前有大量羅興亞難民暫時居住在孟加拉國邊境的難民營。

2018年,在緬甸政府對國內穆斯林少數族裔實施鎮壓後,有超過70萬羅興亞難民從緬甸逃亡到孟加拉國。

在兩國達成的協議下,他們當中有數以萬計要被遣送回緬甸,但由於沒有人願意回國,此舉受到了阻力。假如這些穆斯林少數族裔選擇回到緬甸,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

在20世紀90年代,人們曾有「亞洲曼德拉」這樣刻意生造的字眼來讚揚被監禁的昂山素季,以及她為緬甸人權所作的奮鬥。

但是,尼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非洲人國民大會(ANC)是通過鬥爭推翻了種族隔離主義的政權,而昂山素季的全國民主聯盟(NLD)現在卻被指控,在這個充滿血腥史的國家一手造就了分裂和歧視。

Myanmar State Counsellor Aung San Suu Kyi at the 2018 ASEAN summit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曾經被國際社會標榜為人權鬥士的昂山素季,如今卻被指責沒有為羅興亞人的平等權利發聲。

如果要想像羅興亞穆斯林從孟加拉的難民營回到緬甸若開邦之後將會迎來怎樣的人生,最好就是看看現在若開邦的40萬羅興亞人過得如何:那些在去年緬甸政府軍殘暴的「清理行動」中沒有逃走的人表示,他們現在每一天都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過著囚徒一樣的生活。

「我們羅興亞人被當成動物一樣對待。各種限制、打壓和迫害。」22歲的努爾·迪因(Nur Deen)告訴我說。

我和他經常通電話,但是從來沒有機會見到他。

這是因為,他人生中四分之一的時間都被圈禁在若開邦首府實兌(Sittwe)一個關押「境內流亡人士(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簡稱IDP)」的營地。

在營地以北大約60英里(96公里)處,就是緬甸國防軍(Tatmadaw)對羅興亞人實行聯合國所指的種族清洗行動的地方。

緬甸國防軍否認了這一指控,堅稱自己不過是將襲擊警察和軍隊的羅興亞武裝驅逐。

努爾·迪因一家在2012年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發生一波暴力衝突之後被送到了IDP營地,從此就沒有離開過。

A Rohingya woman stands outside of her tent inside the IDP camps in Sittwe, Rakhine State Myanmar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在「境內流亡人士」集中營裏的女子。

據人權組織的描述,營地是一個戶外監獄——他們在那裏沒有人身自由,也無法接受醫療和教育服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願,但政府阻攔了我們,」迪因說。

「我感到焦慮和傷心,我覺得沒有希望。我們想要自由,想要機會。我想呼籲政府:讓我們做我們想做的事。」

不過,機會看起來相當渺茫。

最後一名入讀實兌大學的羅興亞學生是在2012年註冊。一代人成為醫生、教師、科學家和政治家的志願被打壓。學術、事業和職業的夢想被粉碎。

聯合國指,仍然居住在若開邦的羅興亞人需要得到公民資格和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考慮將100萬羅興亞難民從孟加拉邊境帶來緬甸。

他們的房子被夷為平地,他們的村莊被強行拆毀,他們長久的歷史痕跡正在從若開邦的版圖上被移除。

現在的狀況不足以滿足「自願、安全、有尊嚴和可持續」的難民回國條件。

「保證安全」

緬甸方面則會告訴你是另一回事。在主要城市仰光最近舉行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軍方和公務官員主席台後面的一塊大屏幕上顯示,回國的羅興亞難民可以得到溫暖的迎接,並期待一個光明的未來。

他們告訴我們,中國已經捐出了大約1000幢預先組裝的房子。

Hla Phoe Khaung transit camp for returning Rohingya refugees is pictured from a Myanmar military helicopter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這些營地據說將會給回國的羅興亞難民居住。

短期內,孕婦和剛生產的母親可以得到醫療檢查和特別照顧,每人每天也會得到1000緬元(0.63美元;0.49英鎊)的補助,以及食物和乾淨用水。

長遠來說,將會有鼓勵工作的機制,並有機會在42個為回國難民劃定的區域建立家園。具體在什麼地方,則沒有告訴我們。

建造防護設施、道路和橋樑是一回事,但是羅興亞穆斯林和若開邦佛教徒之間發生暴力的根源又將如何解決?

據說,在軍隊進行殺戮淫掠之後,在羅興亞人村莊裏放火的正是佛教徒。極端民族主義者通過臉書(Facebook)等工具散播的反羅興亞人信息又將如何得到應對?

Smouldering debris of burned houses is seen in Warpait village, a Muslim village in Maungdaw located in Rakhine State on October 14, 2016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在暴力衝突發生過後,若開邦的村莊被完全破壞。

雖然昂山素季的人民政府理論上已經從2015年大選之後執掌了政權,但緬甸國防軍仍然掌控著國家的命脈,軍隊又將會受到什麼樣的監督?

當局沒有提過給羅興亞人完全的公民資格——而這是已故的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在2017年主持羅興亞問題諮詢會議時所給出的一個核心建議。

然而,當局給出的條件仍然是給予有限度的人身自由,換取羅興亞人接受當局發放的公民身份驗證卡(NVC)。多數羅興亞人拒絶接受NVC,他們認為,如果接受就等於承認自己是來自國外的非法群體。

到了問答環節的時候,我認為緬甸當局的計劃當中還有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因素。

「當本應保衛羅興亞人安全的軍隊被指控對他們實施種族清洗的話,你如何能夠保證羅興亞人的安全?」

沉默。一段長時間的沉默。高官沒有回應。終於,一名政府官員說話了:「你是從哪裏來的?」

他記下了我的回答,然後向我保證,回國的人將肯定會安全,而假如軍隊或者民兵隊伍當中有人對羅興亞人有犯罪行為的人,他們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無助的羅興亞人

在若開邦,當局開設了一些工作坊,幫助人們理解種族差異,從而建立良好的關係。

但是,活動人士對此並不買賬。

「情況甚至變得更糟糕,」若開項目(Arakan Project)的主管克里斯·勒瓦(Chris Lewa)說。該組織負責監督羅興亞的問題,以及若開邦的發展。

「羅興亞人被威脅要接受NVC,並且被剝奪了謀生的機會。人身自由的狀況變得更差,新的查哨點被設立了起來。現在甚至比過去(去年8月)暴力衝突尚未爆發的時候更糟糕。我們看到了各種設施被建起來,但是它帶來的卻是恐懼,害怕人們會被關進新的營地。」

結果,孟加拉與緬甸經過深刻討論之後達成協議先讓2200名羅興亞人回國,但這一決定在11月受阻.很明顯,名單上的難民沒有一個人想回去。

Rohingya Muslims seen at a makeshift camp on hills at Cox's Bazar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羅興亞穆斯林表示,寧願留在難民營,也不想冒險回到緬甸。

計劃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批評,但是兩國似乎不為所動,表示計劃將會在12月30日孟加拉大選之後繼續進行。

至於羅興亞人,則被裹挾在了無政府和冷酷政治情勢的無助狀態之中。事實上,全世界將無法看到回國的羅興亞人將會遇到什麼。

雖然兩個聯合國機構和緬甸政府之間已經簽署了協議,但是若開邦的人道主義門戶將收得更窄。至少可以說,迎接回國羅興亞人的狀況不會太美好。

很多若開邦當地族人表示,他們害怕孟加拉人或者「卡拉」(Kalar,當地對穆斯林的種族主義稱號)回來的一天。

他們會告訴你說,這些是非法移民,他們全都支持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akan Rohingya Salvation Army)的武裝——是他們在2017年8月將安保地帶發動了襲擊,才導致後來的軍事鎮壓。

在想像羅興亞人可能面對的境遇時,我很難不想起幾個月前在若開邦北部遇見的一個村鎮官員冷酷的評語。而他當然也將是負責確保羅興亞人「自願、安全、有尊嚴和可持續」地回歸緬甸的其中一個人。

我問他,你能用三個詞形容羅興亞人嗎?

「恐怖分子。」他只說了一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