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位於話題中心的跨性別舉重選手哈伯德

  • 喬舒亞·蘇提斯(Joshua Surtees)
  • BBC體育記者
43歲的她成為了奧運會歷史上年齡第三大的舉重運動員。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

43歲的哈伯德成為了奧運會歷史上年齡第三大的舉重運動員。

「我不是來改變世界的,」2017年,當勞雷爾·哈伯德(Laurel Hubbard)首次作為一名女性舉重選手參加競賽時,她曾這樣說過。

「我只是想做自己,做自己的事,」在世界錦標賽上奪得兩枚銀牌後回到祖國新西蘭時,她對一名記者這樣表示。

兩年之後,她在薩摩亞太平洋運動會87公斤以上級比賽中奪冠,導致一些人指責允許她參賽的做法並不公平,因為勞雷爾·哈伯德曾以男性身份生活30年。2012年,33歲的哈伯德以一名跨性別女性身份出櫃,並在之後重新開啟自己的體育生涯。

2017年在阿納海姆(Anaheim)世界舉重錦標賽上奪冠後,哈伯德便鮮少接受媒體訪問。她選擇讓自己遠離圍繞她的一系列風波,以及時常兩極分化的關於跨性別群體權益的整體辯論。

哈伯德在2017年的那次採訪中稱,她希望人們可以理解並接受她以一名女性身份參賽。

「當人們看到一些不同於他們認知的新事物時,人們會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自衛是一種本能,」她說。

「改變他們的想法、感受和信念並不真正是我的工作。我只是希望他們看到更大的局面,而不只是相信直覺。」

8月2日,她成為了第一位以與出生時不同的性別參加奧運會比賽的公開跨性別運動員。在87公斤以上級女子比賽三次抓舉失敗後,她的此次奧運征程也宣告結束。中國選手李雯雯在比賽中獲得金牌,英國選手坎貝爾(Emily Campbell)與美國選手羅伯斯(Sarah Robles)分列二三名。

勞雷爾·哈伯德其人

還是青少年是,哈伯德已經是一名全國紀錄保持者,曾在新西蘭國內男子舉重比賽中達到過300公斤的總成績。2001年,23歲的哈伯德退出舉重界。

她後來說:「那種試圖融入一個可能並不是為我這種人設定的世界的壓力……變得讓人難以承受。」

如今,43歲的她成為了奧運會歷史上年齡第三大的舉重運動員。新西蘭奧委會發言人艾伯特(Ashley Abbott)形容她是一名「十分重要的榜樣」,「開啟了關於包容性的討論」。

「當你看到像你這樣的人在世界舞台上獲得成就,這真的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看到有一條路在那裏,」艾伯特說。

重返賽場至今,哈伯德已獲得七枚國際賽事金牌。

在2018年英聯邦運動會上因肘部受傷而退賽後,她一度以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將就此結束。但她最終回歸,在2019年太平洋運動會上奪得金牌,並在世界錦標賽上獲得第六。

在87公斤以上級女子比賽三次抓舉失敗後,哈伯德的此次奧運征程也宣告結束。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

在87公斤以上級女子比賽三次抓舉失敗後,哈伯德的此次奧運征程也宣告結束。

在東京奧運會預選賽期間,哈伯德的最好成績為285公斤,在所有獲得參賽資格的選手中排名第四,比21歲的奪冠熱門李雯雯的最好成績低至少50公斤。

儘管改變世界可能不是哈伯德的首要任務,但她得以作為第一名參加個人項目的跨性別運動員參賽,對改變數百年來的體育傳統有極大幫助。

「得到這麼多新西蘭人給予我的善意和支持,讓我充滿感激也感到慚愧,」她在入選奧運會後發表簡短聲明稱。

7月30日,國際奧委會(IOC)以她的名義發表了另外一份聲明,其中寫道:「我視奧運會為一場宣揚我們希望、理想和價值觀的全球性慶典,感謝國際奧委會為讓體育具有包容性與可及性作出的努力。」

艾伯特表示,哈伯德一直「保持低調」,且她會得到保護免受「社交媒體空間上的任何負面事情」。

「我們都需要記住,這些技術問題的背後是一個人,」艾伯特稱。

國際奧委會醫學與科學負責任卜吉特(Richard Budgett)也表示:「勞雷爾·哈伯德是一名女性,在按照她聯合會的規定進行比賽。」

「我們必須為她爭取奧運資格的勇氣和毅力致敬。」

規則

國際奧委會在2004年批准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奧運會。

2015年起,國際奧委會作出規定,從男性轉變為女性的運動員可以參加女性運動,且無需手術,只需宣告自己為女性的這些運動員作出性別認同至少四年,且睾酮水平保持低於10nmol/L至少12個月。

此外,在個人項目上,國際奧委會允許各體育聯合會制定自己的指導政策。世界田聯(World Athletics)的標凖為5nmol/L,而等到國際奧委會的研究結束後,國際舉重聯合會(International Weightlifting Federation)等其他機構可能也會採取與國際奧委會相同的標凖。

根據英國國民醫療保健系統(NHS)數據,男性的睾酮水平為10-30nmol/L,具體年齡和一天中的測量時間不同,結果也會發生變化,但年輕健康男性的數值通常在20-30之間,女性數值則在0.7至2.8之間。

為降低睾酮水平,哈伯特和其他跨性別女性選手必須服用抑制激素的藥物。

國際奧委會自己的規則未來也可能發生多次修訂。目前該組織正在對其政策作出研究。他們向BBC表示,正在研究「一個全面且尊重運動員權益的新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其過程中「不僅會考慮醫學、科學及法律問題,也會考慮人權」。

科學問題爭論不休

從男性轉變為女性的過程本身會導致睾酮明顯下降,已經有不同研究顯示,這會對個人的運動能力和力量帶來影響。

意大利跨性別短跑運動員佩特裏羅(Valentina Petrillo)最近曾向BBC表示,她在轉變的最初幾個月體重增長了10公斤。「我不能像以前那樣飲食,出現貧血,我的血紅蛋白很低,總是很冷,體力不如從前,睡眠跟以前也不一樣,也有情緒波動。」

國際奧委會卜吉特表示,雖然有許多研究已經表明經歷男性青春期的人的殘餘優勢(residual advantage),但我們「必須同時權衡經歷性別轉變的所有其他不利之處」。

「在生理學、解剖學和心理層面有很多方面可以給一個人帶來出色的表現,我們很難說:『是,她有優勢。』還有許多其他因素需要考慮,」卜吉特表示。

他還稱,要想建立更好的跨性別女性給體育帶來的「證據基礎」,還需要進行更多科學研究,但「鑒於最高級別的競技中此前沒有公開的跨性別女性」,他認為跨性別女性對女性運動的整體威脅「可能被誇大了」。

反對跨性別女性參加女性運動的團體「澳大拉西亞拯救女性運動」(Save Women's Sport Australasia)聯合創辦人德威斯(Katherine Deves)稱,睾酮水平下降只是「用來分散焦點的」。

她稱國際奧委會允許哈伯特參賽的政策「存在缺陷」。她指出,跨性別女性在「速度、耐力、力量、快縮肌和器官更大」等「每一個指標上」都有優勢。

她還表示,跨性別女性恢復速度更快,骨骼更加堅硬,且盆骨沒有傾斜因此更不容易出現膝蓋或腳踝負傷。

除哈伯德外,還有另外三名跨性別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參賽。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

除哈伯德外,還有另外三名跨性別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參賽。

科學界對於男性與女性在青春期形成的生理差異已經普遍達成共識。在哈伯德已經經歷過的男性青春期期間,男性的肌肉量會得到增加。

體育科學家塔克(Ross Tucker)稱,男性青春期出現的一系列生理變化會(在男性與女性之間)帶來顯著的功能優勢,他稱在游泳與自行車運動上這種差異在10-12%之間,而在舉重等涉及上肢肌肉力量的項目上可能達到「30-40%」。

但也有許多人不認同塔克教授的觀點。拉夫堡大學的哈珀(Joanna Harper)是一名跨性別女性,她幫助了目前國際奧委會的政策成形。

哈珀認為,目前不能確定跨性別女性在重量相同的情況下一定比順性別(cis gender)女性強壯,雖然經過激素治療後,跨性別女性平均看來比順性別女性更高、體型更大、更強壯,這些在許多運動中都是優勢,但「我們允許在運動中取得優勢,不允許的是壓倒性優勢」。

她指出,舉重運動中按照重量不同區別級別,而與哈伯德競爭的女性「都是體型非常大的女性」。

「我認為,如果一名跨性別女性把她的睾酮水平降低到女性水平,並保持一年或者更久,那跨性別女性應該被允許參加奧運會比賽。」

支持與反對聲音

新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對哈伯德表示支持。她的奧運會對手、澳大利亞選手塔蘭特(Charisma Amoe-Tarrant)表示,「我非常尊重她。我只想祝她一切順利」。

獲得銀牌的英國選手坎貝爾曾在2018年表示,「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她跟我們其他的女性一樣,是用自己的權力獲得了資格」。

但也有一些人指責允許她參賽。

新西蘭舉重運動員蘭布雷特(Tracey Lambrechs)稱,自己在2018年英聯邦運動會時不得不為哈伯德讓出一個比賽名額,這令她「心碎」。

比利時舉重運動員範貝林亨(Anna Vanbellinghen)稱,讓哈伯德參加奧運會「不公平」,「像是一個糟糕的笑話」,那些「改變一生的機會」的運動員們感到「無能為力」。

除哈伯德外,還有另外三名跨性別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參賽。她們分別是加拿大足球運動員奎恩(Quinn)、美國滑板運動員史密斯(Alana Smith)及自行車運動員沃爾夫(Chelsea Wolfe)。但她們沒有一人引起像哈伯德這樣的爭議。

哈伯德之所以引發如此多的討論,很大原因是因為她的項目是舉重。但無論如何,哈伯德的一章將永遠被銘刻在奧運會的故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