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氣候融資、淨零金融聯盟和可持續金融體系的含義

Dead trees caused by acid rain

全球金融業在格拉斯哥氣候峰會COP26上承諾在最根本性的決策過程中將把碳排放納入考量;這表明碳排放將從金融決策的邊緣選項升級為基本選項。這個金融業COP26倡議由聯合國氣候行動和融資特使馬克·卡尼(Mark Carney)牽頭。

「這是氣候融資進入主流的一個突破,也正是世界所需要的,」他說,而現在已具備了必要的管道架構。

卡尼是2021年4月啟動的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FANZ)召集人。GFANZ在COP26峰會前期高調亮相,是全球私營金融部門開始積極參與氣候融資的一個重要標誌。

氣候融資是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的重要議題。金融資源是氣候項目得以持續、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Photo made available by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shows a map of the ozone hole over the South Pole

圖像來源,EPA

氣候融資

提供或調動金融資源,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提供項目資金和進行相關的投資,促進碳減排、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和抵禦能力。

融資渠道有多種,包括銀行貸款、風險投資、私募、共同基金、捐贈基金、購買股票或債券等,這些渠道可以引導資金流向既有助於碳減排又可盈利的投資項目。

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FANZ)成員包括450多家銀行、保險公司、投資者、證券交易所、評級公司和指數供應商,資產總計高達150萬億美元。這個規模足以在2050年前融資100萬億美元來投資於新技術開發應用,也足以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推動自身重組鋪平道路。

聯盟承諾將制定「基於科學」的目標,到2030年大幅削減排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為推動轉型、企業碳減排、激勵有助於抗衡氣候變化的行業實現增長提供資金,且每年報告進展情況。

Illustration showing a rich person dangling a coin in front of three other people who want it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BBC

氣候融資源自《巴黎協定》;協定呼籲」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並強調財政支持的透明度和增強可預測性。

《協定》要求在執行過程中體現」以公平為基礎並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則,同時要根據不同的國情「。

發達國家承諾在2020年之前,每年從各種渠道聯合調動1千億美元用於解決發展中國家迫切的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需求。這個承諾沒有完全兌現,留給了2021年的COP26。

各國政府還商定,數十億美元的新多邊資金的主要部分應通過綠色氣候基金提供。這個基金還肩負著一項重要任務,即在投資組合中保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之間的平衡,並通過私營部門基金吸引私營機構參與,調動私人資金進行低碳、有抵禦力的投資。

綠色基金投資組合失衡狀況也是一個遺留問題;2019年數據顯示,用於適應能力方面的氣候資金仍然只佔氣候融資總額的一小部分,而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資金佔93%。

Presentational white space

黃金標凖

聯合國淨零金融聯盟本身在執行規則方面的權力有限,但監管機構正朝著加強執行力度的方向努力。淨零金融聯盟將創建一個新的國際機構,負責制定國際會計標凖,以就公司應如何披露氣候信息設計出標凖化的規則。

卡尼曾表示,GFANZ將是金融業淨零承諾的黃金標凖。

黃金標凖是第一個針對清潔發展機制(CDM)和聯合履約機制(JI)溫室氣體減排項目開發的獨立的、具有良好實用性的基凖方法,為項目開發商提供了一套方法,以確保CDM和JI能夠產生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真實可靠的環境效益。

這個標凖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等若干國際組織發起,經政府部門、環境組織、私營企業和認證機構等利益相關方長期協商於2003年正式推出,定期更新。

黃金標凖被視為項目質量一流的證明。

promotional image for UK climate change postcode lookup

碳淨零排放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碳交易市場,涉及碳排放定價系統和交易市場的建立、監管。倫敦大學學院可持續金融於基建轉型教授梁希對BBC表示,這方面中國於西方立場有較大差距。

他說,造成差距的一個原因是碳定價體系起步有先後,發展程度不一,比如歐盟和英國主要使用碳市場進行碳減排,美國還沒建成全國碳交易體系,中國則剛剛開始進行全國碳市場的試點。

機制間互信和核算體系銜接也是一個基本問題,需要各國在《巴黎協定》的多邊機制下建議碳排放核算有關統一規則,並保障充分的透明度;目前離這個目標仍然有一定距離。

Presentational white space

氣候金融的監管

私營金融聯盟在COP26上的高調亮相,也把金融監管問題提到前沿 —— 氣候融資和相關金融活動如何監管?標凖如何制定?

路透社報道稱,COP26召開之際,已知全球會計標凖組織、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和英國央行在內的金融監管機構將共同制定審查和披露標凖,實施金融監督,但具體細節並不清楚。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公布有關碳排放的披露規則,估計與英國和歐盟的相關計劃類似。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眾多央行都已經表示,正對金融機構進行與氣候議題相關的檢查,以進一步施壓金融業評估風險。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表示,英國將制定規則,要求企業公布轉向淨零排放的計劃,說明將如何在2050年前實現脫碳。

化石燃料與經濟增長脫鉤、推進低碳、氣候適應型增長的關鍵是識別、管理氣候風險和機遇。這方面,已經有一個值得借鑒的框架 —— 與氣候相關的財務披露工作小組( TFCD),為金融和實體企業的氣候風險披露和報告提供了一個樣本,以應對氣候風險,並從向低碳、氣候適應型經濟體轉型帶來的機遇中獲益。

聯合國氣候行動指出,「雖然TCFD等框架仍是自願性的,但至關重要的是,通過對氣候風險披露和報告的實質性監管,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以確保各國能力上的差異得到充分認識和解決。」

目前的挑戰仍是避免標凖泛濫,以及鼓勵金融機關和監管機構共同努力確保監管連貫一致。

COP26

圖像來源,Reuters

Presentational white space

政府的角色

卡尼就任聯合國氣候融資特使一職時表示,一個新型可持續金融體系正在緩慢成型,它將為私營部門的倡議和創新提供資金,進而有可能增強各國政府氣候政策的有效性,而這需要進一步努力將氣候風險納入決策過程中。

一個主要挑戰是將中央銀行、金融監管機構和主管部門一同納入綠色金融體系,以加強金融系統在管理風險和動員資本進行低碳、氣候適應型投資方面的作用。

聯合國數據顯示,向低碳、有抵禦力的經濟轉變,可以在2030年之前在全球創造6,500多萬個新的淨就業機會。

曼徹斯特大學發展經濟學講師奧斯曼·瓦塔拉(Osman Ouattara)撰文指出,在聯合國氣候行動大旗下的私營機構聯盟GFANZ由卡尼領導,這點值得注意。他曾經領導過兩個國家的央行,現在兼任英國首相COP26氣候融資顧問。

各國央行主要負責維持物價穩定、控制通脹、保證金融體系穩定。瓦塔拉認為,氣候變化在這幾個方面構成重大挑戰,因此央行「應該在決策過程中考慮氣候變化」。

宏觀層面,除了針對氣候驅動的通脹採取行動,還應考慮「綠色貨幣政策、綠色融資,甚至綠色量化寬鬆政策,即中央銀行僅購買有證據表明所創造的資金將用於綠色目的的資產」。

淨零金融聯盟成員、管理資產4千億美元的路博邁(Neuberger Berman)總裁兼首席投資官約瑟夫·阿瑪托(Joseph Amato)對路透社表示:「如果沒有政府在很大程度上的參與,將很難實現這些承諾。」

「會有大量的地方政治因素,將影響到減排的進程。」

卡尼和蘇納克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前加拿大和英國央行行長、聯合國聯氣候行動和融資特使馬克•卡卡尼(左)和英國財相蘇納克在COP26峰會上
Presentational white space

私營資本的動力

吸引私營部門的是氣候領域的商機和盈利前景。研究顯示減緩和適應投資帶來的收益大大超過任何前期成本。

聯合國氣候行動全球適應委員會估計,從2020年到2030年投資1.8萬億美元,可在五個領域產生7.1萬億美元的總淨效益——預警系統、具有氣候抵禦力的基礎設施、改善旱地農業作物生產、全球紅樹林保護和更具抵禦力的水資源。

根據世界銀行 2019年10月的數據,未來15年,全球需要對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到2030年約投資90萬億美元。但這些投資可以收回。

研究發現,向綠色經濟轉型可釋放新的經濟機遇和工作機會。平均1美元的投資產生的收益為4美元。

聯合國2018年發佈的《新氣候經濟報告》稱,據保守估計,大膽進取的氣候行動到2030年可帶來26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益。

雖然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目前仍沒有具體的計劃,成員機構的減排時間表不盡相同,標凖和行動路徑各異,採用的數據不一致,對投資的環境衝擊並不真正了解,但與六年前巴黎峰會時相比,大部分金融機構對氣候金融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

同樣發生了重大變化的是氣候融資的角色。在2020年年初,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的金融資本總額為5萬億美元,而11月初則達到了130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