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社會不同的壓歲錢與紅包文化

紅包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紅包通常是長輩發給晚輩,通常人們把錢裝在紅信封中

在華人社會中,「壓歲錢」與「紅包」是農曆新年的一部重頭戲。

一年一度,不論你是期待收壓歲錢,或是煩惱紅包要包多少,或許都難以自外於這項華人圈的過年習俗。

BBC中文網帶您認識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社會中壓歲錢的起源與異同。

紅包和壓歲錢是一回事嗎?

牛年

圖像來源,Xinhua

圖像加註文字,今年是牛年

長期研究台灣民俗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曾向BBC中文網介紹壓歲錢的起源與紅包文化。

「首先,『紅包』並不等於『壓歲錢』,專指過年由長輩給晚輩的才能叫壓歲錢。」林茂賢澄清了兩種現今常混用的說法。

據說,壓歲的「歲」音同「祟」,也就是鬼鬼祟祟的祟,因此壓歲錢又有壓制邪祟的意義,把不好的災厄壓制下來。

早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就已經有壓歲錢這個習俗,意義是鎮壓邪祟,但在清朝才正式變成過年的習俗。

記載清代京城風俗的《燕京歲時記》中寫到: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至於「邪祟」到底是什麼?林茂賢表示,有好幾種版本流傳。其中一種是:古代的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做「祟」,過年時會來摸小孩子的頭,被摸過頭的小孩子就會變笨。

此外還有會吃人的「年獸」版本。而台灣民間傳說的壓歲錢由來,則是「玉皇大帝將在除夕夜讓台灣島沉沒」、家人共度最後的晚餐後,家長將錢財分給家人。

現在,壓歲錢已經從「壓制邪祟」的意義轉變為「祝福」。

各地怎樣稱呼紅包?

紅包

圖像來源,BBC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香港商場裏琳琅滿目的紅包袋(資料圖片)

壓歲錢在台灣方言閩南語中,稱作「壓年錢」,因為小孩子在過年會受到驚嚇或遇到不好的事,要把這個關卡壓制下去。

在香港,除了壓歲錢外,也有包給親朋好友及同事下屬的紅包,稱作「利是」,與利事、利市諧音,取其大吉大利、好事連連之意。

在新加坡的書面語中,約定俗成將紅包寫成閩南語發音的「Ang Pao」或其他音近寫法,意譯的「Red Envelope」反而少見。

有新加坡人說在英語時,或和只會說福建話、閩南話的長輩溝通時,會說「Ang Pao」,講中文時則說「紅包」。

誰要給紅包?

雖然壓歲錢、紅包是華人社會共有的習俗,但在實際運用上仍存在差異。

在香港,一般是已婚人士才要開始給紅包(利是),在家庭裏是包給小孩及沒有工作的老人家。而派利是的對象比台灣廣泛,連同事、鄰居都可能依親疏,收到幾十塊到幾百塊港幣不等的利是,圖個新年事事順利好彩頭。

中國大陸一般也是結婚之後才開始給紅包,但也因人而異。一些已在工作的未婚人士表示,工作之後就不領紅包了,但還不會包給晚輩。

至於在台灣,約定俗成是在工作之後就要開始包紅包──包給長輩表示心意,包給晚輩表示祝福。

在馬來西亞的華人也有此習俗,結婚後或工作後開始包的都有。

微信紅包有何利弊?

電子紅包

圖像來源,Xinhua

在線支付發達的中國,2014年起,在微信上發送紅包成為新的過年潮流。

使用者可以綁定銀行卡,運用業者提供的在線支付技術,將金額幾毛錢到幾百元不等的紅包設定在群組裏發送讓大家搶,或發送給個人。

網絡軟件付錢更容易、便捷,不需要去銀行或是提款機取款、而且還要親自交到收錢人的手中這麼麻煩,受到不少人青睞,特別是更喜歡刷手機的年輕人。

但是有許多人仍然認為,過年還是要拿實體紅包才有感覺。重要的是紅包的寓意,而不是裏面那點錢。電子的就沒有那種寓意在了。

另外也有人說,過年重在家人團聚、分享親情,還是應該少搖手機搶紅包。

近年,微信紅包還帶出了另外一種擔憂:有騙子發放虛假紅包鏈接,點擊輕則手機中毒、重則銀行卡中的錢無翼而飛。

迄今,微信紅包似乎仍然沒有取代壓歲錢,如果見得到面人們還是傾向給實體紅包,微信紅包只是補充,發一發圖個搶紅包的樂趣而已。除非見不到面,則可以拿微信紅包頂替實體紅包。

包紅包有哪些規矩?

經年累月,包紅包也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比如,在兩岸三地許多地方普遍堅持的原則包括,金額一定要是雙數,還要有6、8等數,寓意好事成雙、六六大順等等。

林茂賢在介紹台灣包紅包的規定時還說,為了討吉利,一定要在紅包袋裏放錢,不能放其他東西代替;

收到紅包後,在除夕時帶在身上,可以招來一整年的好財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