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香港教科書稱香港不曾是「殖民地」

香港政府近年不斷嘗試淡化對英國在香港管治的描述,官方營運的歷史博物館也被發現刪掉以"英國的殖民地"描述香港的地位。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香港政府近年不斷嘗試淡化對英國在香港管治的描述,官方營運的歷史博物館也被發現刪掉以「英國的殖民地」描述香港的地位。

香港政府早前改革中學課程,加進新增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有當地媒體發現,許多這個科目的教科書在教授香港歷史的部份,都分別明確表示香港不曾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在香港只是實施「殖民管治」。

有課文解釋稱,雖然英國按「殖民地」模式管治香港,但清朝以後的中國政府從未放棄香港主權,這種論述與中國和香港官方近年的立場類似。

香港過去曾經也有教科書刪除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的句子,而政府近年也不斷嘗試淡化對英國在香港管治的描述,官方營運的歷史博物館更被發現刪掉以「英國的殖民地」描述香港的地位。

香港官方營運的歷史博物館2020年暫時關閉有關香港的展覽前,曾以「英國的殖民地」描述香港的地位。

改變了什麼?

香港媒體發現,部份中學課本以補充資料說明「殖民地與殖民統治」的分別,指如果一個國家宣佈一地區為該國的殖民地,國家就享有該地區的主權和治權,但如果若國家對一地區實行殖民統治,國家「只擁有該地區的治權,並不擁有主權」。

課本續稱,中國一直擁有香港的主權,英國「只是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因此香港不是英國殖民地」。

聯合國在1960年通過決議,要求各國容許屬下的殖民地建立獨立國家,當時香港和澳門都在這個名單中。課本指,中國在1972年要求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把兩地從名單中刪去,獲大會以99票對5票大比數通過,強調香港不具殖民地地位。

一些教科書同時指2019年的示威浪潮涉"暴力恐怖活動",這也是與官方的用詞一致。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一些教科書同時指2019年的示威浪潮涉"暴力恐怖活動",這也是與官方的用詞一致。

歷史文件怎樣說?

英國在1842年和1860年兩次鴉片戰爭後與清政府簽訂條約,條約分別規定將香港島和九龍半島永久割讓給英國,而在1898年雙方再次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讓英國政府租借新界,為期99年。

中國政府一直不承認這些條約,形容它們是「不平等條約」。但兩國政府之後在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同意按照《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內的年限規定,在1997年專條屆滿時將香港的主權移交中國。

但在《中英聯合聲明》內,中英雙方對香港主權移交有不同的描述。文件指中國政府決定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另一條文就指英國政府於同日「將香港交還(restore)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而在澳門,中葡雙方在《中葡聯合聲明》內對澳門治權移交的說法就比較直接。兩國政府在同一條文內聲明澳門是中國領土,中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音頻加註文字,BBC中文專訪《香港新史》作者謝利丹:新史取證審視從鴉片戰爭直至文革、改革、六四以及主權移交和近期的香港巨變。

中英官方怎樣說?

《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後,中英兩國繼續以不同用語描述香港主權移交一事,雙方也沒有評論對方的用語。

中國政府在官方立場上,一直強調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在鴉片戰爭後被英國佔領。而香港政府近年也跟隨官方的說法,官員在公開場合也一直指香港是「回歸」(return)中國。

翻查香港政府官方網站,過去曾經介紹香港「自1842年開始由英國統治」,至2020年刪掉這句話,只介紹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

香港官方營運的歷史博物館2020年暫時關閉有關香港的展覽前,以「英國的殖民地」描述香港的地位。博物館之後另行設立精簡版展覽,但香港媒體留意到這個精簡版展覽刪除了「殖民地」的描述。

而英國政府和官員就先以「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y)一詞描述香港英治時期的政治地位,這個說法之後改變成「屬土」(dependent territory),又以「交接」(handover)或「主權轉移」(transfer of sovereignty)描述香港主權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