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來鴻:台媒被指缺乏國際觀挨批

  • 嚴思祺
  •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台灣報紙

圖像來源,z

圖像加註文字,

台灣媒體缺乏國際觀

商業新聞台受制結構因素和利益考慮,導致內容充斥膻腥色和荒謬事件,公廣集團或許可以解決部分問題。

台灣商業新聞台的報導質量屢受詬病,這一次更引起了外人的注意。美國《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2月底發表專文批判台灣媒體之後,新聞台水平低落的現象,再度成為台灣社會熱烈討論的話題。

《外交政策》網絡版刊登曾在台灣工作的記者福克斯(Chris Fuchs)討論台灣媒體的專文,內容指出台灣的新聞自由是亞洲第一,但從外人的眼光來看,台灣媒體過去幾個月只關心兩件事:黃色小鴨爆炸以及台、巴混血兒吳憶樺坐捷運、吃餃子與女主播親熱。

濫用新聞自由

福克斯在文中指出,台灣媒體濫用新聞自由、煽情媚俗而且內容低劣,把閱聽大眾變成殭屍。

十幾年來,台灣媒體以麥克風堵到受訪者臉上、百無禁忌、內容聳動與媚俗而惡名昭彰。

福克斯也批評台灣新聞台談話性節目中的名嘴使用骯髒的字句。

不僅如此,福克斯同時引述新聞學者楊艾俐女士的談話,指稱台灣媒體缺乏國際視野,「國內的車禍比世界大事重要」

福克斯認為,除非大眾改變消費習慣,對於爛新聞「拒看、拒點閱、拒轉載」以迫使媒體改進,否則台灣的下一代只能繼續忍受腦殘式新聞的轟炸(bombarded by brain-dead news)。

有趣的是,台灣新聞台的亂像,卻吸引了其他華人社會觀眾的目光。例如,新聞台的政論節目邀請時事評論者批判時政,點名批判政府首長,辛辣程度破表,常常吸引到訪的中國大陸觀光客晚上在飯店客房內收看。

有人認為,台灣媒體沉淪和香港《蘋果日報》2003年進軍台灣市場有關,《蘋果日報》把低俗的小報報導手法帶進台灣,新聞台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有樣學樣。

但是,進一步觀察,似乎還有更深層的問題。

若從台灣新聞台缺乏國際新聞來看,其中有結構性的因素,也有商業利益的考慮。

結構性因素

台灣人口2300萬人,卻有7家24小時新聞台(另外還有5家早、中、晚固定時段播出新聞的無線電視台,以及在特定時段播出新聞的有線台。)看看其他國家的現況:美國約有3億人,全國性24小時新聞頻道新聞台只有CNN和FOX;日本人口1 億3000萬人,沒有任何24小時新聞台。

若從人口和新聞台的比例來看,台灣新聞台的數量明顯偏多,可見競爭之激烈。在各台小本經營的情況下,資源明顯不足,財力和人力兩缺,只能在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上打轉,根本無力去採訪和論述全球政經要聞。

以致,台灣新聞台駐在全球各地的特派員少得可憐,只能象徵性駐點在東京、紐約、倫敦等地, 新聞台播報內容主要還是仰賴歐美新聞台和通訊社提供的新聞,經過翻譯之後直接播出,省時省力更省錢,當然也就隨之複製了歐美國家的新聞觀點,缺乏台灣自身的觀察角度,也就難以吸引在地的觀眾。

還有部分人士認為,台灣不是聯合國的一員,世界許多國家並不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導致台灣無法參與國際組織,台灣民眾沒有參與感,以致對外界事務缺乏興趣。

這樣的觀察和推論似乎言之成理,因為國際新聞就是國家觀點的呈現,台灣在國際事務上缺席,也就很難呈現出本身的觀點,新聞媒體只好照本宣科,傳遞美國為主的西方論述。畢竟,台灣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美國陣營的一員。

既然如此,大眾慢慢就會對國際新聞產生一種「事不關己」的心態,最後只關心身邊的小事。既然大眾興趣缺乏,新聞台播放國際新聞的意願就更低了。

商業利益考慮

由於台灣市場小,各家新聞台必須搶食有限的廣告營收,才能存活下去。因此,收視率成為各家新聞台的產制考慮, 這樣才能爭取到較多的廣告預算。

在此情況下,新聞台受收視率支配,吸引觀眾的目光成為新聞台首要之務,嘩眾取寵也不足為奇。只要能衝高收視率,財源就滾滾而來,成為新聞台的商業運作邏輯。

所以,台灣新聞台八卦新聞多,可說是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這也是近來新聞節目走向綜藝化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談話性節目已變成一種「表演」,失去傳達新聞本質的真諦。更嚴重的是,這已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由此觀之,新聞台、收視率和廣告三者之間,已形成綿密的商業關係,左右了報導的內容。

公廣集團

在商業電視台受制市場法則的情況下,如何解套?台灣政府目前力推公廣集團(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TBS)。公廣集團的設立是來自傳媒市場失靈、政府介入的概念。

在「看新電視、看好風景」口號下,公廣集團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公共媒體事業群,目前旗下有公共電視台、中華電視公司、客家電視台和台灣宏觀電視等四個成員,未來發展以英國BBC、日本NHK和美國PBS等國際知名公共媒體機構為目標。

為了擺脫市場法則的羈絆,公廣集團的經費來源包括政府捐贈、企業贊助和個人捐贈等,希望以公共服務為目的,從公眾的角度出發,提供滿足公眾需求和必要的內容。例如,公廣集團可以在人力和財力不虞匱乏的情況下,建構具有台灣觀點的國際新聞,讓大眾有更多的選擇。但是,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則是新的挑戰。

自從台灣第一家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於1962年由第一夫人蔣宋美齡女士按鈕開播以來,台灣電視產業如今已走過半個世紀,其發展始終是台灣社會的熱門話題,畢竟傳媒不是一般產業,而是扮演民主社會中的「第四權」角色,攸關民主制度運作的良窳。

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使用下表:

讀者反饋

BBC來台灣播送唄

<strong>Jason Wang, Taiwan Taipei</strong><br/>

其實,我比較對台灣民主失望的是,台灣(當然還有香港,新加坡等)特別喜歡和通過大陸比較來獲得優越感,大陸落後,無論經濟還是政治制度,但是老盯著和落後的大陸去比較,怎麼能有進步的動力,因為很知足了,看看韓國,20年前,可能還不如台灣,如今韓國已經領先台灣了。

不過或許華人都有根深蒂固的自卑感,香港,新加坡人對居住工作在當地的白人是一個態度,但是對待居住和工作在當地的菲佣,印尼佣又是不同的態度(包括大陸人),總之,只要是落後地方去那裏,肯定被或多或少歧視,這已經和民主無關了,個人的素質還是欠缺一些民主的內涵

<strong>Dustin, London</strong><br/>

不能否認,台灣媒體是擁有新聞自由的。也不能否認,台灣媒體是各有鮮明政治立場的。也不得不承認,台灣媒體大都是缺乏國際觀的,國際新聞甚少見諸主要版面,內容也不見詳盡,不重視的結果使得一般台灣人的視野也狹窄起來。主因乃沒有這個【市場】,台灣人既普遍不熱衷【放眼世界】,市場無此強烈需求,又能怪誰?有幸隨著互聯網的發達普及與新世代獲取資訊途徑的變改,【淺狹】的世界觀必會【逐步改善】。

<strong>孟光, Hong Kong</stro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