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呼吁节约粮食与《天下粮仓》

中国粮仓

图像来源,Xinhua News Agency

图像加注文字,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和储存领域存在种种管理弊端。

除了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战和水灾等背景外,领导人带头反对浪费粮食也反映出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和储存领域的管理弊端。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农业政策变化影响着全球的生产消费乃至经济和自然环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也是粮食生产最大国。为何中国领导人在官方数据显示粮食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呼吁反对浪费,引起国际关注。

中国粮食每年仅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就高达至少700亿斤,浪费的粮食足以另外养活一个上亿人口的国家。

习近平7月曾到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吉林松辽平原

图像来源,Xinhua

图像加注文字,习近平7月曾到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吉林松辽平原。

生产运输和加工浪费

中国的一些农业专家们认为,在生产环节中,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中国特色的气候和作物,与引进的西方农业机械并不完全匹配。

新华社援引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认为,中国农业收割机主要存在作物损失和损伤两大通用技术难题,在收割时造成相当的损失,中国不规整田块也不适合机械性能相对更好的国外收割机。

粮食收割环节的损失非常突出,不要说颗粒归仓,有的机收损失率甚至高达10%。

也有一些专家们指出,由于粮食收购价格偏低,加之一些地方压级压价、拖欠农民售粮款等损害种粮农民利益行为普遍存在,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很多前往城市打工后农村劳动力不足,过去农民收捡地里粮食已经无法做到或得不偿失。

在这种有弊端的体制下,很多农民在收获粮食后期待来年粮食价格上涨,因此普遍出现储粮惜售现象,又缺乏科学指导和储藏设备。

由于缺乏科学管理,中国农户储粮因为虫害、霉变等损失比例达8%左右。

因此,中国官方媒体援引农业专家的数据测算,中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

中国农田机械收割

图像来源,Xinhua News Agency

图像加注文字,中国粮食收割环节的损失非常突出,有的机收损失率甚至高达10%。

“硕鼠”腐败问题

中国官方称,从库存来看,在完全没有任何产量的情况下都可满足全中国9个月以上需求,毫无粮食短缺之忧。

但由于缺乏监管,中国粮食领域也有官僚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腐败问题。

2020年8月,中国大型国企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一处收储库点被外人通过手机拍摄曝出储备玉米存在“水泡粮”“筛下物”等问题后,中储粮肇州直属库有限公司近期发布公告,要求外来人员禁止携带手机及其他录像、录音设备进入库区。

有关消息被中国媒体曝光后引起公众舆论哗然,中储粮虽然被迫道歉,但仍强调在作业区因为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产生人员安全隐患。

中国公众在网络上对中储粮的回复十分不满,因为中储粮过去十年里发生过起重大腐败案件。中储粮河南一仓库主任乔建军(别名李锋)贪污7亿人民币后2011年潜逃至美国,虽然被列入红色通辑名单第3号人物受到中国政府重点追捕,但目前仍在美国。

2015年,中储粮又被中国央视记者暗访拍摄,曝光了用严重霉变粮食充当新粮的重大的套利贪污案件。

监管和创新

过去十年里,当中国高层派出巡视组后,中储粮粮仓就多次“失火”,中国网民质疑这是否如同中国拍摄的电视剧《天下粮仓》,反映清朝各级贪腐官员为掩盖贪污粮食罪行在上级视察前纵火烧仓毁灭罪证。主管官员虽然表面上可能会被移送司法,但最后司法如何处置是否合适,公众并无法查询。

另外,其它各种涉及农业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影响着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收获。比如近年来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种子的案件时有发生,有关案件呈高发多发态势。

就中国公众的种种质疑,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6日表示,未来将通过多方面举措创新粮食监管。

有关措施包括从2020年9月至11月,用3个月的时间,对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质量、储存安全、管理、销售等方面问题进行专项大排查,打击有关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利益。

粮储局还强调要创新完善信息化监管方式,并推动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条例的制订和修订,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