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局勢: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稱美國撤軍「悲劇且不必要」

英軍及美軍留在喀布爾機場,幫助符合條件的人士登機撤離。

圖像來源,MOD

圖像加註文字,英軍及美軍留在喀布爾機場,幫助符合條件的人士登機撤離。

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自喀布爾落入塔利班之手後首度開腔,形容美國從阿富汗撤離的決定為「悲劇性、危險且沒有必要」。

布萊爾稱,這一決定是「為遵循關於結束『永遠的戰爭』的愚蠢政治性口號」作出的。

2001年「9·11」襲擊事件發生後,在時任首相布萊爾的領導下,英國決定同美國一起進攻阿富汗。

布萊爾稱,聯軍撤出阿富汗會讓「聖戰」組織「歡呼」。

他還表示,英國有「道德義務」留在阿富汗,直到「所有需要撤離的人得到撤離」。

這名工黨前黨魁在個人網站上寫道:「我們必須撤走並庇護那些我們負有責任的人,那些曾經幫助我們、與我們站在一邊、且有權要求我們支持他們的阿富汗人」。

他還表示,這不應該「勉強」進行,而是應該「出於一種深深的人性及責任感」。

8月22日,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Ben Wallace;華禮仕)表示,有七名阿富汗平民在該國首都喀布爾(Kabul)機場外的混亂人群中喪生。

布萊爾還表示,從阿富汗撤離的決定是由政治驅使的,並提及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競選時使用的一種表達——結束「永遠的戰爭」。

「我們本不需要這樣做。我們選擇了這麼做,」他寫道。

「我們這麼做是為遵循關於結束『永遠的戰爭』的愚蠢政治性口號,好像我們在2021年的參與程度跟20年甚至10年前我們的承諾有一點可比性似的,而且現在的情況是,部隊人數已經下降到最低水平、18個月來沒有任何聯軍士兵死亡。」

美國計劃的撤離最後期限是8月31日,但拜登已經表示,為協助撤離美軍可能留到這一日期之後。

2006年,托尼·布萊爾同英國部隊在阿富汗赫爾曼德(Helmand)省。

圖像來源,MOD

圖像加註文字,2006年,托尼·布萊爾同英國部隊在阿富汗赫爾曼德(Helmand)省。

布萊爾承認,在阿富汗問題上各方犯過錯誤,但「不幸的是,對我們錯誤的反應,是更多的錯誤」。他稱,儘管「過去20年間的真正收獲」雖然「不完美」,但現在可能將被丟失。

他表示,撤離會讓「全世界每一個「聖戰」組織歡呼」。

他還表示,俄羅斯、中國及伊朗會利用這一事件。「所有從西方領導人處得到承諾的人都會可以理解地將他們視為不穩定貨幣」。

拜登已經承諾,「如果有任何美國人想要回家,我們會帶你回家」,但他也形容稱,這次撤離是「歷史上最艱難的空運行動」之一。

line

分析

BBC政治事務記者克里斯·梅森(Chris Mason)

作為一個前首相,他最常被人記住的是因為伊拉克衝突而陷入巨大爭議。

但在此之前,在20年前的9月11日襲擊發生數周後,托尼·布萊爾將英國軍隊派往了阿富汗。

他對拜登總統的批評十分直白。

他所謂的「激進的伊斯蘭」說法更為人熟知。

在發表在自己網站的這篇2700字的文章中,他想要表達的主要內容是,塔利班是他認為西方世界面臨的戰略性問題的一個研究案例,這個問題是,有人渴望將這個宗教轉變成一種極端政治性意識形態。

布萊擔心,西方世界缺乏意志,也缺乏戰略。

然而問題在於,在西方國家、民主國家中,長期且沒有結束期限的軍事承諾的確需要得到公眾支持。

line
在阿富汗國際機場疏散期間,第24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護送撤離人員

圖像來源,CNP/ABACA/ABACA/PA Images

在布萊爾發聲前,英國影子外交大臣麗莎·南迪(Lisa Nandy)還敦促英國政府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採取行動,讓英國人和符合條件的阿富汗人進入英國。

南迪稱聽說有人在喀布爾辦理證明時遭到毆打、槍擊或強姦。

英國外交部表示,正在試圖盡快組織人們從阿富汗撤出,自上周日起已從該國撤出超過3000人。

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22日發文表示,西方從阿富汗撤出「喪失顏面」,會「對我們所有人在未來幾年帶來後果」。

華萊士稱讚在喀布爾機場工作的英國士兵稱,他們處理的是「不可想象的挑戰——公共秩序、過分擁擠的環境、酷熱以及絶望的人們」。

「為戰爭受訓的士兵們卻要抱著嬰兒、協調人群,」他寫道。

他表示,把人們撤出阿富汗需要「分秒必爭」,但也稱,如果美國決定推遲撤離最後期限,將會得到自己的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