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反導早期預警合作 化解美國第一次核打擊威懾

《環球時報 》 在今年中國軍隊參加俄羅斯勝利閲兵後發表評論文章說,俄羅斯幫助中國建立反導預警系統能顯著提升中國的防衛能力

圖像來源,Xinhua

圖像加註文字,《環球時報 》 在今年中國軍隊參加俄羅斯勝利閲兵後發表評論文章說,俄羅斯幫助中國建立反導預警系統能顯著提升中國的防衛能力

中國和俄羅斯合作建造的導彈早期預警系統接近完成,評論說兩國在戰略軍事領域合作意味著俄中結盟程度不亞於美國同英法等國的結盟。

這是在俄羅斯「苔原」(Tundra)預警衛星和在中國領土上建立的「沃羅涅日」遠程導彈預警高頻雷達站的基礎上形成的預警系統。預警雷達提供來襲導彈軌跡、速度、擊中目標前的飛行時間以及其他攔截所必需的數據。

《環球時報 》 在今年中國軍隊參加俄羅斯勝利閲兵後發表評論文章說,俄羅斯幫助中國建立反導預警系統能顯著提升中國的防衛能力。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文章引述莫斯科防務專家科爾洛申科(Igor Korotchenko)的評論說,「這是俄羅斯對戰略穩定的巨大貢獻,給中國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使他們能夠避免成為美國第一次核打擊的受害者。」

中俄戰略合作

冷戰後來自美國及盟國的戰略壓力促使俄羅斯和中國進一步尋求戰略合作。俄羅斯和中國自2019年6月正式宣佈建立「新時期的戰略伙伴關係」以來,雙方不僅定期舉行聯合軍演,而且把合作推進到包括核威懾在內的戰略領域。

今年10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回答記者提問時暗示,俄中有結成軍事同盟的可能,不過他說目前無此必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說,「中俄弘揚傳統友好沒有止境,拓展合作沒有禁區。」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國際問題學者科羅列夫(Alexander Korolev)在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撰文分析說,中國和俄羅斯導彈早期預警系統一體化將中俄軍事聯繫和互相依賴達到新水平,令中俄結盟程度不亞於美國同英國和法國的結盟。

反導早期預警

俄羅斯國防部展示的2017年遠東地區軍事演習的防空雷達屏幕。

圖像來源,xinhua

圖像加註文字,俄羅斯國防部展示的2017年遠東地區軍事演習的防空雷達屏幕

2019年10月3日在俄羅斯舉行的第16屆「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會議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俄羅斯在幫助中國建立反導早期預警系統,並說這會「根本上改善中國的防禦能力,因為目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擁有類似系統。」

隨後報道說,中國和俄羅斯為新預警系統開發軟件簽署了價值6千萬美元的合同。塔斯社援引俄羅斯反導早期預警系統的主要設計者,俄羅斯通訊公司Vimpel公司的負責人謝爾蓋•博耶夫(Sergei Boev)說,他們同中國的合作正在進行當中,他們正在研究用於為中國製造的反導預警系統的組件,並且取得了進展。

《國家利益》報道引述俄羅斯退役空軍副司令亞歷山大•盧讚(Alexander Luzan)的話說,同北京在早期預警方面的合作也讓俄羅斯受益。俄羅斯也能從同信息共享並且同中國雷達交換空間數據中獲益,那樣使「我國(俄羅斯)安全從東部得到更好的保證。」

盧讚在文章中說,俄羅斯的反導預警系統的地面設備包括能夠探測4-6千公里的「沃羅涅日」遠程雷達,和具有艦船探測能力的「向日葵」短距海岸雷達。他說,把這些裝備部署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探測缺乏深度。俄羅斯試圖在蒙古安裝這種雷達設備,但結果也不理想。

中俄反導聯合演習

中國展示具有反艦能力的東風26彈道導彈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展示具有反艦能力的東風26彈道導彈

科羅列夫在文章中說,俄羅斯和中國在反導早期預警方面的合作至少可以上溯到2016年5月。他說,當時俄羅斯和中國開始了定期的聯合軍事演習,在俄羅斯武裝力量研究所進行的空天安全演練是俄中首次進行的電腦模擬導彈防禦演習。

俄中兩國在2017年和2018年進行了分別在中國和俄羅斯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演習,演練「在組織反導防禦,行動和火力支援方面計劃聯合作戰行動」,以及應對瞄凖俄中兩國潛在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中國國防部2019年4月透露,根據中俄雙方共識,中俄第三次反導計算機聯合演習於2019年年內在俄羅斯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