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氣候峰會:「淘汰煤炭」承諾縮水 中國與印度所扮演角色受質疑

  • 納文·辛格·卡德加(Navin Singh Khadka)
  • BBC國際部環境事務記者
cop26

格拉斯哥氣候峰會將印度和中國再次推到了聚光燈下。在印度牽頭反對、中國隨即聲援後,COP26協議「縮水」——放棄了逐步「淘汰煤炭」的承諾。

最終,各國同意「逐步減少」而不是「逐步淘汰」使用煤炭,引發對世界能否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的擔憂。

峰會結束後,COP26主席阿洛克·夏爾馬(Alok Sharma,又譯岑浩文)說,「中國和印度必須講清楚、他們對氣候脆弱國家做了什麼。」

但夏爾馬還說,COP26協議是「劃時代的」,「1.5度的目標仍然有望實現」。

前期的草案包括「逐步淘汰未減量煤炭」。「未減量」指的是那些未採用碳捕存技術(CCS)來抵消部分污染的燃煤,專家說,CCS可以大幅度減少排放。

峰會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印度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印度被指妨礙世界實現1.5度目標的努力

峰會之初,印度總理莫迪做出2070年實現排放淨零、2030年前減排10億噸、可再生能源份額提高到50%等承諾。

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大受歡迎。但現在看來,卻和印度最後一分鐘出手干預導致最終協議「縮水」形成鮮明對比。

和南部鄰國印度素來關係緊張的中國,在最後談判過程中成為德里堅定的盟友。

峰會原定於周五結束,但進入加時賽,直到周六深夜敲定協議。

在談判的最後一天,中國再次提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 CBDR)說。CBDR意味著簽署了聯合國氣候協議的國家有共同的責任來應對氣候變化,但它們能力不同,考慮到這些國家處於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

中國表示,應結合各國消除貧困的努力來看待它們為實現1.5度目標所做的努力。

印度贊同。印度環境部長亞達夫(Bhupender Yadav)質問,在發展中國家「仍需消除貧困」的情況下、「怎麼能期待它們承諾逐步放棄煤炭和化石燃料補貼?」

能源

「逐步淘汰未減量煤炭」一詞引發了爭辯。沒有共識,就不會有最終協議;沒有協議,就意味著格拉斯哥峰會失敗了。

因此,人們看到,最後一次會議之前,主要的談判代表扎堆磋商。那次會議將通過最終協議。

起初,鏡頭聚焦在中國談判代表身上,包括首席代表謝振華。他與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交談,還與夏爾馬交談。

接下來,亞達夫去找夏爾馬談話,兩人至少談了兩次。其他人耐心等候會議開始。

會議總算開始了。印度率先發言,表示希望提建議。 亞達夫提議,將協議最終草案中的「逐步淘汰未減量煤炭」一詞替換為「逐步減少煤炭」。

話音一落,台下一片沉默,除了有幾聲口哨。

協議敲定後,一些國家紛紛上台表達對這一改變的失望,稱「淘汰煤炭」是維持 1.5 度目標的主要支柱。

瑞士環境部長西蒙內塔·索馬魯加(Simonetta Sommaruga)說:「由於過程不透明,在煤炭和化石燃料補貼方面達成的協議措辭被進一步淡化,對此我們深表失望。」

她還說:「這不會讓我們更接近實現1.5度的目標,這會讓我們更難達到這一目標。」

歐盟特使弗蘭斯·蒂默曼斯 (Frans Timmermans) 說:「淘汰煤炭的時間越長,給自然環境和經濟帶來的負擔就越大。」

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

People wade through a flooded street with their bicycles in Nonthaburi province, on the outskirts of Bangkok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科學家表示,由於氣候變化,嚴重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正變得越來越頻繁

接下來,幾個小島國表示,將 1.5度目標推到「遙不可及」的地方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死刑」。

夏爾馬說,對事件的發展「深感失望」,但他還是忍著淚水告訴與會代表,保護整個協議非常重要。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認為,發達國家原本可以更好地處理這個問題。

ActionAid 政策和運動主管布蘭登·吳(Brandon Wu)表示,強調煤炭而忽略石油和天然氣,會對印度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造成不成比例的影響。

「我們本來希望要『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不僅僅是煤炭,」綠色和平印度分部的資深氣候活動人士錢查爾( Avinash Chanchal) 說。

他補充說,「淡化後的草案反映了富國和窮國之間缺乏信任,因為以前的承諾沒有兌現」。

請刷新瀏覽器

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辯稱,它們面臨從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的壓力,而發達國家並未在財政和技術上提供幫助。

「這個文本中有很多關於減排的內容,每個國家需要做什麼,每年必須提交什麼,甚至包括即將舉行的高級別會議的細節等等,但財務方面隻字不提。我們怎麼能說這是 一個平衡的文本呢?」亞達夫質問。

印度是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第三排放大國,但也有數據—其中包括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印度的人均排放量比美國要低大約七倍。

保證未來的能源安全對印度經濟至關重要——印度經濟正在從疫情大流行中復蘇,印度也遭遇增長緩慢的現實,而煤炭是實現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度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能源專家格加爾(Chirag Gajjar) 說:「挑戰在於,向低碳轉型要公正,保證人們不會受苦。」

「印度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過往記錄是可靠的;它的目標是到 2010 年達到 20 吉瓦,到 2016 年,已經接近實現175 吉瓦。因此,如果印度能夠發出正確的信號,可再生能源可以呈指數級增長。」

如果上述目標成真,印度肯定會贏得讚譽,但目前來看,印度因為設法淡化許多人所說的應對全球變暖的關鍵承諾而受到批評。

但是,亞達夫看法不同。

「隨著 COP26 接近尾聲,我要感謝與我一起在格拉斯哥的整個團隊,他們的努力讓印度在這次峰會上獲得成功,」他在推特上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