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兩國完成班公湖地區邊境撤軍

公報稱,士兵們於周六(2月20日)完成從班公湖地區的撤軍工作。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公報稱,士兵們於周六(2月20日)完成從班公湖地區的撤軍工作。

印度國防部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稱,印度和中國已完成從有爭議的喜馬拉雅山邊界部分地區的撤軍。

公報稱,士兵們於周六(2月20日)完成從班公湖地區的撤軍工作。

但這份公報同時表示,兩國邊境其他地區的局勢仍然緊張,期待繼續會談。

去年6月,中印兩國士兵在加勒萬河谷的邊界地區發生衝突,導致至少24名士兵死亡。中國和印度於2月11日宣佈從班公湖地區撤軍,雙方於周六(2月20日)舉行了第十輪軍長級會談評估行動進展情況。雙方均表示將管控部分衝突地區或實際控制線周邊的衝突。

Indian troops heading for Ladakh in September 2020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中國官媒新華社21日晚間發佈的聯合聲明稱:「雙方對前期班公湖地區一線兵力實現脫離接觸給予積極評價,認為這是一個重要進展,為解決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其他問題提供了基礎。」

「雙方同意遵照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繼續保持溝通對話,穩控現地局勢,穩步有序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在班公湖周圍地區完成全面撤軍之前,雙方部隊分別駐扎在各自聲稱擁有領土權的北岸和南岸地區。

數月來的緊張局勢,讓人們對在拉達克地區(Ladakh region)和中國實際控制的阿克賽欽(Aksai Chin)部署數千名士兵可能導致的衝突升級表示擔憂。

邊境沿線的河流、湖泊和雪山意味著邊界線可能會發生變化,兩國士兵在許多地點面對面從而引發對抗。但兩國有一項長期協議,即不在邊境沿線使用槍支或爆炸物。

今年1月,雙方軍隊均在印度東北部錫金邦(Sikkim)的衝突中受傷。

2020年6月,在加勒萬河谷衝突中,有20名印軍死亡。中國兩天前承認,有四名中國士兵在這次衝突中死亡。據報道,使用的武器包括石頭和狼牙棍。中國說該次衝突中雙方「拳腳相向」。

.

圖像來源,CCTV

難解的中印邊境問題

中國和印度邊境爭議始終是兩國關係的雷區。兩國擁有邊界大約2000公里,有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區域存在領土爭議,涉及西段、中段和東段三個部分。

其中,東段爭議主要是中方認可的傳統習慣分界線與中方不承認的、由英國統治印度時期所劃的「麥克馬洪線」。這一爭議領土面積為9萬平方公里,基本由印度佔領。

中段主要為錫金地區,中方認為爭議領土約2100平方公里,目前全部為印度實際控制。兩年前的洞朗對峙就發生在這裏。

地圖

西段則是中國目前控制的阿克賽欽地區(總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和印度目前控制的克什米爾拉達克(總面積約5.9萬平方公里)相連。

1959年中國總理周恩來向印度總理尼赫魯提出實際控制線的概念,即東段的「麥克馬洪線」,西邊的所謂傳統習慣線。

在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中國軍隊越過印軍控制線後單方面停火,然後撤退20公里。尼赫魯說,那是解放軍進兩步退一步之後建立的控制線,因此他拒絶承認所謂的實際控制線。

此後,中印依然未能達成共識,但進行了一系列談判。

音頻加註文字,100秒看懂中印對峙背後的深層原因

2006年印中舉行第七輪談判。據說中國在談判中提出一起解決各段邊界爭議的一攬子建議,即中國願意放棄在東段爭議邊界對藏南(基本上是印度後來建立的阿魯納恰爾邦)的要求,換取印度在西段爭議邊界承認中國對阿卡賽欽的控制。因為阿卡賽欽是連接西藏和中國西部的重要戰略走廊。

不過由於雙方就962年中印戰爭諸多遺留問題未達成一致,談判就此擱置。

研究1962年中印戰爭戰史專家內維爾·馬克斯維爾(Neville Maxwell)曾表示,兩國軍隊在邊境對峙很危險,甚至可能導致第二次中印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