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黨百年:習近平是否是21世紀的毛澤東

一名婦女在擺放毛澤東和習近平的照片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九年前成為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因其關於中共的權力鞏固、中國國家治理和內政外交的一系列強硬手段與舉措,被世人視為繼毛澤東之後最強勢的中國領導人。

2016年,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了習近平在黨內的核心地位;2017年中共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被寫入黨章;2018年3月,中國全國人大通過充滿爭議的修憲草案,刪除了國家正副主席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

從理論建構, 宣傳話語到最高領導層的實際權力操作,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內的地位一次次得到提升,許多分析人士都認為他的實際權力已經比肩毛澤東。除此之外,習在樹立個人權威、加強管控等方面的舉措都讓觀察者將其與毛澤東比較。

強調意識形態和「令人窒息的秩序」

2012年11月習近平當選新一任中共領導人——中共中央總書記後,他發起廣泛嚴酷的反腐運動,並在2018年3月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在意識形態、輿論方面對中國加強控制。

「老虎蒼蠅一起打」的高壓反腐下,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等一批高級官員落馬。

九年來,對社會的管控也不斷加強:2015年7月起,中國當局在20多個省份抓捕了上百名律師及維權人士;2016年,習近平提出「黨媒姓黨」,即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2016年7月,多次刊登有關中共黨史文章的自由派雜誌《炎黃春秋》遭到不明人士接管。

有關習近平的書籍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在社會治理方面,習近平在2013年就提出要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提倡的「楓橋經驗」。

50多年前,浙江諸暨幹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的「楓橋經驗」,並得到毛澤東的批示,從此在全國進行推廣。楓橋經驗的主要精神是捕人少,矛盾不上交,依靠群眾,以說理鬥爭的形式把絶大多數「地主、富農、反革命和壞分子」這些中共劃分的「四類分子」就地改造成新人。

「楓橋經驗就是發動群眾,人人相互監督,達到最後的效果就是群眾斗群眾,鼓勵社會相互監督、舉報和告密。」獨立政治學者陳道銀對BBC中文指出。

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的種種舉措與毛澤東不斷發起運動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清除異己,鞏固自身權力。

陳道銀指出,毛澤東在1949年之後,通過三場大的運動來樹立自己的絶對權威,包括鎮壓反革命,把1949年後的黨外舊勢力掃清;1957年「反右」,清理知識分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針對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清理了黨內反對勢力。

毛澤東和習近平的照片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2013年初,習近平曾提出「兩個不能否定」,「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

中國改革開放前的領導人是毛澤東,改革開放後則是鄧小平。陳道銀認為,習近平強調的重點是不能否定前三十年,「(習)是要在後三十年創造的物質條件基礎上,把前三十年沒有走通的路重走一遍,包括公私合營、人民公社等;方向沒有改變,只是手段和形式、技術條件有變化。」

美國漢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對BBC中文表示,習近平如毛澤東一樣強調意識形態,且都對獨立思想和行動懷有敵意,「他認為自己的意識形態正確,所有人都必須接受。而且毛澤東一旦做出政策決策,所有人都必須服從,習近平也是這樣。」

「一個區別是,習近平使用自上而下的權力強制(人們)遵從;毛澤東進行社會動員,讓黨員和公民互相對抗;毛製造了混亂和恐怖,而習創造了令人窒息的秩序和統一性。」黎安友說。

個人崇拜和影響力

出生於1953年的習近平是中國前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勳的次子,習仲勳一直被外界認為是中共黨內的開明派。在習近平上台之初,許多人對他寄予厚望,期待子如其父,帶領中國走民主改革的道路。

美國漢學家林培瑞認為,習近平2012年上台時認為「必須要做一些事」,但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只能向毛澤東學習。

「他接受的教育很少,對現代世界也沒有什麼認知,知識上的貧乏讓他除了回到毛時代之外沒有任何創造力。(他)增加的只有技術監控,毛時代則沒有這個東西。」林培瑞說。

林培瑞認為,習近平缺少毛澤東的魅力和智慧,而且當前要管治的社會比毛時期更活躍,對習來說控制更難。「如果他的『中國夢』成功了,對中國來說將是個壞消息。如果失敗,對中國來說也將是壞消息。所以短期內我並不樂觀。但從長遠來看,我對中國持樂觀態度。」

黎安友則認為,習近平無意回到毛澤東時代,那時候中國很窮、被孤立,而且混亂。但他確實欽佩尊敬毛在那個時期所做的事,並擁有毛所擁有的資源。「所以我不會說他在跟隨毛的政策,但他想繼承毛的遺產和魅力。」

人們走過北京一條道路旁的「中國夢,人民的夢」海報,上面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揮手的照片。

圖像來源,AFP/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人們走過北京一條道路旁的「中國夢,人民的夢」海報,上面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揮手的照片。

中國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曾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達到頂峰,人們穿毛裝、戴毛澤東徽章,讀《毛澤東語錄》,「毛主席萬歲」的口號是那個年代的人們難以抹去的記憶。

習近平上台後,中國官方媒體對習近平的宣傳強度遠遠超過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共前領導人。習近平的書被翻譯成了幾十種語言,畫像和宣傳海報在街頭隨處可見,廣播劇紀實文學、歌曲和各類研究課題層出不窮。在官媒的報道中,習近平有「平民情懷、貴族氣質」,他是「黨的核心、國際舞台上的大國領袖、新時代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不過,在這樣的宣傳攻勢下,學者們仍然認為,對習近平的個人崇拜難以達到毛的高度。

「現在全球化時代,整個世界對個人崇拜、魅力型領袖等等已經不再相信了。民主化儘管遭遇挫折,但是民主化的思想、平等相待還是很普及,所以他要達到毛的影響力,我想差得很遠。」陳道銀說。

在全球範圍內,黎安友認為,毛澤東擁有廣泛的思想影響力,而習近平因為「一帶一路」等項目在許多地方有實實在在的影響力。

「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有錢,有錢能產生影響力。習領導的中國也有一個非常龐大複雜的外交部和全球宣傳機構,這是毛負擔不起的。」黎安友說。

不同觀點

2021年6月25日,參觀者在北京慶祝建黨100週年前開放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裏觀看毛澤東的照片。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參觀者在北京慶祝中共建黨100週年前開放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裏觀看毛澤東的照片。

在媒體和學者的討論中,習近平經常被拿來與毛澤東比較。相較於中國兩名前領導人江澤民和胡錦濤,習近平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讓人回想到毛時期的最高領導人權利終身制;他在宣傳上也更喜歡引用毛的話語。

但在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政治學教授陳澄看來,今天的中國社會和毛時代的中國社會差別極大,人民更看重實實在在的執政成果,而不是遠大但是飄渺的共產主義理想。毛主義的全面回歸在今日中國不可能也不可取,這也不是習政府的意圖。

陳澄指出,習政府強調黨的根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意識到在過去的「江、胡時期」,對意識形態的淡化和對黨建的疏忽已經對中共的組織和紀律造成嚴重的負面後果。

「習和毛很大的一點不同是,在毛時期,特別是文革時期,毛對黨的制度、組織和權威實際上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習的所作所為,固然有鞏固個人權力的一面,很多是為了加強黨的組織和權威,以使中共能夠長遠有效的執政。」陳澄說,「這些舉措,包括系統性反腐,在經濟法制等各方面凸顯及加強黨的控制和領導地位等,招致不少社會上和國外的批評聲浪,認為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經濟和社會自由,打擊異見。但是對中共和中共政權自身來說,這些舉措無疑是強心針。」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系和歷史系教授吳國光也不傾向將習近平與毛澤東對比。他對BBC中文表示,兩人在各個方面都非常不同,包括取得權力的路徑、登上最高領導人位置之前的業績、黨內的權力基礎、面對的黨內政治生態、所處的時代環境等等,都極為不同。

2021年6月25日,參觀者在北京慶祝中共建黨100週年前開放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裏觀看習近平的照片。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參觀者在北京慶祝中共建黨100週年前開放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裏觀看習近平的照片。

「輿論一般認為習近平在毛與鄧之間是崇毛而遠鄧的,甚至有人認為習近平在實行反鄧小平路線。我的看法不同。我認為習近平是在完成鄧小平的事業,那就是把一黨專制與市場經濟融入全球經濟這兩個方面結合到一起。」

吳國光指出,由於中國國力在過去幾十年中大大增強,習近平的「融入」全球經濟不再是像鄧時期那樣急於以來西方資金、技術等來發展中國經濟,而是想依賴中國的強大國力去主導全球經濟、外交乃至政治。

2022年中共將迎來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習近平的任期本將在那時結束,移交給他的接班人。但目前合適人選尚未浮現。

陳澄指出,把習近平當做21世紀的毛澤東有諸多不合理之處,但毛時代的權力過分集中為人們提供了警醒。

「如何平穩過渡權力至今對於中國政府來說仍然是一個挑戰。對習時代如何評價,不僅要取決於習的執政成果,也要取決於習如何解決未來的權力過渡,如何包容社會上和黨內有建設性的不同聲音,以及如何加強,而不是破壞執政黨的制度化。」她說。